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虚拟生存视角下青年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拍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248
王晓刚 孙艳 陈颖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自拍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学生用以展现自我的一种潮流。本研究以虚拟生存理论为视角,通过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探索青年学生在朋友圈实现虚拟生存的主要方式和常见手段,并以虚拟生存中活跃度最大的“自拍”为切入点,探讨青年学生在朋友圈发布自拍时的传播心理和基本形象构建策略,并提出了提升自我形象建构效果的两大手段。

  关键词:虚拟生存;自拍;形象建构

  一、引言

  一项基于多家科技公司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18至24岁年轻人所拍摄的照片中,约有30%为自拍照。谷歌图片2016年发布的报告也称,在其2亿用户上传的照片中,约有240亿张照片标签为自拍。现代人的虚拟生存与自拍密切相关。英国牛津字典将“SELFIE”(自拍)一词选入2013年风云词汇。

  技术的迭代不断助力“自拍”的发展。1839年出现的摄影术为自拍奠定了技术基础,同年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拍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随着技术进步,胶卷相机更新为了数码相机,新的电子成像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拍照的成本,激发了人们的拍照热情。数码屏幕的即时成像使得人们能够即时查看照片成像结果,故而增强灵活性和镜头感。发展到今天,人们在自拍时甚至很少使用数码相机,绝大数多人用智能手机完成从自拍到分享的全过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微信朋友圈形成了社交依赖,在朋友圈中发布自拍这一行为已经脱离了简单的“乐趣”层面,逐渐演变成一种虚拟空间中的社会交往及生存方式。社交网络的便捷性及自由传播特质使得他们的这种表现欲从自娱自乐发展为一种社交网络上的集体狂欢,这不仅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达成自我满足的一个途径,甚至延伸到现实世界中,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张电子名片。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述评

  虚拟(virtual)一词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virtualis,指“具有可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的能力。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虚拟技术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虚拟存在的时空。本研究将在社交网络中呈现的“虚拟”定义为人们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社交媒体这一工具进行自我表征、发展创造的思维与行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建构了一个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并存的新维度——虚拟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人们建构了虚拟生存的崭新存在机制。虚拟生存的实质就是基于网络虚拟技术的符号化存在及其体验,这种生存机制并不是对现实生存的消解,而是对现实生存所进行的拓展与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现实生存的深度和广度。本研究将虚拟生存定义为:在当代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以网络技术发展作为前提,以数字化工具为媒介,以实现互动与交往为目的,是人的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一种呈现。

  自拍最早源于画家的自画像。本研究中的自拍指自拍者利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在一定环境下拍摄自身不同形象的照片,并把这些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的过程。当前,自拍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依据自拍的主体及内容,有学者将自拍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单人自拍、与特定浪漫对象的自拍、多人自拍。而自拍的目的,一般被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增强自信、认识自我、追求新鲜刺激、娱乐大众、记录成长历程。

  本文所研究的虚拟生存主要发生在微信朋友圈中,主要指微信使用者在朋友圈发布自拍照片并与评论、点赞者展开交流的行为。该定义下的自拍行为包含两个步骤,其一是单人或多人自拍,其二是通过发布照片这一行为与朋友进行交流沟通。部分使用者会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增加一个“修图”功能。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拍者发布自拍不仅有助于自拍者彰显个性、表达自我,同时也体现了自拍者对于受众反馈需求的急迫性,他们希望受众对自己的照片予以反馈,同时也希望这种反馈偏向于积极正面。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韩芸婷将其概括为“自我展现”以及“谋求互动”两个心理层次。郭喜超则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入手,发现在微信朋友圈晒自拍具有自我表露、角色转换和满足虚拟成就感这三大功效。然而关于社交网络上的自拍行为与自拍者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尚待探察。

  三、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探索大学生在朋友圈实现虚拟生存的主要方式和常见手段;其二则是以虚拟生存中活跃度最大的“自拍”为切入点,探讨自拍者在朋友圈发自拍的传播心理和基本形象建构策略。

