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学科;创业教育是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问。本文主要对加强技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方法有机融合思路进行了分析,可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技工学校;创业教育;职业指导;方法;融合
一、前言
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使学生与职业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熟悉职业情况,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潜能,并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职业指导,是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形势发展赋予技工学校教育的新要求、新课题和新义务。就业创业指导是技工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构成,是需要从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增强在职场上从生存的基本能力,进而满足现代化公司对于求职者的要求和希冀。因此技工学校在就业创业教育上需要采取科学统筹的处理方式,充分灵活的运用学校资源和教学成果,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方法应用。
二、加强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社会供需结构矛盾
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奉献意识已弱化,把奉献与索取成正比,并将二者置于同等位置,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只关注工作岗位的待遇及地点,导致社会上“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情况十分严重。目前,我国职业指导教育仍缺乏市场意识,导致毕业生对市场的需求反应不灵敏,多数人的职业取向只考虑职业自身短期的发展机会,就业观念出现了偏差。大力推动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解决当前社会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带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市场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的新环境,培养出新一代青少年具有思维活跃,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要的特点。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毕业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产生了困惑和迷惘,尤其是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存在价值和作用。他们的性格特点令他们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业时出现了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同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矛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工作,并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畢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毕业生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的挑战,每所技工学校都遇到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在竞争中巩固自身优势,才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校工作的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三、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方法分析
(一)建立职能机构,配备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课程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我校建立了相关的职能机构,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作为该部门的一项主要职能;配备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校长带头参加全国职业指导知识培训班并考取了高级职业指导师任职资格,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常抓不懈,保证了职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规范化与有效性,改变了以前在学生临毕业之前讲一讲或搞几个活动了事,取得了连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的好成绩。
(二)贯穿教学活动,全面指导教育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这门课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如上德育课时,我们强调职业道德与就业的关系;上专业课时,又强调学好专业课与将来就业的关系;上基础课时,给同学们讲清楚学不好基础课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而影响将来的就业的关系。此外,还利用班会课、黑板报或广播就某些“就业失败案例”展开大讨论。除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规范地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外,还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全面性”,即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三)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知行合一。在学校的第二、第三年的学习当中,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课余长时间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其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我校近年与香港利奥集团(鹤山)分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二年级的学生到企业进行至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用人要求及良性的竞争机制。通过时间证明,这样的实践教育能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机构,为塑造适应未来就业市场需要的“全人”作好了充分准备。
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根据即将毕业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就业制度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传授。帮助学生克服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观,在平凡的工作中,只要努力创业,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只要是人才,都会得到承认和广泛的赞誉。目前院校职业指导大部分是课堂教育比较多,是为了开课而开课,学生有时候会比较反感,逃课率高,效果不好。请实际工作中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到学校做报告或讲座,了解专业要求和发展动向,触动学生对本专业就业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可以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参观,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创业典型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才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帮助学生过渡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
(四)树立为学生服务理念,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技工学校的职业指导部门,是学校领域内的公共服务机构。在开展工作中,要“淡化”教师“管理者”角色,热心为学生服务。学生在即将走向社会时,会对班主任及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当作自己逐步走向社会的“引路人”。每年即将学生就业的时期,我办公室平均每天都要接待100~150名左右学生,咨询的问题表现出毕业生对就业的期待及彷徨的心情。通过这一情况表明,在校内必须要持之以恒的加强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厌其烦地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校外要加强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服务工作。一方面可以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发现学校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及提高职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部分学生面对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下,会感到疲惫,难以坚持。职业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回访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架设与毕业生到企业后沟通的桥梁,在新的职业生活承载压力时,学校可以成为毕业生可依靠的港湾,使学生安心工作。
四、结束语
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就业、进一步搞好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工作已成为学校的首要工作。事实证明,学校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总之,广大技工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职业指导教育的同时要融合创新精神和创业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在实习创业中健康成长和实现梦想。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理念就是培养以顺利就业为目的的高素质学生,构建专业教育为主思想教育为辅的全面发展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喻国良,陈娟,吴庆祥.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企业家天地,2012,11.
[2]宗亚玲.试论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6,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