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引导课实践探索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254
马丹丹

  摘 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群体。本文以XX学院起航课堂为例,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目标,带着心理、思想、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识,以该目标群体的教育引导课为载体,从教育引导课与经济资助协同、行业认知沙龙协同、起航社区志愿者活动协同三方面考查解决之道。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起航课堂;教育引导课程;实践探索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性格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群体。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困生群体的特殊社会性格更加明显。弗洛姆认为,人的成长有两个过程: 一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同化过程; 二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揭示人在同化过程中呈现的各种普遍的性格特征的是社会性格的类型理论,而揭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社会性格的特质理论。笔者以XX学院困生为例剖析其社会性格,对于加强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笔者统计,每年XX学院本科困生人数为220人左右,占本科人数10%。从2011-2017年,学院困生的日常表现以及调研中发现:他们在心理、思想、能力等方面都值得关注与研究,具体而言:

  (一)经济困境导致心理和行为上显现出自尊独立与自卑敏感的矛盾

  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个人心理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作用下产生的该群体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高校困生正值芳华,应表现出其应有的优秀的性格特征,例如:乐观、诚正、自尊、独立等。但是,由于经济上贫困,导致他们缺乏自信,表现出的性格是时常的情绪低落、自卑和精神敏感。除此以外,由于他们的经济上的拮据,没有也不愿参与校园的实践活动,所以对参加社团组织产生排斥心理,于是以封闭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自尊,保持一种戒备的心态和外界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二)思想引领困境上存在着塑造青年品格与个人核心价值缺失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来自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使他们在追求价值和行为实践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面对自身所欠的助学贷款逾期不还、恶意欠费;学习考试中作弊、生活中爱慕虚荣、求职简历造假,对签订的就业协议随意毁约等等。而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却被学生无视,觉得是过世或者过于老套。弗洛姆曾明确地说: “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使个人具备将来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功能,即把个人的性格塑造成与社会性格相近。

  (三)生涯引导困境表现为志向远大与能力有限的矛盾

  对大学生而言,生涯设计是大学生活与学习的重点,也直接影响着其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调研,自我认知和工作世界探索的缺失,在生涯实践中表现出志向远大和能力有限两种倾向。一部分,由于经济上的困境,困生对自我的评价普遍偏低,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惧怕就业、不敢竞争的心态,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会表现的极为自卑;同样面对经济上的困难,另一部分困生却志向远大、希望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摆脱经济困境。于是急于求成,导致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二、XX学院教育引导课程体系的实践内容

  XX学院从2011年开始探索困生“发展型” 资助模式,2013成立起航服务队,搭建困生成长发展平台,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利用“参与式”方法,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发展过程中,运用社会相互依赖理论,正面的相互依赖(如合作)引导促进式互动,个人在学习时会相互鼓励、相互协作。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关注个人成长和群体成长,五年来开展活动超过100次,直接受益学生达3,000人次,成效突出。在长达五年的实践研究中,笔者作为团队指导老师发现,鉴于群体特殊性,他们更需要思想政治辅导员通过教育引导课程的方式,以多元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助力他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以突破上述存在问题。2017年XX学院辅导员创新团队打造“起航课堂”,经过一年的实践开展课程9次,内容涵盖思想引领、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

  (一)教育引导课与经济资助协同突破经济困境

  困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既关系到他们个人自身的“成人、成长、成才” ,也关乎着其家庭能否摆脱贫困 。因此XX学院历来重视困生的经济资助,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学院建立了多元奖助学金体系,覆盖率达到100%。 困生从资助体系收益,对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种类繁多的资助类型,起航课程创新团队,开设了两门教育引导课。首先,“经济资助引导课”介绍学院经济资助体系与“发展型”资助模式。特别是学院修订的关于资助的各类制度与流程,让他们感受到金融学院精细化服务。其次“征信教育引导课”,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向他们讲解征信对于他们个人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校园贷款的风险与危害。

  (二)教育引导课与行业认知沙龙协同培养职业素养

  对于困生不仅要“招进来”, 还有“培养好”, 能够“送出去” ,就务必全面培养困生的能力,才能在根本上突破其生涯困境。

  1.行业沙龙为契机,认知金融行业。XX学院起航服务队以“四自教育”活跃在校园,已成为困生发展成才的重要平台,由起航服务队打造的品牌活动金融行业沙龙邀请金融校友返校给在校学生讲授金融行业生涯规划,展開行业认知与探索的教育引导课。

  2.业素养提升引导课为依托,提升就业竞争力。辅导员创新团队在设计课程时进行了理论假设,困生在对工作世界进行充分的探索后,配合正确的就业引导和指导,能够有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因此由具有专业资质的辅导员和校友协同进行此模块授课,一方面,帮助困生提升认知能力,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找准未来职业目标定位。另一方面,帮助困生提升他们的就业技巧, 解决就业困惑,增强自信心,减轻就业压力。

  (三)教育引导课与起航社区志愿者活动协同思想引领

  自2013年起航服务队成立已经成为金融学院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形式多彩多样、内容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区志愿活动为载体,培育困生同学助人以及自助的思想意识。通过这一系列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困生同学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受教育、得锻炼、长才干, 更是对困难学生要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他人的一种鼓励。

  以技能引课程为载体,实现实践育人。金融学院在困生思想引领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通过剖析影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社会思潮为重点,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教育引导课为载体,通过开展沟通与演讲技巧引导课感染困生 ,让他们提升表达能力。

  三、教育引导课实践成效

  (一)困生群体呈现个体突出、整体进步

  课程实施一年来,通过对受益者调查研究发现,在思想政治方面,参与课程思想信念更加坚定,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逐渐实现从他助到自助的转变;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学会感恩,实现从自助到助他的转变。在能力培养上,困生的学习技能、可迁移技能、发展技能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资助育人工作呈现探索创新、协同整合

  在育人理念方面,逐步树立全新的资助育人理念,通过思政教育的主体——辅导员队伍把资助育人与思想、能力、生涯发展相结合,通过借助起航服务完善资助育人体系,逐步实现资助工作由经济资助型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困生获得的不仅是助学金、起航服务队的成长成才的系列资源和发展平台还有辅导员创新团队的精准资助育人。在开展的9次课程中,学生不仅在活跃的课堂中学习,并且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成长,教育引导课将引领与培养有效地相结合,实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四、资助育人路径显现精准帮扶,深度拓展

  未开展教育引导课时,困生的成长发展更多呈现自主性与分散性。通过辅导员老师总结困生社会性格,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准困生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让他们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现问题后不再迷茫,通过教育引导课启发自身反思而解决问题。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实现从群体成才与个人发展同步进行,使得其成效更好凸显。

  困生的“成人、成长、成才”是资助育人的关键所在 ,在对其的教育引导过程中, 要由单纯的“经济型援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XX学院辅导员创新团队抓稳对困生的经济援助,这是教育引导过程中的第一步;其次是要紧抓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只有以专业实践技能进行全方位武装, 面对现阶段社会的激烈竞争, 困生们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角色、进入社会,这也是资助育人的关键;最后是最关键的一步——思想引领,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学生才能信心十足地进入复杂多变的社会,这是资助育人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黄永斌.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2).

  [2]张鹏.论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应对策略[J].陕西教育,2006(12):29.

  [3]劉恒新,朱建军,张华. 高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理性选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