  本研究主要采用网络民族志中常用的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由于自拍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为各大高校在校学生,以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选取同意参与并完成调查者为研究对象。访谈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访谈从2017年9月2日开始,2017年11月5日结束,采用线上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平均访谈时间为30—45分钟,面谈40人,线上采访40人。

  四、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拍的心理动因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点击手中的智能终端,便能与朋友分享观点与态度。在社交网络的帮助下,分享照片变得极为容易,且这一行为带来的价值远远高于传统模式下分享个人情况所耗费的成本。因为个人传播的极大发展,从前内容生产和审查的功能已逐渐合二为一,整个媒体图景都发生了改变。当个性化动机遇上协同生产,信息分享的社会性渴望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根据笔者的调查,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自拍的心理动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概括:

  一是留存实时纪念。网络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数字化的生活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样被锁定到某一时间或地點,甚至连在网络上标注和分享“地点”都变得颇为常见。正因如此,微信朋友圈可以给使用者留存实时纪念的机会,其作用类似于可分享的“线上相册”。依据笔者的调查,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自拍的行为是为了纪念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纪念日等,还有受访者是为了标记一下旅行地点或是好吃的餐厅等。

  受访者32号:在朋友圈发自拍是因为有想记录的事,也表达了某种感情。比如宿舍一起出去玩、协会活动或者聚餐,一段时间之后翻翻以前的朋友圈,看到那时的自己在干什么、去了哪里、和谁一起、写了什么、是何种心情,也挺有意思的,而且会发现自己其实在不知不觉当中是有了变化和成长的,不管是心境还是外在。

  受访者49号:我喜欢发布日常生活为主的照片,给自己的生活留下点记录。有一位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每一天早上都会自拍一张,然后把多年积攒的自拍展示出来,展现了她从年轻到衰老的整个过程。我也想通过自拍记录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样貌,老了以后回头看一看自己一生的变化。

  二是追求自我認同。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偏好最大化,还可以超越地理空间的地缘限制,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来选择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平台。因而网络空间是另外一个独立于现实关系的空间共同体。选择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自拍的受访者几乎都表示了得到“赞”或“评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自信心,进而获取自我认同。

  受访者11号:在朋友圈里发自拍的时候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赞美。人人都爱展现,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美。偶尔化了一个满意的妆、捕捉到一张很好看的自拍,就会想怎么把这张照片发出去,看到照片下面那么多评论和赞,心里美滋滋的。

  三是实现自我表露。由于网络空间本身存在着一定复杂性,故而人们的身份建构与现实中区别很大。学者Amicha将受访者的虚拟生存形象按照现实满意度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对现实满意度较高的人在虚拟生存中更倾向于保持自我,而对现实满意度较低的人反而会塑造出一个与现实中区别较大的自我形象。在受访者中有57人表示人会花费很多时间对自己的自拍进行编辑,仅有23人在朋友圈发布自拍时发的是未经修饰的原图。

  受访者17号:自拍不能太俗套,可以通过一些小技术让自己看起来很美或者与众不同。我喜欢研究各种拍照软件和图片处理软件,朋友们称赞说我拍的照片不比专业摄影师差,也喜欢看我发的照片。

  受访者18号:我平时发的自拍一般不做处理,比起单纯P得很漂亮的照片,我更想向朋友们展示真实的自己。

  四是进行社会交往。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拍者的行为,是为了创造一种“共同体”的存在,在这种存在下,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人们可以打破时地的限制,创造出一个新的交往空间,进行社会交往。

  受访者9号:朋友圈是朋友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制造和分享内容,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表情,也可以对彼此的照片进行点赞和评论。在朋友圈发自拍,能让朋友知道你现在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起你,维系你在朋友心中的印象,防止因为长时间无不相见而变得越来越陌生。

