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532
廖盈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将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成为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完善困难认定工作机制,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大学生;精准扶贫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学生资助事关教育公平,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学生资助工作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认定精准,才能保证国家资助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兑现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一、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必须提交的证明材料,由学生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盖章。表中关于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由学生自行填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政府相关部门很少进行实地调查和严格审查,甚至直接在空表上签字盖章,为办理虚假证明提供了便利,使证明材料可行度不高。给认定工作造成困难,对认定的精准度产生负面影响。

  (二)认定标准不明确

  什么样的家庭是一般困难,什么样的家庭是特别困难,高校在制定认定标准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家庭经济调查表上仅仅是体现了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情况等情况,并未体现出家庭所在地的消费水平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辅导员老师在进行认定工作中基本是凭着感觉走,这为精准认定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三)认定时间紧张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开展是在国家励志奖学、国家助学金等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之前,一般都在每年的9月。对于刚入校的新生,由于刚报到入学,辅导员老师无法对所有学生有全面、清晰的了解。民主评议时,仅靠学生递交的证明材料和与所陈述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易造成认定结果的片面化,产生较大误差。

  (四)学生诚信缺失

  有的学生责任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高,在认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诚信缺失行为。部分学生在资助金的诱惑下,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时,往往隐瞒家庭经济真实状况,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众多,很难一一家访核实,造成认定工作的不精准。

  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措施

  (一)健全认定工作机制

  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明确地方相关部门的职责,强化责任落实,从源头规范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加强调查认证,确保困难证明材料真实性。高校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提高资助工作者责任意识,完善困难认定机制,完善班级民主评议,提高困难学生认定能力,从而提高困难认定准确性。加强与政府、社会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二)明确困难认定标准。

  高校在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时必须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动态完善性等原则。1在此原则下建立起量化指标体系。利用信息手段对家庭人员、家庭经济状况等指标进行量化,赋予每项指标合适的权重并对指标系统不断调整、修正。同时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家庭等因素作为重要评选条件,避免认定标准模糊不清产生误差。

  (三)拓宽困难认定途径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是自下而上递交材料进行审定的,认定途径单一。高校应与扶贫、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建立资助对象认定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探索大数据跟踪分析与调查摸底、班级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认定办法。同时,采用电话回访、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修正认定结果,保证认定的准确度。

  (四)建立舆论监督

  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材料,是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应加强对认定的监督,可通过媒体等加强对认定工作的监督。对于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校内应加强资助管理,建立监督制度,保证投诉渠道通畅,惩戒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

  (五)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是当代大学生中重要品质。在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树立典型榜样,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和正确的信用观。教育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既不应隐而不报,更不能夸大虚报。对申请资助时弄虚作假的学生,要以适当方式予以惩戒。

  参考文献:

  [1]陈宝生,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2]張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88-91.

  [3]朱现平,邓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认定及解困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8.01:113-11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