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交流方式,对人们的用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章对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特别关注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情况、用户性别、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的分析,以此了解南京高校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探讨目前大学生在微信中人际交往的结构及特征,以及这种交往结构对大学生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让大学生能更加理性的使用微信朋友圈。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冲动”型用户行为;大学生
一、研究背景和方向
微信朋友圈是用户之间保持联系分享信息,并且向公众开放的进行各类社会活动的场合。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播领域的公众场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物理空间的公众场合,应该关注信息的目的和它传播的效果。从使用目的来看,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高调发声的场域,担负起了公共空间的功能。在微信朋友圈中分布的信息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对于自我生活状态的分享,对公共话题的反馈以及网络营销行为。
而微信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笔者认为主要分布在前两大类中,其一为在自我生活状态分享中发布“剧烈情绪型”朋友圈,其二为在公共话题的反馈中发布“非理性型”朋友圈。“剧烈情绪型”朋友圈指发布者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发布的具有较强当下情绪特征的朋友圈。“非理性型”朋友圈则指被虚假信息煽动迷惑转发或未经验证信息真实性即贸然发布的不负责言论。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类微信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内在动机;探究“用户性别”及“使用时长”与“冲动”型行为出现频率的相关性;并尝试分析不同变量之所以存在该相关性的内在原因。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对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提出相应建议。
此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日常观察和访谈了解部分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基本情况,从使用动机、兴趣点、使用微信朋友圈对自我形象的构建以及对朋友圈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共选取103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4为大学生进行访谈,并以传播学与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尝试对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分析进行深入分析。
二、内在动机分析
在朋友圈分享的动机上,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87%的人是为了塑造展示自己个人的形象和魅力,69%的人是为了找到存在感,还有49%的人是期望影响、改变他人对事物的看法。而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的动机与上述有部分重合也有其独特性。[1]
通过深入访谈发现,相比普通朋友圈而言,用户在发“剧烈情绪型”朋友圈时更注重情感的发泄达到释放情绪压力的目的,并多会在心情平复后主动删除。在心情极度不佳时我们或许都有过想对着世界大骂一顿的冲动,可社会的秩序与自我的约束不允许这样做。朋友圈某种程度上变相满足了这个野望,使你能以极小的代价在一个准公共平台公开发泄自己的情绪,事后删掉朋友圈也可当无事发生过。从这方面看此类朋友圈有满足情绪压力释放的需求,调节心态的功能。但这些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对他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非理性型”朋友圈的发布动机则较为模糊复杂,虽然和前者一样多数人会选择事后删掉,但不同的是用户往往不太能解释当时为何作出这种举动。以“罗一笑”事件为例,在无法确认信息真伪甚至被爆出募捐存在疑点的情况下朋友圈仍出现了大规模的“刷屏”,其中不乏高知精英。一些“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极其荒谬却煽动性极强的谣言屡禁不止,被转发的随处可见,这些现象也与微信朋友圈本身的特性有关。
在传播效果上,朋友圈信息场中的各种网络热点,突发公众事件通过人际网络间的快速复制,流通,扩散形成病毒式传播,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所谓病毒式传播,传染源在于朋友圈中热点的,引人注目的信息,而传播者与易感者则是圈中有社交关系相互影响的传播者与受传者。这类传播中具有明显的主动扩散的特点。[2]2018年1月,盈科女律师张晴在朋友圈炫富晒学历,因为言辞夸张被网友截图转发后,很快也引起了社会热议,众人皆知。针对小众的朋友圈一旦信息内容触动受众神经,也可能触发病毒式传播促成网络暴力。这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与从众心理和群体非理性有关。[3]
三、变量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104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着重探析两个变量——用户性别及朋友圈使用时长与“冲动”型行为出现频率的相关性。
3.1 用户性别
根据卡方检验分析(图表 1)得出:
皮尔逊卡方數值为0.653<5,且Sig值为0.884>0.5,无显著性。
因此,朋友圈用户性别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的出现频率无相关性。虽然经验上认为女性相对男性更加感性,日常所见的情绪化明显的朋友圈也以女性发布者居多,但分析后发现用户性别与朋友圈“冲动”行为频率无明显效相关性。其原因通过进一步访谈与调查后,发现可能与男女用户“冲动”型行为表现形式不同有关。
女性的在“剧烈情绪型”朋友圈中直接宣泄情绪的比例更高,此类朋友圈通常以“我”为主语,将原委讲述得较为完整,情绪流露较为直接。接收者多与发布者具有人际关系,并有较高的参与性,可能是询问,也可能是安慰,即使仅是看到也可通过文字立即意识到发布者的心理状态,接收者能较为简单直观辨认出该朋友圈是否为“冲动”型行为。而男性即使发布“剧烈情绪型”朋友圈也更倾向使用含蓄的方式,情绪表达不直接。朋友圈内容更为简短,甚至只有一张图或几个字。虽然这简单的内容之下可能有暗流汹涌的情绪但以接收者的角度看难以意识到这些,更可能当成普通朋友圈而忽略,也就造成了女性“剧烈情绪型”朋友圈更多的错觉。可见男女对情绪压力的释放需求基本相当,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与男女社会身份的自我认知不同有关。
3.2 朋友圈使用时长
根据卡方检验分析(图表 2)得出:
使用时长皮尔逊卡方数值为32.860>5,且Sig值为0.001<0.5,有显著性。
因此,朋友圈使用时长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的出现频率有相关性,且成正相关。原因经过调查发现,朋友圈使用时长与用户对朋友圈的使用依存度有正相关关系。而对朋友圈使用依存度越高的用户越倾向深度使用朋友圈,体现为发朋友圈频率高,更积极的在朋友圈中表达或分享自身状态。当出现情绪表达需求时朋友圈成为第一首选;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非理性”行为出现概率也随之增大。朋友圈用户“冲动”型行为的出现频率也就越高。
四、相应建议
笔者将从人们使用微信朋友圈的现状和微信朋友圈传播特点来说明。2016年腾讯公司宣布微信已经成为泛工作社交工具,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2016年的数据调查表明,微信的人均好友在194人,接近一半用户的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4]而60%的用户认为新增的好友属于泛工作关系,互加微信等于过去互加名片一样,成为新的社交习惯动作。微信朋友圈也随之成为了对自我形象构建的一部分。基于微信的使用现状,笔者认为以公共场合的标准和观念看待朋友圈是更好的态度。首先,以公共场合的标准指导朋友圈的使用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对于好友们来说,你的朋友圈将是你的一份生动简历,若我们以公众场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朋友圈发布内容时就会更加注意措辞,避免误会,多考虑他人感受,从而减少发布“剧烈情绪型”朋友圈的冲动行为。其次转发内容时也会审慎的甄别内容的真伪,以免给朋友造成冲动不靠谱的印象,減少发布“非理性型”朋友圈的冲动行为。
此外由于微信朋友圈通过人际关系网络病毒式传播的特点,非常容易看到一条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好友间传来传去,使人潜移默化的接收。微信朋友圈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在利于传播的同时使信息质量下降,这就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性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检证意识,不要被轻易煽动,学会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看见真相。
参考文献:
[1]戴世富,韩晓丹.朋友圈分享内容的定量分析[J].东南传播.2015(1).
[2]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新世界出版社.戴光年译.2010.
[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EB/OL].2016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http://b2b.toocle.com/detail--6393200.html.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