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浅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8956
吴珊

  摘要:本文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系统列举了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阐明了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及策略,论述了提高听力课教学质量与提高整个外语水平的必然联系。只要从观念、思想上解决认识问题,而且客观上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提高整体外语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推广英语教学也正是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而听是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与理解,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就是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学习英语,如果不具备较好的听力,就无法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口头交际中去.这就直接影响到语言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并依次获得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社会交际,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好基础。英语教师必然围绕这个目的,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听力训练。教学实践表明,近几年来,学生的听力水平有所提高,但距《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听力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除师生共同解决思想认识及观点的障碍外,更重要的是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认识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与时代发展对语言的要求相适应。

  听力水平的提高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有其规律可循的。然而有的教师上听力课时往往由于方法少而效果不佳。许多学生在练习听力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提高不大。我们认为这些情况都与他们对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及听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不深。笔者结合个人及同行多年教学实践,对影响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及改进听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剖析。

  一、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

  在语言知识方面的表现:首先是语音基础知识不扎实,在英语连贯的发音过程中,往往由于同化、连读、弱读、音素省略及不完全爆破音的关系,会发生音变,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听力效果,造成听力困难。其次是词汇障碍,学生掌握词汇量甚小,对构词法知识严重欠缺,听力过程中听不出前后缀,对老词新义,同音异义现象不明。总之,生词过多也是学生感觉听力困难的因素之一。第三是语法方面更是存在不足,由于语法知识欠缺或运用不熟练,往往抓不住所听力材料的中心,不能分辨内容的主次,抓不住关键词,因而无法正确理解句义。第四是文化背景知识严重缺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学生要想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内容,就应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化历史知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相应背景知识。否则就会给听力理解造成障碍。此外,对基本听力技巧了解和掌握不足也是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因素。

  二、提高听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真真切切熟悉语言规律重视基础教学

  听力排在语言技能之首,这不但反映了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也能被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加以充分证明。然而公共英语教学的对象不是儿童而是成年人。后者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ALD)较儿童大大衰退了。因此,成年人单纯通过听力来学外语,或者為提高听力而训练听力,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对他们来说,听力的提高往往依赖于他们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的基本功。对于学生来说,听力的提高不仅仅靠听力课本身,而是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作基础。而词汇量的扩大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则有待于通过其它课型以及课后听、说写等方面的各种练习和反复记忆才能达到。因为听力课和其它课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共外教学从一开始就要狠抓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法概念,弄清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它们的正确读音,这样才能为包括阅读、听力在内的各项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竭尽全力掌握听力本质实施训练对策

  通常听力训练过程可分解为辨别和选择两个层次。如上所述,听力的对象是连续不断的、以声音为载体的有意义的语流。因此训练听力的第步应该是“辨音”。例如要求学生能辨清哪些是意义不同的音位。

  除此之外还应使学生熟悉一定的语流知识,包括短语中单词连读,如:;an-hour-ago和缩略语的读法,如:cant(Can not),Id like to(I would like to)以及语调升降、句子重音乃至句子节奏等。

  尽管听力所涉及的词汇量不大,但学生往往缺乏通过声音辨义的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只记它们的书写形式而不记读音,这种方法对提高听力是很不利的。要求学生把读音与书写形式结合在一起记忆,通过朗读单词、背诵课文、听写、听译句子及生词和词组等方法达到通过声音辨义的能力。所谓“选择”即在熟悉语音和语流的基础上从话语中“选择”(或称作捕捉)含有大意的成份。口头交际和书面语言不同,前者要求在瞬间做出反映。因此一段话中不可能每个词都含有信息,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冗余成份。冗余成份包括用于构成语句表达意义所需要的音素、词素、结构词,如:“do you”。如果能学会排除冗余词的干扰而抓住中心词就能大大提高听力的准确性。

  (三)全力以赴拓宽国情知识,优化训练手段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听的内容大都与所听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因此,扩大知识面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事先了解了所听材料的有关背景知识,他们的听力理解准确性就有显著的提高。听力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能迅速作出反应。由于听音是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语言载体的,因而时间一长大脑就会产生一种饱和感,容易使人疲倦、无法集中精力而使听力效果下降。为此要变些花样,使学生不断保持新鲜感,以刺激其听力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选择和搭配听力材料时要尽量使其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其次是课堂练习形式多样化,如:多项选择、判断正误、回答问题、简述大意、填空、听写、口译等多种形式的口、笔头练习。同时还可插播一些音乐来调节过于紧张的大脑。总之,力求使听力课不仅充实饱满,而且丰富多彩,以获得最佳效果。

  (四)千方百计开拓学生对听力内容预测的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不会毫无准备地听,在听之前,我们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对将听的内容进行预测。听力材料的插图和标题对将听到的内容透露了重要的信息,针对听力材料所编写的练习让我们能基本确定应采取哪种听力技巧,从这些练习所提的问题中大多可以看出听力材料内容和大体结构等等。另外,从听力材料的种类也大致可以判断出材料的结构。这样,在听材料之前就对它的基本框架、主题、情景、谈话人、意图等等有了一种预测,这种预测工作做得越充分,在听材料时就感觉越轻松。另外,谈话者的语调、语气、停顿等等都可以帮助对所听内容的预测。此外,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预测。由于这种预测使人的大脑一方面不断处于兴奋之中,同时也使它适时地得到休息因为当预测得到证实时,大脑便开始放松,人开始有种成功的愉悦之感,并且对所听内容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五)教师策略提示与学生复听相结合

  在听的过程中,如遇到重要单词或难词,教师最好不要急于给答案,应该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猜”单词或用释义的办法提示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复听核准。如让学生听下面这个句子:hes always been so conscientious andhard-working.and has been slaving at his book every eveningfor months on end recently。学生初听时可能感到“slavingat”和“on end”这两个词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出名词hard-working”,联想“slaving at”的意思。还可以给出名词slave并进而用“work hard at”诱导学生猜出“toslave at”的意思。对于“on end”教师可以给出“withoutstopping”让学生猜。教师提示以后再让学生进行复听,这样印象就会十分深刻。

  (六)先快后慢,快速与慢速有机结合

  速度较快的听力教材学生不易听懂,但平时应训练学生逐步适应正常的口语速度。因此可采用快慢结合,先快后慢的方法。可选用标准速度的教材,上課时先让学生听标准速度的,尽量理解和记忆其中内容,然后再听一遍慢的,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视听说教程》教材就具备这种功能。通过慢放,可以检查第一遍听的是否正确。

  (七)预先审视问题,力求听和回答问题相生相长

  回答问题是进行连续活动和短文层次听力训练的基本功。听完一段话后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几个有关时间、地点、人物、缘由和主题等构成信息要素的问题。这种训练对于培养学生通过听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对信息要素的快速反应是极为有益的。听力技能的提高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如不顾训练打勾画圈的作法,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花时颇多,收效甚微。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题练习作为客观测试学生的听力是可取的,但不宜作为贯穿听力训练过程的主要练习手段。

  (八)课堂为主课下为辅,力求课上与课下相衔接互动

  听力的提高光靠听力课有限的学时是不够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后多听。听力课不要求预习,但课后要大量的复习,主要复习有声材料、尽量多听,非不得已不要让学生看文字材料。课外为学生创造很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及广播等手段,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听力兴趣。为此可在听力室配以有声材料供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除此以外还可为学生组织讲座,请外教讲课,放英语电影、广播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项较难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工作。这是因为国内外对提高听力的理论和英语听力课教法研究的还不多,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提高听力水平的方法。

  总之,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方法上、策略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进,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将来投入社会会发挥更好作用,为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中国与世界接轨培养合格人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