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构建新媒体视域下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484
汤幼鸿

  摘 要:当今社会是新媒体不断涌现和媒体融合的新时代,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潮下,传媒业从制作理念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关乎中国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和人才供给,如果针对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推动传媒类大学生良性就业和可持续性创业,是社会和高校应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传媒大学生;就业模式;创业模式

  随着网络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传媒业正在走向数字化、科技化、全球化、合作化的新型發展模式,对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时代要求。因此,高校在本科教学活动中,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并在实际学习实践中获得就业、创业的实际技能,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国内传媒类大学生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及时跟上传媒行业发展的步伐,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上无法时刻关注最新的专业从业需求和传媒发展前沿,教学已经落后于当下传媒从业者实际需求的核心技能,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获取第一手的传媒信息和操作训练;其次,高校传媒实验设备存在逐年老化更新不及时的现实困境,由于经费的限制和部分高校追求科研创新、轻实践技能的发展理念,无法第一时间更新传媒实验实训设备,导致学生在具体的课程实验中仍旧使用已被社会基本淘汰的设备进行实训,直接影响到传媒类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效果。第三,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传媒艺术类的招生火爆,一大批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通过传媒艺术类专业进入到本科大学,由于文化底蕴较低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很多学生不具备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仅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难以获得符合社会发展的实践工作技能,导致在毕业实习和就业市场频频预冷。传媒行业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领域,大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尤其重要,在大学中如果不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共享意识,在具体创业实践中更加难以实现资源合作和共赢,往往容易陷入创业困局和市场陷阱。

  在高校具体就业创业培育环境上看,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就业创业重视不足,对就业创业的指导仅停留在课堂理论的讲解,缺乏更加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无法完成从社会到学校到学生个人创业能力的转化。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还很欠缺,帮扶范围和服务范围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创业就业群体,在具体的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上,也未完全落实到实处。在教师队伍上,传媒专业高校教师主体仍旧保持高学历、低实践的学术性教师理念,对传媒业界和专业实践技能缺乏全面认识,很难帮助学生从社会实践层面获得创业助力,往往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代替实践经验和操作经验,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认知能力和创新技能。

  随着传媒类毕业生逐年增加以及专业门槛较低,其他相近专业如中文、外语,甚至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也纷纷加入新媒体就业大军,无形中增加了传媒类学生就业的难度。同时,由于传媒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考研率较低的现实问题,学生毕业后纷纷被迫投入就业创业的方向上,更加剧了就业创业的竞争压力。在具体就业选择上,公务员、事业编等传统热门职位为传媒专业提供选择较少,大批毕业生纷纷投向早已人才饱和的电视台、报社和新型传媒公司,在实际工作中重新学习新媒体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但上升空间有限,但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和薪酬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挫伤传媒就业者从业热情与就业导向。

  二、高校如何提升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与创新的主要阵地,高校一直是人才输出的重要摇篮,也是国家未来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全面创业、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高校更应乘势奋进,砥砺前行,通过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推动实践技能培养和社会能力培养,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一)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传媒基础素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基石,也是新闻传媒工作者的灵魂。作为新时代传媒大学生,高校要十分重视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和引导,树立宏大的发展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指引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紧随时代精神步伐,坚持党的领导和政策主张,以一种顽强的奋斗精神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畏困难,坚强面对每一次失败和挫折。可以说,精神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基础,能为学生发展一生助力,也为就业和创业打好坚实的心理基础。

  同时,高校既要传授学生基础的传媒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适应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与创新的时代主流,积极学习新媒体应用技能和传播手段,在全媒体交融与碰撞的时代环境下做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把传统传媒技术理论转化到新型传媒技术应用层次上,从传统媒体的采、编、播逐渐升级到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上,发挥媒体技能的实际效能。

  (二)改革教学培育课程,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自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党组会议提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一时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研究也成为热点。然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教学培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宣教轻经验,尤其是在就业创业课程上相对更加薄弱。在具体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把理论课堂与业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通过新媒体手段和全媒体技能的学习,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从大型媒体、电视台、新媒体行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者担任外聘教师,通过他们与学生建立起实训合作平台,成立实验实训小组,使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媒体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核心技术,同时能实际参与到具体的媒体工作中,借助项目的形式参与到新媒体业务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为学生今后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校的传统就业指导活动中,理论创业课堂是常见的指导形式,培训教师多源于高校内部的创业专业老师或者管理学老师,由于教师本身的学术科研性以及与社会的间接脱离,很多高校内部教师也缺乏创业经验和社会实践,难以传递给学生第一手创新创业信息和经验。因此,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结合传媒专业学生今后的创业方向和兴趣方向,结合当下热门的创业话题和创业领域,邀请在这些行业已经获得成功的创业团队或者创业者给学生开设创业精英指导课,同时与学生建立创业互助小组,让学生参与到创业团队的创业活动中积累经验,同时创业课程计入学生大学生创业学分和规划进程,作为评奖评优和评选优秀的重要参考。同时,高校要配合当地政府的创业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向政策靠拢,通过参加国家级及省市级创业技能大赛,增强创业团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可以提升创业团队的社会关注度和品牌推广,甚至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和信贷支持,能极大推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激发学生独立创新思维,创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

  高校的责任在于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传媒领域对创新的要求更加严苛。知识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创新和应用研究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新知识引入原有的知识体系。知识创新是为了探索新发现、摸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增加整个创新体系的知识存储量并扩展创新领域,为技术创新及其他各种创新奠定基础、提供动力。

  在具体的高校教学活动中,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创新理念的理解和贯彻实施,鼓励学生多接触前沿媒体信息和创新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新型媒体知识和业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可以与当地影视基地和传媒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扩展并强化校企合作共赢下创造的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借助平台的力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项目学习,切实提升学生实际业务技能,促进今后的实际就业和团队创业。

  高校要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协助学生与传媒业发达地区的企事业部门建立联系,通过出国学习、国内合作实习、项目合作实训等形式帮助学生尽早接触到传媒新视角和新领域。同时,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努力寻找实习实训机会,并积极参与到更高层次的传媒项目活动中,通过网络课堂学习扩展自身知识面和自身实践认知能力,借助网络平台申请工作岗位和创业支持。从目前传媒类大学生的实际参与度来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国家、省市级视频、平面大赛等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也能帮助企业和用人单位提前遴选出相对优秀的传媒从业后备人才。传媒专业学生应积极参与传媒技能大赛,在实际比赛活动中获得切实的能力提升和团队合作经验,通过获奖经历提升自身的就业价值和创业资本,对未来学业的提升和就业创业都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通知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尝试创新创业实践,让学生自主申报创业项目并提供可行性计划书,锻炼学生基本创业能力,学校可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房租支持和资源保障,可遴选出适合学校发展的项目与学生合作建设,在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尹翔, 郗芙蓉.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2](美)約瑟夫·熊彼特.财富增长论[M].李默译.西安:陕两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8.

  [3]叶忠海.人才学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5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