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民政体归属感培养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754
陈迪蓬

  摘 要:在本文中,首先考察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试图表明在多元文化社会的背景下,实现自由主义政治社群稳定并不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全的所有公民都会共享的国家认同。然后,以美国为例,着手研究公民的政体归属感(a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polity),认为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即使不存在所有公民都能共享的国家认同,只要公民对政体有归属感,就可以确保自由主义政治社群的稳定。最后,就促进公民政体归属感提出两点建议。

  关键词:政体归属感;国家认同;多元文化社会

  一、对国家认同的分析

  很多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者(liberal-nationalist)认为,公民们必须要共享一个国家认同(a shared national identity),否则一个稳定的自由主义政治社群无法实现。那么什么是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一般来说,国家认同作为认同一个重要分支,是专门针对“国家”这一特定对象的认同问题的研究。

  国家认同可以帮助我了解我是谁,了解我在我所居住的世界和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与其他的国家成员一起组成了一个具有时间连续性的实体,这样一个实体是一个国家,有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使得我们生活在其中时会对其有归属感。国家认同是基于一种信念,即它存在一些共同点(语言,领土,共同价值观等)使我们团结起来,使得我们能够与其他的群体区分开来。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认同这个概念包含的要素很广,一般都会与族群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其中,族群、文化、政治等构成了国家认同的要素,国家认同是族群、文化、政治认同的升华。无疑,如果公民能共享国家认同,即支持认可和赞同国家这一共同体,那么它通过培养和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促进社会进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文明进步以及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来说确实是一种效用。

  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的时候,不免会遇到重重困难,很难培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公民之间都能共享的国家认同。另外还会引起不占社会主流地位的少数民族群体的担心,他们担心在建立一个公民共享的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可能会是通过压迫手段同化少数民族的文化。相比之下,培育公民的政体归属感就显得没有那么困难。

  二、培育公民的政体归属感的必要性——以美国为例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截至2016年,白人占80%(包括拉美裔白人),其余分别为非洲裔、亚裔等。据美国人口局预测,美国少数族群人口(包括非裔美国人、美国印第安人、亚太裔人、墨西哥裔人群)将在2050年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那么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使得公民之间相互认可,相互关心,没有不正义和剥削,这件事似乎更加的难以实现。因为少数民族会认为,共享一个国家认同,会使得某些少数文化社群的成员至少要放弃某些风俗习惯,去认同社会上占主流文化地位的风俗习惯,然而这些是需要通过压迫才能实现。因此,人口的变化使得培育公民的政体归属感成为必要和必须。

  Will Kymlicka提出:“重要的不是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而是一种共同身份(shared identity)...人们通过他们可以认可的人,他们觉得可以团结的人,来决定要不要与其一起共享国家(share a country)。尽管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本质有所分歧,但美国人一直坚持在一起的事实是他们作为美国人有着同样的身份。“但是,Kymlicka几乎没有谈到人们共享一个身份是什么。为了我的目的,区分两种不同的观点是很重要的。第一个观点是,如果人们有归属感,那么人们就会共享一个身份(share an identity),即他们认为有一些特别的原因使得他们应该联系在一起,例如可以通过相信他们有共同的历史或独特的文化使得他们联系在一起。第二个观点是,如果人们对同样的政体有归属感的话,人们会共享一个身份(share an identity),即認可一些相同的体制和实践,以及生活在其中会有家一样的感觉。一旦做出这个区分,可能会被认为美国人在相关意义上不具有归属感,以及美国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对美国政体的归属感,部分地是通过美国公民认可的各种符号,做法和体制去表达,如“旗帜,誓言,第四,宪法”。或者可能会被认为,即使美国公民在相关意义上有归属感,但是美国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公民对美国政体有归属感。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公民确实拥有较强的归属感。但是美国的白人却不认为黑人和他们时属于一起的。历史性的证据表明,美国的种族歧视一直存在。在各族裔中,黑人收入水平最低。据不完全统计,美国黑人的年平均收入只相当白人的62.9%;在各族裔中,黑人是教育和文化水平最低的,黑人青少年不好好上学,在街头游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族裔。二战过后,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有着繁荣强大和较稳定的社会,如果说美国的稳定是由于公民之间存在着一种国家认同,相互之间认可并关心,不存在不正义和剥削的现象,那么上面所讲的种族歧视使得这个说法优点站不住脚。目前看起来比较可信的是,美国公民对美国政体具有一种归属感。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美国的政治生活是处于一种独特的权力结构之下,政治权力广为分散于社会各阶层之中,权力的安排不是等级式的,而是竞争式的。美国被认为是典型的多元主义民主政体国家。权力多元化使得各种政治力量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它们竞相对政府机构施加影响,反映各种利益,力图使政策的制定符合它们的需要。美国官方的政策通常是各个集团之间讨价还价和进行妥协的结果;各重要集团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均势与相互制约状态,没有一个集团强大到足以绝对地支配其它集团;各种集团之间的均势是民主社会的自然状态。

