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慕课”视域下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412
赵晖

  摘 要:“慕课”的应用日渐主流化,“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较高的融合优势,但从音乐院校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特点来看,“慕课”的融合应用存在学生主观意识、院校制度和教学方法不足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学生意识引导、“慕课”教学体系完善、教师“慕课”教学与实践能力强化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为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音乐院校;应用问题;创新模式

  一、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慕课”融合的优势

  “慕课”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资源丰富性和教学方法支持效果,其可以与绝大多数学科教学相融合。仅从音乐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来看,“慕课”的应用如下三个显著优势:

  其一,拓展教学渠道,有效利用灵活性更强的线上教学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为大班授课,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属于公共课,难以有效控制课堂秩序,加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偏低,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到课率较低、课堂听讲人数较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意愿较差等。利用“慕课”则可以开展课后线上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其二,丰富教学材料的规模与类型,提供更富时代性的特色教学材料。“慕课”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并非统一和标准化的,大多数教学资源是由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教师、学习较为突出的学习者所分享的。这类教学资源与传统教材有显著差异,材料更为新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部分艰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同一问题的不同讲解资料会出现不同的分析视角、切入点等,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保障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三,“慕课”平台具备学生分析和学习成果分析功能,可以为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提供更完善的数据支持。音乐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时间紧、集中授课普遍,教师难以在课堂中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实时评价,因此也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教师针对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调整效能偏低。而“慕课”教学通常在“慕课”平台中进行,此类平台多具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实时成果评价等功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支持工具,进而为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参考。

  二、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教学的应用问题

  (一)学生主观意识问题

  音乐院校学生与大多数艺术类专业院校学生都存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意识偏弱的问题,这对于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自主学习引导产生了较大阻碍,因此在推广“慕课”教学时可能面临学生线上学习蒙混过关等问题。而音乐院校学生的课后(音乐)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练习任务较重,基于“慕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进一步增加了学生课后学习负担,部分学生会对此类公共课的自主学习产生厌烦、抗拒心理,这也不利于“慕课”教学的有效落实。同时当代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规划、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约束方面的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前、课后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

  (二)院校制度保障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术领域关于“慕课”教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较为丰富,但具体到高校应用实践来看,“慕课”的应用还远未达到普及程度,多数院校对“慕课”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和实验性阶段。而“慕课”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技术, “慕课”的有效实践对软硬件资源支持、教学制度等保障性条件有较大依赖。比如“慕课”学习完全为线上学习,在与传统教学融合时需要获得课后学习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保障;“慕课”资源的完善与丰富对于本校教师的创新型教学内容创作依赖度更高;“慕課”学习依赖有效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化平台,这也需要院校提供配套资源。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尚未针对“慕课”教学制定完善的教学落实与保障制度,这对于“慕课”应用造成了一定阻碍。

  (三)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虽然“慕课”是一种高度强调自主学习和学习者自主定制的学习模式,但在学校中应用“慕课”不可能完全按照“慕课”平台的思路开展教学,高等院校应用“慕课”模式仍无法脱离对教学中教师主体的基本依赖,而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领域中,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并不熟悉“慕课”教学工具的应用方法,或者没有专门针对“慕课”教学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加之“慕课”应用本身与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时空分离,部分教师也不熟悉“慕课”环境下传统教学方法的匹配与优选方法,因此对于“慕课”教学的应用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教学创新模式

  (一)重视学生意识引导

  针对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教学应用中的学生主观意识障碍问题,音乐院校可以尝试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与“慕课”的融合创新:

