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677
王雅平

  摘 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每位公民向往的目标,也是维护社会稳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前提。我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此,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开始论述,并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意在加速我国更加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文明的提升提供更多的科学性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建设具体实践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成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谐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同”理想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而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矛盾无差别的社会。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而言。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雙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它的唯物史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宗教神学把实践神化,自然主义把实践过程自然化。它们均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或者说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人产生于自然界,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不断地人化自然界。现代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规模、速度、深度都有了极大的增长,人类不但在地球上改造自然界,而且将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哲学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不是别的,恰恰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这是一种平等的自由观,体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息息相关的,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人的不断发展过程。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建设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是以人为细胞组成的,而且因为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终级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前提条件,二者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哲学基础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如何构建

  和谐社会的创建是党和国家当前工作的重点,它包括了人伦和谐与天人和谐,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着社会面貌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更新、社会和谐地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也不可能和谐。胡锦涛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奠定坚实的物质

  基础。

  (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和谐社会的内涵里无处不显示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始终坚持这一取向。在“以人为本”这一概念中,“人”有两个尺度,即泛指任何一个具有公民资格的人和特指这些公民中的弱势群体。只有对“以人为本”这两个层次把握好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以人为本”不仅要求每个个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得到发挥,个体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且要求作为劳动者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保障,能够充分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免除他人的侵害。然而,我国在公民按自身能力发展的制度平台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是政策性支持所带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以及精英与大众的剧烈分化而引发的社会断裂。现在的迫切任务就是要优化社会结构,保证每个公民的身份资格得到平等的承认,并有公正的机会促进其发展与利益的实现。最根本的措施是健全社会的流动机制,保证每个公民都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这种弹性的社会结构才是有活力的,才更具有和谐性。这样就能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各个社会阶层处于不断变换和更新中,缓和社会冲突。具体地说就是要取消农民进城的就业限制,破除户籍制度,解除公务员的身份资格限制等等,用流动性来缓解社会的不稳定,用流动性来增强社会活力,用流动性来使社会结构和谐。

  (三)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只有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事物才能健康成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所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然而,自工业文明以来,旧式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导致了全球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使人类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也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需要索取、利用,更需要补偿建设。党和国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五个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等,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南,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创新。

  四、总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我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好愿景,更是保障我国长治久安、高速发展的前提。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完善、先进的理论基础,更为我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当前,我国的高速发展也使部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社会发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高速发展期的必经之路。对此,当我们在遭遇此类社会问题时,要积极对待,更要采取合理化的措施应对。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存在的典型社会问题,可通过提升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缓和社会冲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捷;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解读[J].天府新论,2009,(1).

  [2]陈春莲.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9,(4).

  [3]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3(3).

  [4]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