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480
张婷婷

  摘 要: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伦理学的两大流派,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理性的思考,而且会随着环境问题的存在而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观点为基础,从谁才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为论点,阐述了二者的含义及实质,剖析了二者争论的焦点,讨论了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因此,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环境伦理学的两大流派,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意义。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环境伦理学发源于西方,其核心的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派系。并且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学术界的不同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有不同的表述,但存在的分歧不大,现总结如下: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上的含义,而且这三者含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们对自己是自然的主人的认识,才有了人们在认识论上认为人才是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也才有了人在价值观上认为只有人才有分辨好坏能力和趋利避害的选择能力,只有人才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主体。1、在本体论上,也就是在人是宇宙的中心和目的的事实上,强调人与其他的自然物在结构上和生理上的根本差别。在以基督教为基础的古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中,人虽然还不能同神箱体并论,但是人却不同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通过人在实践中的锻炼,社会实践对人的巨大作用,所以人与动物存在着本质的区别。2、在认识论上,人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目的。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中,人是作为主体性的存在,而自然是客体的存在,人与自然在相互作用中是有主客体的区别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由于在生理上和结构上与其它自然存在物的不同,因此人在客观上已超越自然,成为能够主宰、控制、支配其对象的唯一的主体性存在物,而人以外的其它一切自然物,都只是人利用、支配和控制的客体。3、在价值论上,从人类本身出发去解释和评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人类中心主义在价值论上主要认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考虑的因素;在制定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需看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和符合人的利益。第二,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人赋予的工具性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有以墨迪为代表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自然物对人类有价值;人类具有特殊的文化、知识积累和创造能力,能认识并履行自己对自然的间接责任,有能力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帕斯莫尔和麦克洛斯基为代表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人类单方面沟通的,人类占主导。人类保护自然的目的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以诺顿为代表的“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这里是要区分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仅从人的感性偏好、感性意愿出发,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从人们的某些意愿出发,但经过理性评价后满足人类的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

  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哲学命题被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萌芽。到了基督教兴起,《圣经》中人被赋予管理、支配、利用自然的权利,被认为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到了近代,启蒙运动的兴起及理性主义的张扬,使得人类认为凭借自身的理性力量就足以成为万物的中心。当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们在认识了火、水、空气、诸星、诸天和周围的一切其他物体的力量和作用后(正如我们知道我们各行工匠的各种技艺一样的清楚),我们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一切用途下,因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而随后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的名言更是被我们所熟知。可以说自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到了现代,随着工业革命在整个欧洲的爆发,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凭借着自己的理性能力和发达的智慧,掌握了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在同自然做斗争中逐步的获得了胜利,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了人类价值观的中心。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十八世纪后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但在本世纪中叶以后人们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才得以迅速的发展。随着上个世纪60-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的提上日程,非人类中心主义也开始兴起,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为环境保护主义者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这些理论虽然在具体观点上差别很大,但他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它们的观点归纳如下:一是在结构和功能上否定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边沁以一匹成熟的老马或狗比胎儿更善于交谈,更有理性为由,认为动物与人不存在界限;而大地伦理学则以“万物普遍存在生机来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在构成上的相通。二是认为自然也都有自己的需要也有自己保持内外平衡的特定的存在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它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的固有价值,只是人以外的存在物是最低级的物质形态,它维持自身和内在平衡的条件比较人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这种最低级、最简单的自然存在物的这种能力对于自然而言也是必要的。因此,自然的其他存在物是有自身内在价值的。环境伦理学会主席罗尔斯顿指出“我们要扩大价值的意义,将其定义为任何能对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利的事物,任何能使生态系统更丰富、更美、更多样化、更和谐、更复杂的事物。”同时还说明了自然价值就是指生态系统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种之间以及每一个物种与整个生态系统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价值不是人类赋予的,而是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在我们发现价值之前,价值就存在大自然很久了。他们的存在先于我们对他们的认识。在罗尔斯看来,人不再是价值的确立者和审定者,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肯定自然物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不可超越的界限,那么自然的存在物也同人一样拥有道德权力。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虽然道德的执行者只能是有理性的人,但是道德的承受者却不应该局限于人。人类应该一视同仁的去关心、尊重人以外的自然物,并且这种关心应该出自对这些自然物本身价值的肯定和对它们权力的尊重。非人类中心主义包括以辛格和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力论、以施韦泽和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和以利奥波德、纳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生态中心主义等。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认为,导致动物不必要痛苦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动物和人一样又不可侵犯的权利,一样具有内在价值。生物中心论进一步指出,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内在价值,都应当加以尊重。生态中心主义论者则从整体出发,认为整个的自然界是有机的、系统的、自组织的、先在的,自然本身就具有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这就使得自然具有了客观性、神圣性、至善性与至上性的特征,人类只能尊重它、顺从它、呵护它。

  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谁是生态环境问题真正的根源

  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工业文明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危机。正是由于工业文明的主流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界唯一的主人,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的地位高于一切,强调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人的利益服务。人类中心主义贬低自然的价值,工业社会受到了人们无限利益的追逐心态的驱使,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现在的整体性空前性的危机。这种为了人的短期、局部利益而大力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的功利主义做法,招致了自然对人类无情的“报复”,人类的生存出现了危机。因此,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对自然的態度上是不正确的,要想人类彻底摆脱目前空前性的危机,就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从而调节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应该对这种传统的观念进行一次心灵上和思想上的革命。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抓住人类中心主义的这一缺陷对它进行批判的。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当前所形成的生态和环境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为人类在破坏自然的行动中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总之,我们要在扬弃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扩大和加深对自然界价值的认识,用全新的视角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并从中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逐步走向和谐。当前全球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进度最快的就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环境利益冲突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我们不仅要汲取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上的优点,还要在实践上实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达成的一致性意见,要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加强各国在生态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协调各国的利益。发达国家应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承担主要的责任,而某些落后的国家也要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在国际和国内范围内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