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男子网球开年大戏澳大利亚公开赛落下帷幕,在男子赛场上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费德勒、纳达尔等名将,而是来自韩国的21岁天才选手郑泫,创纪录的杀进四强堪称本届赛事最大黑马。 本文主要通过对韩国选手郑玄单打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他技战术水平的优劣势,以期为我国男子网球单打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郑泫;技术;战术。
2018年1月,郑泫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击败亚历山大·兹维列夫、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等人打进四强,成为了史上第一位打进大满贯四强的韩国人、第二位打进大满贯四强的亚洲男球员。郑泫拥有出色的身体条件,这一点就连亚洲一哥锦织圭也难望其项背。而且男子运动员成熟较晚,郑泫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增强肌肉和力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而他能在墨尔本取得如此佳绩,说明他的技战能力有过人之处,值得亚洲男子选手学习。
一、郑泫的发球技战术特点
发球是网球比赛的开始, 也是唯一不会受到对手影响的击球方式,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输赢,很多优秀球员能够通过出色的发球直接得分, 或者压制对手为自己后面的进攻占得先机,因此,对发球技术的研究常是网球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从郑泫澳网对阵强手的一些比赛数据看,郑泫一发成功率高对手,而一发得分率又高于對手,呈显著性差异。郑泫第二轮对手是梅德韦杰夫,比赛中郑泫一发得分率达到85%制胜分38-22领先,第三轮对手是被称为新一代天王的小兹维列夫也是本届赛会4号种子。两名选手技术风格接近,都是防守稳健底线出众的选手,比赛也是打满五盘。然而郑泫还是在数据上占据较大优势,除了ACES球落后较多外,一发成功率得分率均超越对手,对阵小德的比赛中小德的一发成功率为62%,郑泫的一发成功率为67%,高出了5个百分点。
二、郑泫的接发球技战术特点
相对于发球而言,接发球同样重要,对两者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球,只不过一个主动,一个是被动。 要获得一盘比赛的胜利,必须在争取赢得自己发球局的同时破掉对手的发球局。 接发球要求球员将自己的力量和对球的控制结合起来。 接发球质量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分的胜负,如果球员接发球的质量高,这样会反过来给发球方造成压力,将比赛带入双方相持的阶段;相反,如果球员接发球的质量不高,就会让对手直接得分,或者陷入被动;接发球不好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发挥,造成心里上的紧张和畏惧,最终导致整场比赛的失败。 在扎实的网球基本功基础之上,郑泫结合自身素质和技能特点,根据对手及场上情况制定合理的技战术组合,使得韩国选手郑泫在强手如林的澳网中脱颖而出,成功打进2018年澳网半决赛。
此外从破发机会上看,郑泫的破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手,对阵小德的比赛中小德为5/19,郑泫为6/10,显示,出郑泫超强的接发球能力。 也显示出郑泫极强的心理素质,在处理关键球和关键分时,冷静、果断,机会来临时,他落点精确的主动进攻毫不手软。 充沛的体能及合理运用技术是郑泫保持高水平接发能力的基础。 网球职业比赛是运动员的技战能力、身体体能及心理能力高强度的对抗。因此,比赛中要合理分配自己的体能,使自己始终保持较佳的竞技能力。 比赛中的郑泫一般不会会主动放弃争夺,以保存体能,这是优于亚洲网球选手锦织圭的地方。1996年5月19日出生的他正是黄金年龄,体能良好,身高1.88米几乎是标准的男子网球身高。
三、郑泫的基本技战术特点
郑泫表现出了精湛的技术和战术,正、反手击球动作稳定性很高,击球球场覆盖面广,不断地寻找对手的弱点,并不断地改变击球节奏和回球线路发动强攻,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从非受迫性失误、受迫性失误、制胜分以及网前得分等数据指标上看,可以充分显示出他的竞技水平。 数据显示,郑泫的技战术主要来自于:正手-反手-发球-接发球。郑泫对阵梅德韦杰夫的比赛中,非受迫失误19-39低于对手20个,对阵小兹维列夫非受迫失误郑泫比对手少16个,而对阵小德的比赛中制胜分郑泫47-34领先,非受迫失误37-57低于对手20个,郑泫的正手得分能力和世界一流男子选手持平,而且防守反击能力特别好。虽然他在破发成功率上高于对手,但是对手的破发点总数高于他,说明发球水平低于欧美选手,受迫性失误低于对手,首先可以说明郑泫的击球稳定性好于对手;其次说明了他的专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战术设计及战术意识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郑泫的技术全面,主要的得分手段是发球技术和正、反手击球技术,其次是截击球和高压球。
2.在发球能力整体弱于对手情况下,接发球得分率总体上还高于对手,说明郑泫的接发球非常好。
(二)建议
1.非受迫性失误是由于自身失误造成的,郑泫应该降低在比赛中的失误。
2.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强化底线正反手基本技术,改变自身薄弱的技术的同时加强体能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
参考文献:
[1]吴松伟,蒋瑞华.网球单打选手锦织圭技战术特点分析[J].科技视界,2015(32):3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