  第一,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要区别于中学教育中针对特定学科的自主学习培养方式,在高校教育中应重视学生自我发展意识、自主学习理论内涵、思想政治理论价值等的引导教育,通过学生工作、社会工作等模式开展相应培养工作,使学生形成主观自觉。建议教师定期与辅导员、学生会干部、学生党组成员沟通,了解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情况,基于“慕课”反馈工具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成果的信息,由其面向学生开展强针对性的学生监督、学生指导、心理辅导等,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第二,优选并自主创新创作“慕课”教学内容,提供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的“慕课”教学视频材料,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慕课”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保障学生课后线上“慕课”学习的主观意愿。在“慕课”教学资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基于“慕课”平台的学习者风格、学习者习惯倾向分析结果来判断学生特点,例如音乐院校学生普遍的学习风格为Felder silverman学习风格体系中的感知能力型(知识理解倾向于顿悟,知识分析更依赖直觉)和信息输入型(倾向于视觉型和言语型内容获取),因此可以优选点拨类、视频类“慕课”资源供学生学习;在教师自主“慕课”内容创新创作中,教师可以优先选择与音乐专业贴合度高、时代性较强的案例解析型教学资源作为自学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法律基础等课程中优选音乐行业、军事音乐院团的模范人物和代表性事件作为理论分析的显示素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中优选大学生关注度较高(可以从大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网络媒体、移动新闻媒体中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的公共事件、政治大事件进行理论教学与分析。

  (二)完善“慕课”教学体系

  针对音乐院校“慕课”制度保障问题,本文建议音乐院校分别制定三个方面的制度来保障“慕课”落实情况:

  第一,针对学生制定“慕课”学习约束制度。该制度的建设重点是帮助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约束学生学习行为。有两种备选方案,一是院校自主构建“慕课”学习平台,平台内置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监测、监督、评价功能,避免学生“混时长”;二是院校制定课堂教学与“慕课”分离的教学内容分配制度,由教师自行选择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内容分配方式,保证两类学习内容不重叠,在常规学生测试、学期考试中对“慕课”学习内容进行评价,在面对考试检测压力时学生会更主动地落实“慕课”学习计划。

  第二,针对教师制定“慕课”资源开发与共享制度。目前部分高校规模不足,不足以构建内部“慕课”资源共享平台,多数音乐院校选择从公共“慕课”平台获取“慕课”资源,但就国内情况来看,公共“慕课”平台中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教学资源数量较少,还需要院校主动组织教师进行“慕课”资源创新开发。具体可以规定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定期创新“慕课”内容资源、配套学习质量检测资源(类似于考试资源、系题库),并在校内提供资源共享平台供教师互相借鉴和使用,将资源开发与质量创新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有效推动教学效能发展。

  第三,针对“慕课”教学制定软硬件资源配套保障制度。院校应当针对“慕课”落实的软硬件需求提供更有效的网络保障、平台技术保障、教学资源存储与共享硬件保障等,使教师可以在校内信息化教学体系中便捷地安排“慕课”学习任务,也方便学生进行“慕课”学习。

  (三)提高教师“慕课”教学能力

  针对院校教师“慕课”教学能力的发展问题,建议院校提供两类教师能力发展渠道:

  第一,针对所有教师提供“慕课”技术应用和配套功能集中学习。不限于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所有教师共同参与技术学习,也方便熟悉“慕课”技术的教师进行经验共享和传播。

  第二,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慕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重点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特点,对国内外流行的“慕课”平台中同领域教学材料进行细化归类、分析,探讨相应“慕课”资源的适用条件、配套教学方法、配套质量评价方法等,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研究中深入掌握“慕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也能够进一步推动“慕课”模式应用方法的内部创新。

  四、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慕课”融合的价值和障碍性问题,其中所提到的学生层面、制度层面、教师层面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于院校在“慕课”模式上的应用深度不足所致,因此建议院校在参考上述“慕课”融合创新策略时也要同步加强“慕课”应用的价值认识、观念转变,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消除“慕课”融合障碍,应对“慕课”时代的挑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深度革新。

  参考文献:

  [1]谢梦莹. 思想政治课慕课背景下教师线下授课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4):145-146.

  [2]王春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MOOC)建构原则审思[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75-77.

  [3]杨慧. 理解学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新视角[J]. 文教资料, 2017(28):107-10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