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与几位同事,结合年初的问卷调查,就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到四个乡镇、六个村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中,掌握了一些真实情况,形成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农家书屋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省市县三级实施农村文化工程,内容之一是给每个村建一个有一定规模(房屋面积、图书数量)的农家书屋。我们所到的六个村,每个村都有农家书屋,看来,“村村有农家书屋”,所言不虚。
但正如乡镇宣传委员们所说,农家书屋“大多数时间是铁将军把门”。他们解释,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了,在家的就是些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他们很少看书。
我们看到,有的村将农家书屋安排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书架上的书远没有规定的那么多,七倒八歪,落满了灰尘,看得出,已经好久没人动书了。
村里没有固定的图书管理员,一般由会计或妇女主任兼着。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何况还要种田,因此不可能坐在书屋里等人借书。
这么好的文化资源成为摆设,被闲置,被浪费,实在是太可惜了。
有一个镇针对用好用活“农家书屋”,提出了“四学”的计划,即培训学(通过办班培训引导农民读书)、结对学(镇村干部与农民结对开展读书活动)、轮流学(以组为单位办理集团借阅手续,到组里分发给农民阅读)、借阅学(给农民办理借书证,让农民自主借阅)。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我甚至将“结对学”称之为“文化帮扶”,镇村干部通过与农民结对学习,引导和督促农民读书学习思考以及运用,其效果一定是好的。有了好的创意,就要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那么,好的创意才能产生好的成效。
有人管书,有人读书,有人用书,农民才能在读书中获取知识,得到提升,愉悦身心,“农家书屋”这项惠民工程才能真正发挥有益的作用。
文化活动
基层的文化活动,总体情况是村不如镇(乡)、镇(乡)不如城。
城里有文化场所,就我市城区来说,有大大小小的广场,有大剧院、体育馆,还有规模不等的会堂;有文化主管部门;有专职文化工作者;学校、机关有为数众多的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的热心人;有专项活动经费。职能部门不仅围绕重大节庆和中心工作组织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平时,市民的文化活动也不少,读书会、赛歌会、街舞,频频上演。
乡镇政府所在地,重大节庆也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但平时这类活动就少得多。活动场地少,专职文化工作者更少,一般一个乡镇就一名文化站长,手下没有兵,没有设备,更没有专项文化活动经费。乡镇党委宣传委员成了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找人办事,还要募集活动经费。有位宣传委员感叹,搞一切活动都要向单位、企业叩头,好说话的给个千儿八百,不好说话的,不给钱也罢了,还要说一堆难过话。组织文化活动的激情和冲动被一点点地磨蚀了。
村里的文化活动就可想而知了。我们走访的六个村,有五个村反映,农民除了在家看电视,没有其它的文化活动。我说,不是送电影下乡吗?村干部回答,一场电影,多的时候二三十个人看,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看。村民们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到野外看电影。
临泽镇的川东村是个合并村,也是一个例外,村子里有几十个中老年文艺爱好者,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演演小戏,文化活动倒是红红火火的。村里每年支持他们万余元,积极性还挺高。我们去的那天,正巧下雨,一场演出推迟了。
大多数村没有活动场所,村里也没人负责文化工作。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因为缺乏组织领导和经费支持而难以持久。
农民的文化需求是什么,如何把农村的文化活动搞起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化广场
广场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提档升级应运而生。广场,顾名思义,就是广阔的场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而配以不同的设施。西方人将城市广场称之为“城市客厅”,与我们将城市广场称之为“市民广场”,某些方面的功能是交叉的,也说明城市广场的特定作用。市民们可以来坐坐走走,交流信息,以及从事各类文体活动。
城市建广场,乡镇政府所在地也在建广场。一个几万人的集镇确实需要建一个“公共客厅”。
调研中,我们观摩了临泽和横泾两个镇的广场。
临泽镇的菱川广场,小巧别致,简洁古朴。广场的中轴线上是一条“时光隧道”,用极简约的文字介绍临泽的历史沿革,久远的历史呈现出清晰的轮廓。时光隧道的顶部是分列两边的雕塑,据说其左边一块雕刻的是临泽历史上的名人,其右边一块内容比较现代。
横泾镇的永龙广场建在一个面积不小的荷塘边,虽是秋季,但荷叶田田,荷香阵阵,煞是诱人。永龙广场面积比菱川广场大一些,内容也要丰富一些,辟有人口文化园和廉政文化画廊。周边的绿化很好,我以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生态广场。陪同的镇干部介绍,一到夜晚,前来活动的居民很多。
据说,卸甲镇正在建广场,广场的一角还建一个农耕文明展览馆,与苏南蒋巷村的博物馆相仿佛,展品过千。
有人提出文化广场的概念,其实是局限了广场的内涵和外延。广场有没有文化与名称无关,你能说菱川广场有文化,而永龙广场就没有文化吗?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多方面的,除了展示静态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动态文化,让人民群众在广场上演绎生动的文化。广场在处理文化问题上,我以为要做到“三个结合”,即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让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结合,让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结合。这样的广场其文化就不然而然了。
现在各村为落实“四有一责”,也在着手建村民活动场所,有的叫广场,也有的叫村民活动中心。不管是什么名目,我以为都不必强求“文化”,解决农民的去处,是至关重要的。
谁做文化
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在全省推进村级“四有一责”会议上指出,推进“四有一责”主要是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便捷手段办事”的问题。如果说村级诸多工作缺人办事的话,那么文化工作没人办事的问题尤为突出。
“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镇村工作最好的比喻和概括。我在一个村的村部看到,整个墙面上挂的都是各个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什么维稳领导小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五花八门,一时记不下来。唯独没有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都在文件中提出要明确一名村干部主抓文化工作。有位村支部负责人说,农村里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光计划生育就搞得你晕头转向了,哪还有人力精力财力做文化啊。这位村干部说的是实情,但文化工作总得要做起来,总不能让农村成为文化沙漠。
一谈起文化事业,文化活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钱,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事当然少不了钱,但有钱未必能办好事,能不能办好事的决定因素还是有没有人,有没有能干人。
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到,镇村文化事业得不到发展,主要原因还是没人办事。
有人享受文化,就必然需要一些人做文化。无论什么样的镇村都不缺少做文化的人,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有知识,有一技之长,往往也有为大众服务的热情,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把他们联结起来,才能形成一股文化合力,但当前缺乏的就是对他们的组织,缺乏的就是对文化工作的主动领导。
有个镇的宣传委员提出一个设想:能不能把大学生村官放到村文化工作岗位上,让他们专司村文化工作的规划、策划和运作。大学生有知识、有抱负、有理念,干文化工作是内行,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会做出特色,做出成效,也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即使哪一天大学生村官离开了,其他村干部也会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能不能付诸实践,有待基层的创新创造。
镇村文化工作的现状告诉我们,基层的一些领导者对文化的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没有把文化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诚如一位文化站长说,毕竟文化不直接产钱产物。不过,有位村支书说得很好,他说,一个村文化活动越多,其它(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就少,文化氛围越浓厚,社会环境就好。遗憾的是,持有这样认识的村干部在村两委中还不多。
繁荣发展镇村文化要切实解决“谁做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要素再多,又能对文化产生多大影响,基层党政组织又能通过什么更好的形式和内容对农民实施教育和培养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