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蒙古国时期,成吉思汗经过持续的战争,军事力量不断壮大,占据中原的金朝成为大蒙古国马首所向,木华黎奉命经略中原,指挥五部探马赤军与金朝交战。窝阔台合罕即位后亲自伐金,金亡后,蒙古军队随处镇守。以功升迁为都达鲁花赤的必里海兼管益都路宁海州,其子孙占据宁海州牟平县繁衍生息,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以必里海为先祖。
关键词: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必里海
蒙金经过持续的战争,使得山东成为蒙古军队实际控制的地区。金亡后,木华黎家族指挥的探马赤军随处镇守,不少军队便驻留山东。元末,自然灾害频发,各地农民起义迭起,元朝全国性统治结束,回归草原。然而,部分在地方任职的蒙古人留了下来,与汉人混居,一起生活,和其他民族交融共生。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便是驻留山东,未曾北归的蒙古人后裔。
一、山东蒙古人的历史渊源
今山东省位于华东地区,民族结构复杂,仅山东省蒙古族人口约有35000人,在本省人口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同时也有保持汉族身份,却是蒙古人后裔的部分人。山东蒙古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蒙古国时期。如今定居在山东的蒙古人的先祖,大多为蒙金交战时木华黎率领的五投下军和探马赤军。
(一)蒙古军队控制山东
蒙古军队统一北方草原,南下中原须击败金朝势力。于是,成吉思汗命木华黎全权指挥伐金。公元1217年,“太祖命太师木华黎伐金,分探马赤为五部,各置一人”[1]3023,整顿军队,开始了伐金的进程。山东地区位于金朝南部,战略位置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为尽快南下,蒙古军队在1217年“冬,克大名府,遂东定益都、淄、登、莱、潍、密等州”[1]19。随后木华黎“遣蒙古不花分兵略定河北卫、怀、孟州,入济南。严实籍所隶相、魏、磁、名、恩、博、滑、浚等州户三十万,诣军门降。”“攻下单州,围东平”,“留梭鲁忽秃以蒙古军三千屯守之。”[1]2933
在清朝重修的《山东通志·兵防志》中也有相近记载:南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十一月,蒙古木华黎入济南,严实复以魏、博等郡降蒙古。时金兵二十万屯黄陵冈,遣步卒二万袭济南,木华黎迎战,败之,遂薄黄陵冈,金兵大败,溺死者众。木华黎进破楚邱,由单州趋围东平。明年夏五月,破之,以严实抚安。”[2]3314至此,木华黎将山东地区的金朝势力基本清除,山东成为蒙古军队实际控制的地区。
(二)蒙古军队驻扎山东
蒙古军队控制山东地区后,为了加强对本地区的控制,将五部探马赤军驻守山东。“国初,木华黎奉太祖命,收扎剌儿、兀鲁、忙兀、纳海四投下,以按察儿、孛罗、笑乃、不里海拔都儿、阔阔不花五人领探马赤军。既平金,随处镇守。”[1]2526扎剌儿即木华黎所属札剌亦儿部。《元史·石高山传》亦有“金亡之后,散居牧地”[1]3897的记载,即是对这一情景的描述。
《元史·阔阔不花传》中记载:“岁丙申(1236),太宗命五部将分镇中原,阔阔不花镇益都、济南,按察儿镇平阳、太原,孛罗镇真定,肖乃台镇大名,怯烈臺镇东平,括其民户,得七十二万户,以三千户赐五部将。”[1]3023
由上述史料可知,蒙金在山东交战后,探马赤军便“随处镇守”,山东地区也有探马赤军驻扎镇守。“典型和比较典型的汉人世侯如严实、史天泽、张荣、李璮、王珍、李守忠、郝和尚拔都地盘上皆有探马赤军戍守。”[3]37
据《元史·食货志》记载:“木华黎国王:五户丝,丙申年(1236),分拨东平三万九千一十九户。”[1]2427“阔阔不花先锋:五户丝,壬子年(1252),元查益都等处畸零二百七十五户。”[1]2428 “孛罗海拔都: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德州等处一百五十三户,计丝六十一斤。”[1]2429 “笑乃带先锋: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一百户。”[1]2429 “带孙郡王: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东阿县一万户。”[1]2429可知,木华黎和弟弟带孙,以及探马赤军部分将领,均以山东为食邑。但是,“在汉世侯势力较强的山东、河北等大部分地区”,“蒙廷‘宠功裂土,犬牙藩卫,很早就委付降蒙的汉族世侯进行统治。故大部分蒙古诸王勋贵的投下封户是散在史天泽、张柔、严实、张荣、李璮、邸顺等汉世侯的地盘内。”[4]92山东地区“世侯虽然受到蒙古汗廷委派的达鲁花赤节制,辖区内驻有蒙古军队,丙申年(1236)分封后在世侯领地还分布着蒙古宗王、贵戚、勋臣的汤沐邑,并且征税权也受到中书省、燕京行尚书省的控制,但世侯对所辖地方仍有很大的统治权力。”[5]104可见,山东汉人世侯的地盘内有蒙古勋贵的食邑,彼此力量,互相节制,犬牙交错。
综上,木华黎所指挥的五部探马赤军扫除了金朝在山东的军事势力,控制并将军队驻扎在山东地区,而且,木华黎、带孙及阔阔不花等蒙古将领以山东为食邑,从而在山东形成了蒙汉势力犬牙交错的局面。至此,蒙古人和山东紧紧系在一起。
二、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先祖
今山东省境内存在许多蒙古村落,都姓蒙古村落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其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元朝初期。都姓蒙古人后裔数量庞大,散居全国各地。为深入了解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历史发展,有必要将其先祖的历史进行探究。
