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这一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是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系对时代转化作出科学判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也运用了经济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决定时代性质这样的科学理论,同时也发展了“事实求是”理论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原理,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掌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的实践,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是这些新的思想、新的理论的动力来源,为其提供现实的基础。正是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的基础之上,在现实中把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建设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因此,就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国际国内两大环境下,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融入传统哲学智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不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统筹、逐步推进、深化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使其形成思想理论,又能重新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古往今来,不管何种科学的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在前人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当今建设各改革的实践经验在借鉴前人的思想并融合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的结晶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方法,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条件和要求,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的基础下,得出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系在时代变迁中作出新的判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和路线的重要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正是从我国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看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改革开放之初这两个构成主要矛盾的双方,在当今都已发生转折性的改变。
二是运用经济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时代性质的哲学原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基本观点可以这样简要地表述:“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階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有这个基础来说明。”[3]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我们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当代经济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三是继承和发展了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理论。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面对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党必须把发展的重心放在真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当中,从而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面对当今的国情,立足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建设。
四是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性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反过来对社会存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改革。不论是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还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来思考,都在正确分析国情的思想方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解决了许多长期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长期要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回答了新时代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
五是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掌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5]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清醒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我们党建立在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上。”[6]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把实现共同富裕,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新时代的任务要求,从而展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习近平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能一蹴而就实现的。当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越是到了关键时期越要重视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作用,使理论武装、思想引领转化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强大物质力量,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出新篇章。
二是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占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占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域决定着文化的方向和旗帜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并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涌动,我们党更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加强理论武装,增强理论自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领域的建设,把握好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学术观点等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使人们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习惯能达到认同一致。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使全國人民在理想、价值等信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一思想理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外交和国际舞台上彰显了持久的价值和永恒魅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彭寿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6]房广顺,司书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成逻辑[J].【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总第531期,20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