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探索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116
杜嘉俭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越来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当前我们国家校企合作还是没有办法更深入的展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我们国家的高校以及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企业也没有明确的得到收益,没有合作积极性。结合一系列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现在存才的一些状况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希望能为我们国家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

  现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各界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都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也开始采取了相应的合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校企合作进展都不顺利,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存在。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鼓励政策来找到既符合学校需求又可以满足学校利益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优秀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制度。

  一、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一)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利益冲突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必须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单独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因为学校所能进行的大部分教学都是理论上的或者相对简单的学校舞台实践的表演形式,要想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去企业甚至真正的社会性舞台实践,所以只有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有效的完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其生产经营发展的最终目的以及发展方向都是获取相应的利润[1]。而相对来讲校企合作对于学校来讲是培养出更优秀、更专业的人才,这也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但是对于企业来讲校企合作仅仅是一种长期投资,而这种投资还不一定或获得相应的回报,自己投资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很有可能就会投入到竞争对手的怀抱,自己是难以获得收益的,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现在很多企业严重校企合作只是一种单纯的难以获得利益的投资,并且还是一项需要长期支付的投资,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链甚至难以承担的其这项工作,并且我国也没有企业必须和高职院校一起进行人才培养的规定,一切全凭企业自身决定,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以经济利益为发展目标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是必然发生的。

  (二)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存在理念上的分析

  对于高职学校来讲假如企业都愿意积极的参加到校企合作工作中,这样学校就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自身的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而且也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但是对于企业来讲,获得经济利润才是自己的最终目标,他们都希望自己获得别的企业培养的人才,自己坐享其成[2]。但是实际上,当前我们国家人才市场上的供需需求是存在矛盾的,企业到人才市场中进行相关人才的招聘成本时远低于自身和学校合作进行培训的投入的,并且我们国家的企业的用工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希望自己能够“搭便车”,这种情况也证明了校企合作实有着极大的外部收益的。

  二、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策略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之所以会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校企之间并没有达成完全“双赢”的长效机制。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长效发展的机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建立“政府为主导,平稳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实质上需要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并实现一种资源互换的模式,如果单纯依靠学校一方主动参与是解决不了实际性问题的,同样也无法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效性。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就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给予大量的公共政策引导和相关的资金的支持和补贴。树立职业教育的意识,利用舆论的正确宣传作用,使得国家政策、经济、文化等多给予职业教育全方位的加强。例如,根据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规划纲要》,尽快修订新的法规并颁布落实,明确规定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3]。

  (二)遵循市场规律,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

  企业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试题,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知己情况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因此,要想充分的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依靠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与学校自主合作。除此之外,企业和学校都应该遵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充分保障企业发展的经济利益,合作的长效模式如:招生、学费上的分配的比例着手。大家的不同程度上资金上、硬件实训室的共建上以及教师队伍上的一些分配和投入都可以股份参与的形式进行或进行分成。进一步调动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校企合作的工作效率。

  (三)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参与实践

  校企合作要想实现长效发展的机制,高职院校也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该在具体开展教学之前,全方位的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市场调研,积极主动了解行业内部的市场情况,充分挖掘企业岗位与教学之间的真实需求[4]。缩短教学之间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高校可以主动聘请相关的企业专业和一线技能人员参与到具体的课程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模式中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近距离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可以互派教师,学生在完成学校设置的基础课程以外,舞台实训、实践的课程由企业方派送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进行对学生的授课。

  (四)建立“長久依存、互惠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当中,一是学校利用强大的师资力量主动参与到企业员工的理论培训课程当中,深度了解和认识企业。二是学校有计划的委派教师到达企业一线,参与实践锻炼和岗位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同时,企业和学校可以充分的将自身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量,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生产和技能培训的实习机会,实现共赢,这样有利于实现校企双方长久依存、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完成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来进行校企合作这种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学生。但是要想使校企合作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作用,校企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进行相关合作机制的完善健全,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更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满财,黄慧微,张文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综合探讨——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4).

  [2]王媛媛.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52.

  [3]吴建新,欧阳河.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7(10):18-28.

  [4]孙杰,周桂瑾,徐安林,等.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