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阿Q正传》:浅谈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799
李铭豪,周斌,董立宇

  摘 要:《阿Q正传》为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的代表,充分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本文简要介绍了《阿Q正传》的内容,阐述了《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基于此,重点从精神胜利法、弱者的生存、恋爱的悲剧以及“革命”与“团圆”等方面,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进行了剖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阿Q正传》;国民性批判;小說形态

  《阿Q正传》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一直以“奴役者”、“驾驭者”、“剥削者”的形象而存在。而以阿Q为代表的底层人民,则一直在屈辱的状态下存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国民的劣根性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在愚昧的国民、动荡的环境的影响下。革命的成功,仍遥不可及。

  一、《阿Q正传》及写作背景

  《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底,共九章,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的生活,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庸俗、保守、腐败及黑暗。《阿Q正传》自第一章至第九章所书写的内容,分别为“阿Q的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恋爱”、“阿Q的革命”等内容。通过对阿Q的介绍,体现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无尊严的生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写,体现了底层人民“恃强凌弱”的劣根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居民无知的本性。通过对“阿Q的恋爱”、“阿Q的革命”的描写,指明了当时社会国民的愚昧,以及对“革命”的不了解。暗示着即使革命成功,人民的思想仍很难被解放。国民劣根性的存在,将成为限制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障碍[1]。而中国社会黑暗与腐朽的统治,又将使国民的劣根性,长久而根深蒂固的存在。

  二、《阿Q正传》中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

  本部分以《阿Q正传》每一章节的写作顺序为依据,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进行了研究:

  (一)精神胜利法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描写阿Q:“阿Q甚至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这一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浑浑噩噩”、“愚昧无知”的生活状态的批判。为接下来对阿Q生活,及其精神胜利法的描述做好了铺垫。阿Q“似乎姓赵”,但赵太爷的一个嘴巴,却能够剥夺阿Q姓赵的权利。可见,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阿Q仍寻找着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但其自尊,以及对自身定位的追求,在权利的面前,则已经荡然无存。当其他人对赵太爷家的文童表示崇拜时,阿Q不以为然,认为“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见,阿Q同样存在着自负、自大以及盲目自信的心理。上述矛盾心理的存在,使得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自欺欺人暴露无遗。同时也表明,当时社会的小人物,自身的处境尚且难以认清,社会的环境以及国家的存亡,更是难以成为其考虑的对象,为小说接下来的叙述奠定了基础[2]。

  (二)弱者的生存

  弱者的生存,体现在“优胜记略”以及“续优胜记略”两章中,主要体现了阿Q作为弱者的生存状态。两大章节中,“优胜记略”章节,共描写了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为阿Q聚赌被打。这一故事中,阿Q仍能够利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表明,即使苟活在“被鞭打”的环境中,人民“生存”以及“站起来”的意识,仍不会萌芽。第二个故事中,阿Q被赵太爷打后,开始逐渐摆脱了精神胜利法,决定将失败的痛苦转嫁。阿Q的上述转变表明,底层人民仍存在着反抗意识。但由于阿Q将痛苦转嫁到了“小尼姑”头上,可见底层人民仍存在着恃强凌弱的劣根性。底层人民劣根性的存在,将成为束缚其反抗意识,以及斗争结果的主要因素。革命的胜利,茫茫无期。在“优胜记略”以及“续优胜记略”两章中,阿Q的心理,看似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的“奴性”、“自欺”、“健忘”、“虚伪”的劣根性,仍显

  著存在。

  (三)恋爱的悲剧

  《阿Q正传》第四章“恋爱的悲剧”中,阿Q因拧小尼姑,而产生了“恋爱”的心理。于是,阿Q决定向吴妈求爱:“我和你困觉”。这样的求爱方式,并未得到吴妈的接受,且“吓坏了”吴妈。阿Q的恋爱,自此以悲剧告终。“食、色,性也”。当底层人民的生存举步维艰、基本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时,革命的展开,则成为了必然。阿Q恋爱的失败,为其投身革命埋下了伏笔。经历了恋爱的失败后,阿Q最终决定投身于“革命”。但阿Q所谓的革命,并非以解放人民、复兴国家为目的革命。而是单纯的以满足个人愿望而出发点,而展开的“个人的革命”。阿Q本身的劣根性,为其被“革命”拒之门外埋下了隐患。“革命”未能接纳阿Q,新的时代,同样未能接纳广大的底层人民。恋爱的悲剧一章,不仅体现了阿Q的悲哀,同时也体现了国民的悲哀。使国民对私欲的追求,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求而不得,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革命”与“团圆”

  阿Q的革命,是以“报复”、“生计”以及“恋爱”为目的的革命,是个人的革命。阿Q参加革命的行为,表面体现了人民的反抗意识,实则讽刺了国民“私欲膨胀”的劣根性。“只许你革命,不许我革命”等话语,进一步放大了国民的私欲。暗示着,在人民思想未解放、革命的概念以及目标尚未清晰的前提下,革命无法彻底、真正的成功。而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样会继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团圆》为阿Q第九章的内容,当赵家遭抢后的第四天,阿Q所居住的土谷祠,被军队所包围,阿Q自此被送到了监狱。签字时,阿Q再次利用精神胜利法,进行了自我安慰。直至被“砍头”时,阿Q仍在利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自始至终,阿Q的一生从未真正“清醒”,而国民“自私”、“贪婪”、“愚昧”等劣根性,则从未解除。《阿Q正传》的结局,反映了现实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本质,使小说的形态,得到了升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鲁迅先生国民性批判小说形态的研究,为文学领域及历史领域,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及社会的了解,提供了思路。鲁迅先生有意识的暴露了国民的劣根性,通过《阿Q正传》,将旧社会的“病根”揭示了出来。《阿Q正传》所描写的,不仅仅是小人物的悲哀。同样是国民,以及国家的悲哀。未来,相关学者可借鉴鲁迅先生的小说形态,丰富我国文学领域的作品类型,提高文学领域,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丰杰.“阿Q革命”与“二重思维”——论鲁迅《阿Q正传》的辛亥革命叙事[J].中国文学研究,2018,30(01):142-148.

  [2]张宗敏.荒唐疯癫的精神胜利者——读《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J].大众文艺,2017,19(14):26-2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