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对我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如今,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使中华文明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文化自信
2014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强调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就等于丢掉了自己的灵魂,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永远也难以站立起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激烈的浪潮中,中国若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在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繁荣和稳定。目前,社会主义运动面临巨大的挫折,如果一旦在文化上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跟随资本主义国家亦步亦趋,那么最终,我国在制度、思想等方面也会丧失独立性,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中国坚持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在文化的传承上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警惕西方国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削弱和同化,才能使中华文明繁花似锦、枝繁叶茂,最终从本土走向世界。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于我们的文化心态建设有指导作用
文化心态从本质上是属于唯物史观中的社会意识、上层建筑范畴,从形式上表现为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等,马克思主义中“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的文化心态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及政治生活受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也就是说,人们的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受其制约。因此,如果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那么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文化心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在于生产在不断变革,社会状况永远处于不安定和动荡的状态,由此所带来的所有固定的旧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都被新的观念消除了, 并且新形成的关系还没有固定下来就已经陈旧了。也就是说,中国要破除旧的文化心态,应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入手,这是文化心态建设的动力。中国在实现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以来,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我们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在这样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下,中华民族才恢复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走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阴霾,对西方文化不再盲目崇拜,恢复了对中华文明应有的自信,特别是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将来中华文明仍然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只要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作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中国的文化心态建设,贯穿过程始终的灵魂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及“两个一百年”等这些伟大目标,实际上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经济上的支撑。
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对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启迪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也会随之而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这实际上是对他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的补充,此处的“或快或慢”说明,上层建筑的变革不一定会和经济基础的变革同步进行,阐明了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来说会和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一致,但仍有它自己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在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动荡之后,而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由于历史的惯性可能依然能够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相对独立性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政治王国已经土崩瓦解了很长时间,但存在于该王国的伟大的宗教和历史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关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马克思还强调说:“关于文化艺术,我们都应该知道,它的特定的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发展程度成正比,也不一定会同被称为社会组织骨骼的物質基础的发展程度成正比。” 马克思的论述意思非常明显,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文化艺术的繁荣期不一定会和物质基础的发展程度成比例,就是说,社会发展程度高、经济基础雄厚,文化不一定就会繁荣;而社会发展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却不一定就会凋敝。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程度低,却依然能在文化艺术方面有所作为,因此理所应当,我们应该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有所作为,能演奏“第一小提琴”。
三、“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启示意义
马克思曾对专制社会压制人们思想自由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于1842年指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应该产生绚烂多彩的文化,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不应该只有一种形式,一滴露水在阳光下会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我们不应该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马克思强调精神生活应该多姿多彩而不应该千篇一律,如果我们刻意追求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既不符合文化建设的规律,也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由此阐明了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由于精神的多样性,决定了人我们对文化需求也是多样的,即使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信仰,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他们的文化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能要求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古人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既强调了和谐,又保留了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能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说明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中华民族应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中国改革开放近40多年,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尤其在经济发展方面成就显著,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中国梦”思想的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崛起论”之声不绝于耳。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渗透的步伐愈演愈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们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企图建立其“文化帝国主义”,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背道而驰,注定也是不能成功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者在文化发展史上,争奇斗艳、相得益彰,才能奏出和谐的音符,因此各国文化都应该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博采众长的胸襟,把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不同的声音都纳入到集体的声音中。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并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之下,尊重并接纳异域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四、“对历史文化批判继承”的心态对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倡导人们对历史文化持批判继承的态度,他们认为对历史文化如果只继承不批判,那就是復古主义,相反,如果只批判不继承,则是虚无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批判继承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学、德意志古典哲学里的有益成分,同时也汲取了 “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虽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他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给予资产阶级以高度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个世纪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历史是各个世代的交替,每一个新的世代都利用以前各代留下来的资金和材料等,他们所从事的启示就是继承活动,只不过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改变了原有的环境。这就表明,人类在继承前人成果时不会抛弃历史,也不会复制历史。对历史进行批判的继承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的态度。今天,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伟大目标,仅有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这些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标志不仅仅是武力的强大,也在于两朝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他国的影响力。当然,汉唐只所以能够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两个朝代对外来文化批判的继承。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今天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出能够超越汉唐盛世的文化成果,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而对于世界上优秀的文化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新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将持续成为世界各国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将帮助全人类走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前景。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世界人民的互相交往和互相扶持,实现各国各民族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共建和谐社会,这代表了全世界老百姓共同的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王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J].宁夏党校学报,2016,(1).
[5]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龚亮.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6(11).
[7]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