  三、促进公民的政体归属感的措施

  当一个人在实践中或者在体制内的时候能感觉自己像在家一般地自在,那么他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并且乐于参与其中。为了能使他体制中找到这种属于自己的方式,他必定不能被这个实践或体制排除在外,或者被边缘化。

  面对文化的多样性,以下有两个明显的方法可以促进公民的政体归属感:第一,通过保证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在政体的主要决策机构上具有代表性。第二,通过赋予“政治社群”更多的他们想要的但不影响政体本身统治的自决权。下面将展开详细的叙述。

  第一个方法,为了在不同的文化社群之间形成广泛强烈的归属感,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必须在主要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中担任代表。不同的文化社群的成员在这些机构中担任代表是政体的包容性和平等性的象征。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群体代表性”可能会产生相反效果的危险:法律和政策决定机构的成员可能只看到并只维护自己所属的群体的利益,对整体的政体没有忠诚。所以,虽然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在决策机构中做代表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们不应该只是代表他们所属社群的利益。他们的存在应该对国家以及特定的少数民族群体都要有一个整体的忠诚,被看作是一个在政治中包容和平等地位的象征。实际上,当然,将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纳入法律和决策体制也有可能使他们对文化差异更加敏感。“共同的经验保证共同的信念或目标”不是站不住脚的设想,这被Anne Phillips正确反驳了。它只是假设直接认识文化更有可能使人对法律和政策更加敏感。

  培育公民政体归属感的另一个显著方式是给不同的文化社群一定程度上的自决权,这样可以减轻少数文化群体的不满,满足他们的自治愿望。如果社群成员拥有他们所期望的法律和政治自主程度,他们就会认可提供给他们的宪法框架。文化群体的成员可能希望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和政治独立性,以便能够在不特别重视的情况下表达和保护其身份,而不需要完全独立。例如,少数民族可能希望自己的公共假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他们的一些事务,并补贴传统特别是他们的身份中心的实践,甚至可能通过提高自己的税收。这不能破坏对更广泛政治的归属感的存在,甚至可能有助于促进这种归属感。

  培养政体归属感也还是会存在问题:例如,无家可归者或失业人士,即使他们共享了这种权利,也可能缺乏对政治的归属感主导组织文化;遭受种族偏见或歧视的人即使共享了主导群体的文化,也可能缺乏归属感。然而,我的重点是与培养多种文化社群共存所造成的归属感相关的特殊差异。这些差异不能与别人隔绝:一些文化社群由成员组成,特别是受到歧视的种族或种族群体,也许还会继续遭受歧视,那么不可能孤立地理解文化差异,这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很难受到尊重。但是现實中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正义,因此只能说以上的措施是培育公民政体归属感比较好的做法。

  参考文献:

  [1]Stamatopoulos Dimitrios. The Return of Religious and Historiographic Discourse Church and 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ern Europe (19th - 20th centuries)[J],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s and Ideologies.2004(8)

  [2]张旺.美国多元主义政体成因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

  [3]曹娅.国家认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1月.

  [4]杜钢.美国: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向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转向[J].教育学术月刊, 2010年1月.

  [5]初艳利.美国政治文化的特质及政治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3月.

  [6]张建军,李乐.论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J].前沿,2013年4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