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社会里,多数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分析、创新能力而不只是机械的操作技能,所以,今天的学生需要更多更强的数学能力而不只是數学知识作为未来职业的准备。那么,在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中,就必须反映这些需求:本篇文章主要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承知识到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创新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转变,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它对于教学的成败、学生智力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改进措施;信息技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做中学,学中用”的应用教学,已成为数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而中学的学生会因为其入校时文化起点较低,数学基础较差,而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进而望而生畏。但身为基础课之一的数学,是学生不得不面对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掌握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宏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新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新课改下要求的教师教育理念更新
教材给了我们数学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源头活水。动手、探索、讨论充满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温馨热烈的气氛中,既独立研究又互相协作,动手动脑动口,情感和谐,学习自主。课堂教学中不时迸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材充分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结合教材练习中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性问题:杯子为什么做成圆柱体的?地砖是什么样的图形才能铺满地?填数游戏的规律是什么?家中的水电费是怎么计算的?各种问题很有价值,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回答,或许能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学生研究问题的资料,但是,我们期盼的就是这种从知识结构中、从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一个个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开端。生动的教育使学生良好起步。运动员在正式进行体育活动之前,首先必须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否则,在正式活动时就容易受伤。同样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之前,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一半源于自己,一半源于课堂,初一数学新教材。对数学着谜。教学相长,学生的信息比教师多。信息社会与市场经济时代,使当今的学生知识面宽、兴趣广、思维敏捷、记忆特强。与教材相关的一些拓展知识,教师未必全面了解或记忆犹新。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堂的学生是快乐的,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了。
(二)新课改下要求的教师教育方法更新
1.因地制宜,采用分类对待的教学方法
笔者所在的区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部分学生因从小家庭环境等原因,对于普通话甚至四川话掌握不是很好,造成在日常教学中,对于理论性略强的数学知识,存在先天性的理解困难。因此,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差异,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分类对待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2.科学采用游戏任务教学法
当前的学生家长,逐步变成80后的,闲暇时间喜欢手机游戏、电脑游戏,学生在家庭中耳濡目染。严格禁止已无可能,但是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入游戏中做任务打怪练级式的方法,将学习任务包装成一个个小的“游戏任务”,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丰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上的时间极其有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生课余的时间更多,活动面更广,思维更自由,更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出板报、开展有奖竞猜、组织兴趣小组、举行数学晚会等多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支脑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去读课外书、找答案,引发学习数学的高潮,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知识面广了,拓宽了思维空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是一个较为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和目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深入地进行探究!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一)采用新技术提升演示教学效果
演示教学法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这种方法在当下可以结合草图大师等软件实现3D模型的构件建模,生成演示视频,也可以利用bim系统的原理,勾画出立体模型。综合运用了实物直观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演示给学生,学生在观看了操作流程后,然后再独立操作,这样就能很好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对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收和掌握。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投影仪或者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给学生演示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再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有所创新。
(二)采用流行元素推广教学
结合当前学生及家长中流行的抖音、快手等APP,可以采用使用APP软件的方式进行推广,在电脑上制作相应的学习短视频后,利用3D演示效果,同样也可以参考,建筑领域的BIM系统建模。然后将使用和翻转演示过程等通过app视频传播。
四、总结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只用单一的某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所谓教有法_而无定法,指的是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没有一固定的模式。要达到较高的教学境界,必须是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各教学法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将各教学法灵活加以运用,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而达到的。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旧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