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法、生活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人们会产生迷惘、苦闷、焦虑、易怒甚至抑郁的负面情绪,这已然成为当今很显著的一个时代特征。很多人由于不适应社会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尤其是大部分的大学生才刚刚成年,初步踏入社会,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若不及时加强引导,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障碍;现状;对策与展望
一、引言
我国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高度关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在心理、生理、社会性等方面都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变强,情感情绪与意志也逐渐走向成熟,其价值观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初步确立。大学生主要的教育来源还是学校,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关注、引导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此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引学生做人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以扭曲的价值观引导自己就会造成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后果,不仅会伤害自己和他人,也对社会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如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事件以及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等;包括很多大学生有抑郁倾向、自杀事件频发;甚至会因熬夜、通宵、打游戏等不当生活习惯以及误入传销等被欺骗事件而造成安全隐患、引发生命危险,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体现。学校、社会和家庭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于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促使其正常发展,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这种现状,我国各大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部分心理健康存在障碍的学生加强教育。在大学期间,学校会给各专业的学生设置心理学课程,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态度。除此之外,学校也设置有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学生若有问题可以随时去找专业的老师进行咨询。各高校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相关内容的板报评比活动,以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题作文比赛等活动。这些举措都不同程度地对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未来生活的指导还是不够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社会人们关注“养生”,瑜伽、健身房生意火热,追求身体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是要注意健康不仅仅是物理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和精神健康。
大学生安全事故每年都有发生,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除了这些问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够好之外,学校也脱离不了责任,各大高校缺乏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想教育是当下的普遍现象,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有必要关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注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锻炼学生从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去适应社会,而不是遇事慌张,束手无策,在冲动之下采取不当的措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学校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为他们生活和学习指名一个前进的方向,有效改善大学生意外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再则,还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完善,为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展望
(一)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各高校领导人、教职工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校园心理咨询制度,多任命一些研究心理学的教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请心理学专家来校做讲座或者报告,大力倡导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活动。在当下信息化的时代,也可以设置“尔雅”、“智慧树”等网络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素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不体罚、打骂学生,不对学生进行人格和尊严上的侮辱,不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各任课教师尤其是辅导员,都应关爱每一位学生,加强交流与沟通。
(二)加强体育锻炼
近年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就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研究。人的心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以身体健康为前提的,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坚持不懈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进一步认识自我,培养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树立群体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学校应完善体育课的实施政策,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定期进行体测,了解、检查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目前一些高校要求大学生下载某些关于跑步的客户端,每周沿着APP规定的路线跑步,体育教师在另一端进行检查与验收,将其作为期末考试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范畴,各学科研究专家应加强现代化社会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的追踪调查与研究,积极借鉴国内外新的心理健康理论成果,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要素,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除此之外,由于受一些传统观念的限制,性教育缺乏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普遍问题,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人身也更加自由,加之可能会受社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诱惑难免会心动,对于如何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使其不误入歧途,已成为我国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
五、结束语
不能否认,当前大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培养其生命意识与坚定的意志力,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颖,姚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30 (4):504-508.
[2]孔卫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43-43.
[3]梁亚男,姜大巍,马文超,李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索[J].药学教育,2017,33 (1):26-28.
[4]王姣姣.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7,33 (14):146-14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