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先祖认为是必里海,据明代焦希程撰写的《宁海州志》卷下“官守”部分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子孙存姓曰‘都。”[6]
同治年间重修《宁海州志》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历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诸军奥鲁劝农事。中统元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曰都,是其后也。”[7]404对于必里海的子孙也有简单的记载:“抄儿,牟平人,海之子,袭本州达鲁花赤。”[7]404“不老赤,牟平人,海之孙,袭本州达鲁花赤职,焦志曰,历至元元贞大德皆不老赤也。”[7]405此文献简述了必里海的一生,其在元初以功升迁,可知必里海应该是武将出身,因此在元初战争时期,以功勋升迁至都达鲁花赤。山东基本是木华黎指挥的探马赤军于金朝势力的交战地,可推测必里海为探马赤军的一员。其次,文献记载在牟平“至今存姓曰都,是其后也”,即必里海是牟平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先祖。另外,抄儿和不老赤“袭本州达鲁花赤”,爵位世袭,可见必里海曾经地位显赫,子孙恩荫其功绩,福泽后世。
关于上段史料有碑文可佐证,《民国牟平县志·金石》中记载《元玄都观碑》一文,其碑文落款处为“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8]1482。另外,《民国牟平县志·金石》中《元刘忠墓碑》记载:“大德元年,有本州达鲁花赤不老赤次刘忠其德,举充文、牟二县请俸司吏”[8]1487。此不老赤为宁海州达鲁花赤,又生活在大德年间,即可证上段史料。
据《民国牟平县志》卷六,“政治志·职官传”记载:“元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累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诸军奥劝农事。中统元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曰都,是其后也。”[8]887此段史料与《重修宁海州志》中的记载几乎一样,进一步证明必里海确有其人,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皆为其后代。
《民国牟平县志》卷三记载:“都,元都达鲁花赤必里海之后,散居北头、酒馆、松山、峝岭、东场等处,约共有五六百户。”[8]357此段史料记载必里海后裔居住的地点和户口数量,其居住地点与现今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居住地基本一致。
此外,《辽宁省志·少数民族志》第二篇蒙古族,“庄河县蓉花山乡《都氏族谱》记载‘都氏皇元宗室。据明代所修的《宁海州志》和山东牟平发现的元代碑文记载,都姓是元初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的后裔。元明之际居于山东牟平姜格庄镇北头村。”[9]146此材料直接说明“都姓是元初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的后裔”,与前两段史料呼应,可以确认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先祖为“都达鲁花赤”必里海。
通过人名音译的角度分析,不里海拔都儿、不里合拔都儿、孛罗海、孛里海、李(孛)里匣拔都与必里海有相似之处,“必、孛与不,里与罗,海与合,均系记音的不同” , 故可知必里海有可能是探馬赤军将领孛罗海拔都(不里海拔都儿),通过时间也可进行佐证,即必里海的任职时间为元太宗时期,探马赤军五部将分镇中原的时间也是元太宗时期,两者时间重合,有可能两者为同一人,另外对宁海州与探马赤军镇戍的范围以及对“都达鲁花赤”官职地位等方面的分析①,基本可确定必里海与孛罗海为同一人。
结合以上史料分析 ,山东都姓蒙古人后裔的先祖为“都达鲁花赤”必里海,即《元史》记载的探马赤军将领不里海拔都儿。元明之际,其族人一说“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10],一说以官“都达鲁花赤”之“都”为姓,山东蒙古后裔之都姓便由此而来。
注释:
①都兴智.庄河发现的<都氏族谱>纪事考略.史学集刊,1989.
参考文献:
[1](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杨士骧,孙葆田等.(光绪)山东通志[M].影印明国四年至七年山东通志刊印局排印本.
[3]朱帮全,赵文坦.蒙古国时汉人世侯与蒙廷、燕京行台、达鲁花赤的关系[J].齐鲁学刊,2002.
[4]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5]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明)焦希程.宁海州志[M].(明嘉靖年间刻本).
[7](清)舒孔安,王厚阶.宁海州志[M].(同治三年本).
[8] (清)宋宪章,于清泮等.牟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36.
[9]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辽宁省志·少数民族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10](清)都氏族谱[M].(咸丰七年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