  五是满足自我膜拜。社会心理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效应——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大学生在朋友圈发自拍这一行为主要包含着“膜拜” 和“展示”两大功能,蕴含着由自画像发展而来的“自我”情节,朋友圈这个 “圈子”中的人分享交换彼此的视觉体验。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自拍者可以通过他人的注意获取自我满足感,满足自我膜拜心理。

  受访者73号:人们照镜子也好,发自拍也好,都是自我认识、自我强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本能得窥视欲,大家互相展示和评论着各自的自拍,获得肯定这一刺激让自拍者产生一种满足感,为得到更多关注,自拍者会和他人暗自“较劲”,这样的几重刺激让他们更加热衷于发布自拍。

  五、在朋友圈发布自拍的虚拟生存策略

  如前所述,在朋友圈中发布自拍这一行为实际上在自身形象建构与塑造过程中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其依靠本身极大的活跃度来帮助使用者来进行虚拟形象建构。由此一来,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自拍便可以被解读为是使用者的虚拟形象建构行为。研究发现,受访者在虚拟生存过程中的形象建构策略按照心理距离的远近可主要分为三大方向:心理距离最远的第一类属于形象塑造高冷范,即发布自拍时往往使用黑白灰为主色调,人物以背影、侧影或剪影出现,给人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仪式感和疏离感。心理距离既不疏离也不过分贴近的第二类自拍则属于形象塑造日常范儿,这一类自拍往往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过度美化照片,旨在分享生活。心理距离最近的第三类自拍可被称作形象塑造接地气,这一类自拍大多旨在自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矮化”现象。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将自己的所谓“崩坏照”或“表情包”发到朋友圈中博众人一笑或是引起他人注意、抒发感情或表达态度。

  从形象塑造被受众所接受的角度来看,除去颜值高低、是否与热点相关、内容本身质量以及朋友圈活跃用户数量等客观因素之外,效果最好、即最容易被朋友记住并引起回复的自拍主要包含以下特征。

  一是运用差异化策略,即照片风格或内容与朋友圈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受访者1号表示,能够突出个人特色的自拍照片比较引人注意,其次是与日常风格反差较大的照片容易获得关注,也可以使用各种P图软件,里面有各式各样有趣的贴纸或者贴图,看起来新奇又有趣。有同学把自拍做成表情包,再配上幽默的文字,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除了独特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可以引起他人注意,比如国外旅游胜地或酒吧等场所,以特定环境作为自拍的背景,拍出来的照片会更有感觉,更加独特。

  二是增加刺激强度。在用自拍进行形象建构的过程中,在绝对感觉阈限范围内适当增加刺激强度,加大信息内容与背景间的差别有助于内容脱颖而出,被他人所注意到。使人印象深刻的传播效果较好的第二大特征就是短时间内大量重复相似内容,我们常称之为“刷屏”。“刷屏”这一行为就自拍来看,尽管其朋友圈发布的不同内容可能难以引起受众注意,但是其“刷屏”本身这一行为会使其本人和这张照片被受众记住。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了对这种行为的反感。

  三是增加内涵,在内容上引起共鸣。多位受访者表示,在朋友圈自拍,一味展示自己的容貌会引起他人审美疲劳。有时反而一些展示自己生活的很自然的照片,更容易获得大家的关注。受访者9号认为,每个女孩子都应该展现自己阳光自信的一面,有时容貌不一定最重要,清新淡雅的气质反而更讨人喜。受访者48号认为,应发布一些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或者真实的、有幸福感的事,只有符合大家的生活圈子,才能引起共鸣,获得他人的认同。受访者55号表示,朋友圈发两种类型的自拍最受欢迎,要么这种自拍能让你对远方心生向往感觉自己可以走得更远,要么这种自拍能让你离这个朋友心灵更近。

