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030
张楠

  摘 要:现阶段,社会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下的人才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也为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亟需优化。而美术课程作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当前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文章简单分析了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构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策略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渐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本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优秀人才。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的艺术类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出完善的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具有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一、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

  美术课程既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然而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却存在着设置不合理、课时较短的问题,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部分学生美术相关的基本技能也相对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能符合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才需求。

  (二)美术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本分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采用幼儿师范学校的美术教材,甚至采用一些专业美术院美术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忽略了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所应具有的本科思维和本科意识,亦或部分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是一些年份较早的教材,虽然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比较强,但是美术教材相对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殊不知,当今社会中的幼儿学生在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已经逐渐的冲破了自身绘画水平的局限性,他们对绘画中的水彩画、蜡笔画等绘画形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在绘画的内容上也是越来越丰富,对于诸如小房子、小动物这样的固化场景已经不再能满足他们的绘画空间,而逐渐的开始了将自己大脑中所想的事物通过绘画来尝试性的表现出来。然而,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中却缺少对这些绘画形式、绘画技巧的补充和讲解,即使教学内容中有所涉及,但也是较为简单的一带而过,缺少较为详细的内容。美术教材和课程内容在时代方面的落后性决定了其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

  (三)专业教师队伍缺乏

  当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的美术教师大多来自于专业的艺术学院或者是普通高校的艺术院系,而不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由于他们缺少学前教育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但相对的缺少幼儿美术心理相关的知识,而且也缺少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经验,以致于在实际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过多的按照美术专业的层面和角度来传授学生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所应具有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进而导致实际教学和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就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四)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其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而当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以一张试卷分数的高低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还仍然存在,忽视了对学生美术教育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这种片面的、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将学生真实的美术知识和能力考核出来,不利于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美术学习兴趣的提高,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也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影响。

  二、构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策略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备美术知识和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健全的美术课程体系的支撑。所以,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是当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要在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美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把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放到同等的位置上,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时安排,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更新美术教材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材料,与时俱进的美术教材和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美术课程体系就要编制和开发出现代化的学前教育美术教材,本科院校也可以自己开发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并让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参与到教材的编制和开发中去,在增加教材时代性的同时也提升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进而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创造一定的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出具有美术知识和能力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它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不是培养专门从事美术创作的艺术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并不是侧重于专业美术的要求,那些来自于艺术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专业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学,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所具有的专业特性,再加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的接触系统的美术学习是在进入高校之后,美术基础整体都比较薄弱,过于注重专业美术教学一定程度上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另外,那些来自于艺术院校或者普通高校艺术院系的美术教师大多缺乏幼儿教育相关的实践和经验,缺乏幼儿心理和生理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大多采取自己艺术院校或者艺术院系学习时所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脱离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性质,以致于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有专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进而学生也难以成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在当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本科院校可以对现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定期组织学前教育方面的培训,强化和提高美术教师的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相关知识,使其能够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培养出真正符合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另外,本科院校也可以以优厚待遇吸引那些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中美术知识和技能相对比较突出的人才进入学校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在增强师资力量的同时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

  保障。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把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构建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要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在注重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的考核,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以及美术学习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除了常规性的考试测评之外,还可以通过绘画比赛或者是美术基本功过关测试的形式来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在完善美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伟,毛亦农.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96-98+101.

  [2]张志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課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新教育时代,2016(43):228-229.

  [3]陶曙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7(17):126-126.

  [4]高星.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2015(22):77-7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