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而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的出现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时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工匠精神人才也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因此,本文研究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对技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对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以及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核心力量,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条件之一,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但是随着现代科技以及网络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人们接触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逐渐被忽视,工匠精神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我国针对这一现象,主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却对于如何实现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的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得其法。[1]在当今时代下,怎样把工匠精神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发展体系内,由此切实提升国内社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直接成为当今技工院校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
一、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作用
(一)工匠精神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职业素养形成
随着我国社会国际化发展,人们所接触的文化和思想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迷失了自我。因此,鉴于这种情况,对工作行为、情感认同方面,工匠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对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具有天然的优势,通常较为完善化的人格是保障工匠精神形成及延续的主要条件。[2]并且健全人格不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条件。
而纵观我国当前社会体系中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现状,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上比较单一。其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职业价值观、伦理道德和人文素质的缺失,同时也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因此,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我国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而言意义重大。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必备条件
根据我国《中国制造2015规划》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一个转型阶段,社会各界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面临着挑战。我国在2015年制造业总量经济价值实现了对欧美国家的反超,成为了国际上第一大制造产业国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仍然让其处于附加值制造的环节,在制造工艺、产品效率以及产品质量上仍然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4]中国梦,是当今新时代下的主题之梦,是保障我国持续发展,实现民富强国的主题梦。所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必须针对技工学生进行深刻教育,力求培养出学生们学习与工作的工匠精神,由此才能切实提升技工学生的职业精神,这也是切实实现强国梦的关键所在[4]。
二、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
我国在提出了工匠精神之后,在我国社会各界中受到了热烈的反响,但是从我国当前社会现状来看,我国企业在培养人才工匠精神仍然不得其法。而技工院校作为为我国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则是成为了培育人才工匠精神的最好基地。面对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现状,实现对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构建当代技校工匠精神理论模型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理论模型的建设主要包含了四个维度:第一是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文化定位必须符合人本意识、仁德意识等;第二是模型的构建框架必须包含了制度理论、价值内涵等;第三是思政教育的使命,其中包括了对技校教育的指导方针、办学理念、价值导向等多个方面;第四是涵寓思政教育与技校培育工匠精神中包括了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学生特长等。通过将这四个维度,对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方向与工匠精神的融入。
(二)优化思政教育方法
在当前我国的技工院校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形式,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其教学内容也比较空泛,不仅没有强力的说服力,同时也因为没有系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索然无味。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确教育的表现形式,比如鲁班文化、和合精神等。[3]在确定了工匠精神主体的情况下,然后通过相应的案例,譬如:用我校优秀毕业生袁政海、徐国胜等一个个鲜活案例,应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教育思维,使得学生对工匠精神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在案例中发现工匠精神的重要程度,并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扩展能力,这将是对工匠精神在未来社会企业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5]。
(三)技校思政教育的教育职能转型
在传统的技校思政教育中,仅仅只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却没有认识到当前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对于当代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在认知程度上严重不足。而学校是培育我国人才工匠精神最好的摇篮,同时也是人才思想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内,改变我国当前技校中思政教育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其职业精神,激发他们对职业技能的专研,使得学生成为知识和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欢喜.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中的文化冲突及解决路径——从企业文化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01):21-26.
[2]刘笑.高职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作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10-11.
[3]陈晓兰,许少君.融合职业精神养成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探析[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5(02):49-54.
[4]何春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01):37-4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