  四是突出美感。美的照片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受访者9号表示,美的自拍会更引起注意,除了自拍者美丽的容貌,优美的背景、合理的照片布局也能增加照片的美感,较上镜的建筑、漂亮整洁的室内都可以当做自拍的背景,用装饰物提升气质、使用美颜工具等也可以为自拍加分。

  六、研究结论

  本文的逻辑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笔者探讨了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虛拟生存行为,其二笔者则以虚拟生存行为中活跃度最大的发布自拍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着重分析,探究大学生发布自拍这一行为的心理动机及通过发布自拍来完成的虚拟生存行为。虚拟生存在本文中有着特定的含义,特指以数字化工具为媒介,以实现互动与交往为目的,是人的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一种呈现。微信朋友圈以其与现实联系的紧密性和极强的社交性作为大学生虚拟生存在社交媒体中的一个典型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大学生通过将真实人格转置为虚拟角色来参与虚拟互动,而虚拟互动本身对于大学生的现实生存也存在着反向影响。

  虚拟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化、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在电子环境中,我们能够成为我们所“注视”的那个人。换言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互联网中,人本身是多元的,这就为我们伪装出另外一个主题提供了可能性。虚拟生活带给沉浸于其中的人的首要感觉就是“挣脱了真实生活的束缚”(Bell&Kennedy;,2000:48)。

  具体到部分在虚拟生存中畅游的用户来说,就形成了一种“放飞自我”、“解脱自我”的生活方式。有受访者表示,虚拟世界中的生活赋予了他们更多自由度,实际上扮演了现实生活的避风港,满足使用者的精神需求,成为他们的心理慰藉。

  通过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中提出的网络田野观察,笔者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沟通交流工具的升级奠定了基础,随即带来了联络方式的转变,人们通过微信来进行交流的意愿更为频繁。微信本身作为社交平台与现实的联系十分密切,具有独特的“圈子文化”,这使得它作为社交工具能够使用者提供虚拟生存的环境。此外,微信朋友圈本身具有“可供任何人观看和注意的公开性”(Bawman,2013:26),笔者将其归纳为可见性,微信朋友圈的可见性有助于使用者实现“在场”这一目的,达到虚拟生存的第一个维度,同时这种可见性能够做到为“交流”提供话语空间。需要格外指出的是,在虚拟生存过程中,完成“可见”这一任务的并不是真实人格,而是使用者出于自身虚拟生存目的创设的一种虚拟人格。本文将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实现虚拟生存的具体行为划分成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在场,这种“在场”行为既可以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即时聊天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朋友圈中发布内容的非即时行为来证明。第二个维度是“交流”,在本研究中主要指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与他人互动,包含转发、点赞、评论等一系列行为。考虑到大学生对朋友圈的主要三类使用需求——获取信息、塑造形象、构建社会关系,结合深度访谈的结果,本文对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虚拟生存行为的活跃度,即执行者的虚拟生存行为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和受众的“被卷入”程度进行了划分。从“在场”角度看,虚拟生存的活跃度由低到高分别为:窥屏、发表文字、发表图文不相关内容、发表图文相关内容及自拍。而从“交流”角度分析,虚拟生存的信息活跃度由低到高则是点赞、转发不评论、转发并评论、评论他人。

  第二,综合比较大学生在朋友圈的虚拟生存行为后,笔者发现信息活跃度最大的当属使用者发布自拍这一行为,故笔者对自拍行为进行了分析。将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自拍的行为概括为追求自我认同、实现自我表露、满足自我膜拜、留存实时纪念和进行社会交往。而考虑到形象建构要素,笔者将自拍虚拟生存策略的出发点和主要类型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面对互联网背景下虚拟生存表现出的多种形式,我们要学会如何去应对这种虚拟生存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学会生活,这种生活的真谛在于如何在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之间实现有效的切换,使得我们在可知与不可知中汲取力量,学会如何与他者共处,去迎接那些未知的问题。毕竟在这个时代,学会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