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基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和中职学生认知特点,能够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中职语文教师可以从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用类似生活案例诠释相关知识点、拓展课外的生活教育、引生活内容进入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实施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意义;实施途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时代形势下,国家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响应新时代要求,大力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充分立足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必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力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许多中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善于教学创新,照本宣科进行课堂教学,教得很吃力,教学效率较低,许多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缺乏职业自豪感和工作激情。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不重视语文课学习,不想学习或者听不懂教学内容,上课吵闹、睡觉是常态,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堪忧。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出现这些不良现状的原因可能不少,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中职语文教师未能意识到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未能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认真去调查中职学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中职学生多数是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的分流生,他们往往文化基础弱,学习主动性差,意志力薄弱,缺乏自信。多数中职学生厌学,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课前未能进行预习,课间不认真听讲和做笔记,课后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他们偏重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较差。即使想学习,也是喜欢形象的、直观的、生活化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不喜欢抽象的、与现实生活距离较遥远的、理论性的教学内容。
三、生活化教学概念的界定
基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和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实施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很有必要,它将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呢?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
四、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是贯彻实施国家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
在当代教育之前,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提出“教育是为儿童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就是生活”,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这些理论都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职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教育理论支撑。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育理念。同时,语文学科本身是生活性很强的一个学科,语文知识既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反映,最终又要高度运用于生活。2009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为中职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
(二)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比较遥远,让学生产生疏远感、陌生感,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自然没有学习的兴趣。笔者曾经对学生进行“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多数学生表示喜欢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希望语文课多结合一些生活故事、生活案例。采取生活化教学,契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让课堂教学内容直接与生活联系,将引起学生的思想重视和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有些教学内容脱离生活,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有困难,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或产生厌学情绪。采取生活化教学,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来辅助理解知识点,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习比较有信心,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四)有利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一些中职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狭隘,日常教学基本是在教课文,让学生产生错觉,误以为学语文就是学课文,就是学无生命的文字,语文课变得机械、死气沉沉。引入生活内容,使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鲜活,更加生动,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活跃。
五、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教师需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实施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语文就是教课文的传统观念,大胆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到实施生活化教学是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的一种有效语文教学策略,深刻认识到凡是能与生活结合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内容和手段都可以大胆采用,并在日常教学中自觉、积极推行生活化教学策略。同时要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促使语文教学多样化和生动化。
(二)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
傳统的严肃教学环境,强调师道尊严,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参与课堂交流较少,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学生被动地学习,长期以往学生极易产生厌倦感。而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主动放下架子,有意识地创设仿生活的宽松教学情境[2],强调师生民主平等对话;学生没有以往的严肃感、紧张感,敢于大胆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类生活的课堂中自然、主动地学习,最终高效实现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三)讲究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开小差,教师使用书面化的语言、文学性的语言授课,学生往往因为注意不集中未听全、听懂,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先自己全面理解透彻讲课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教学内容,用口语化的短句授课,而且要注意用铺排性的语言富有力度地去描述、渲染教学内容,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对特定生活经历的见闻和感悟,在特定的时刻曾经是美的,曾经触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和引起心灵震荡。但是中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比較差,不容易感知抽象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还原出作品当时的真实情境,借以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作品还原的手段可以是生动煽情的语言描述,可以是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影音呈现,可以是现场仿真的模拟表演······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注意两个步骤:一、课堂导入环节要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篇课文的教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上花心思,促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课文。[3]二、课文教学中要努力还原出作品真实情境。如在进行《雷雨》剧本教学时,学生比较不容易理解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先播放《雷雨》电影给学生看,再请学生分角色进行声情并茂的课堂表演,通过观看电影和课堂表演,学生直观地感知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形象,从而比较容易理解周朴园和鲁侍萍各自丰富复杂的性格特点。
(五)引用类似生活案例诠释相关知识点
教师在讲授某个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引用类似的生活案例来诠释佐证,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师在教授《劝学》课文时,在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观点时,可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加以说明。如要说明“学习要逐步积累”观点时,可举如下例子:我们以前学汉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学起,学英语要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学起,通过长时间的逐渐积累,积少成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化水平。在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时,可举例:我们学习专业,即使再苦再累,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在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时,可联系生活事例:我们学习专业要专心听老师讲解,扎实掌握知识点,不能三心二意,一会儿想学这个专业,一会儿想学别的专业,结果什么都没学成。
(六)拓展课外的生活教育
在讲完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生活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如在讲完《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对课文进一步拓展:在边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边展示有关母亲的感人图片营造教学情境后,教师逐步提出几个问题如“讲讲母亲的那些感人事件”、“我的母亲对我产生何种影响”、“我该如何回报母亲”,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主题发言,通过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懂得感恩、热爱自己的母亲。
(七)引生活内容进入课堂教学
生活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具有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
1.整合生活资源进入语文课堂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运用的影子,因此可以将某些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生活内容直接引入语文课堂进行课堂教学[4]。如可将日常生活种常见的有教学价值的广告词、对联、微信、短信以及错别字等内容引入语文课堂,学生会觉得既亲切又有趣。
2.编写生活性强的语文校本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反映的时代生活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造成陌生感,促使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枯燥乏味的课文。因此,编写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校本教材非常有必要。语文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生活化内容和一些精心增选的生活性较强的文章整合编写成语文校本教材,方便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既带给学生新鲜感,又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大有帮助,必须学好、用好语文。从而激发学生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八)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语文知识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5]。因此,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编手抄报以及其它主题活动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文学社、广播站等校园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语文教育。
(九)注重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
中职语文要注重实用性教学,特别是可以多进行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实施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可以多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教师口语的表达以及如何规范设计教案;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拟写导游词;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拟写财务报告等。包括设置的作业也要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体现生活运用。如可以假设学生丢失重要物品要求学生写寻物启事,同时还可要求捡到物品的同学写招领启事。可以假设学生临近毕业参加招聘会,要求学生进行模拟应聘,借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是一种敢于开拓创新的教学勇气,更是一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智慧!它必将深受中职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必将为中职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必将使语文课堂更有朝气和活力!中职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M].2009.
[2]王秀丽.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零距离”对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3]王传红.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4]任嘉丽.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广西教育,2014-04.
[5]刘建.生活处处皆语文—浅谈中职语文生活化策略[J].读写算,2015,(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