摘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迫切需要,高校应在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通过加强思想引领、提高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迫切需要,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当今时代,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传播阐释科学理论、弘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应当在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通过深入推进“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1.扎实开展学习培训
全校各级党组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细化学习专题,深入调研、集中研讨,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理论课教學、社会实践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内容,面向全体干部师生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抓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
2.不断深化宣传阐释
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理论研究,重点对党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的重大意义、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等进行理论研究,在深化学习理解、深入研究阐释上取得有价值的思想认识成果。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积极为石家庄市各基层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持。
二、健全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1.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贯彻落实,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广泛开展以“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的党、团日活动,以“重走改革开放之路,砥砺爱国奋斗之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网络教育活动,以“凝聚青春力量,闪耀青春光彩”为主题的典型人物宣传活动,并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广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选树先进典型。
3.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结合工作实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课程育人指导意见,针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组织力量研究梳理其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培育选树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拓展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优化成果评价,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条件。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5.不断深化文化育人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挖掘校史校风校训的教育作用,优化校风学风,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推选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深入打造“博雅讲堂”“文化艺术大讲堂”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活动。
6.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为抓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
三、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筹推进学校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管方向、管责任、管阵地、管纪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强化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引领。
1.把稳方向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党管思政,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此凝聚领导班子及师生群体力量,为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奠定思想基础、达成发展共识。
2.强化责任
学校党委坚持“一面旗帜管总”领导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层层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统筹安排、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授思政理论课以及每月随堂听课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3.守住阵地
坚守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战略要地,保障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推动党委和各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大力实施“青马工程”;加强对校报、网站、新媒体平台等的管理,重视网络建设,坚持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增强话语主导权,彰显网络正能量。
4.加强纪律
要求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牢记纪律“底线”,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师要立足岗位做“四有”好老师;学生要积极投身到学习与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
四、结语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主题,以大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写好“奋进之笔”,深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