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中,基层治理是基础工程,基层党建则是基层治理的龙头工程。本文针对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作用“弱化”的现状,研究如何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路径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新党章,开启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征程。对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而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伴随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基层党组织也同样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問题。
一、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领导方式和组织设置上
由于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出现解体,借助行政和企业组织的纵向管理体制架构已被分解,基层党组织失去权力依托,可掌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日益减少,各阶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使得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工作的覆盖难度加大,基层党建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逐渐显现,一些领域出现党组织设置的死角和空白。
(二)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
许多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管控”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习惯用传统思路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不善于综合运用政策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民主协商手段、沟通交流手段来解决新矛盾,不善于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载体来解决新问题。权力资源流失导致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多元利益格局下群众的多元利益诉求无能为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整合利益诉求、惠及民富民生等方面难有作为,基层党建出现“空转”现象。
(三)在组织管理和党员管理上
基层党组织设置因“条”“块”界限而引起“上下阻隔”“对接不畅”等难题,和其他组织缺乏沟通协作,没有形成基层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社区流动党员的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基层党员管理的难度,“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和“游离党员”等问题日渐突出。
二、基层党建创新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
(一)明确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夯实社会治理创新组织基础
一是注重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在面上完善一张网络,构建“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横向上,形成与各职能部门的源头管理协作机制,与各人民团体的党群联动机制,与行业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枢纽的区域联动机制;纵向上,形成以各街镇为主体的区域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基层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责任四级网络建设,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管理新格局,确保基层管理实现全覆盖,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社会治理资源。二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基层组织设置体系。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行村党总支(党委)、功能党支部、专业党小组“三位一体”设置模式。积极探索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建立产业类党组织,建立区域联建型党组织。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设施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善各级党组织的办公条件和基层干部的生活条件,让基层组织有地方办公,让基层干部有心思工作,让基层群众有条件办事;搭建基层组织活动平台,坚持“因地制宜、功能完善、适度超前”,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党员活动、科技培训、医疗防疫和村民议事等硬件资源整合起来,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议事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建设成凝聚党员、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
(二)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运行基础
一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要坚持党委总揽全局、统筹各方,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按照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双向互动、共同管理的原则,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三是建立区域化大党建制。按照“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和发挥作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原则,在商业街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聚集区建立松散型的区域性联合党组织,负责协调本区域范围内的党建共建等工作,发挥党组织“孵化器”和党员队伍“蓄水池”的作用。同时,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和党代表联系基层制度,完善基层民情沟通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规范高效的动态基础信息采集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筑牢社会治理创新群众基础
一是注重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线上提升一个中心,打造“上下贯通、贴心贴身”的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综合平台。依托“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实行干部包片、包村、包组的工作方法,提供党员干部“上门式”服务。二是构建县(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成社区服务大厅,将服务延伸到村、辐射到户,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推行“一站式”服务。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对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不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把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将群众关心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安全等服务逐项梳理出来,提供“菜单式”服务。四是推动基层组织管理服务长效化,实施“走门串户、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支书进家门、组织作承诺、党员见行动”活动,发放“党群干群连心卡”,记好“民情日记”,将基层管理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四)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治理创新智力基础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后备队伍建设,努力把那些致力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按照干事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的要求,选好、用好、管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好、培养好、发挥好书记的“领头雁”作用。此外,实施村(社区)后备干部“长板凳”计划,扎实推进后备干部“帮扶工程”,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生、务工经商人员进入基层党组织,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队伍库,积极鼓励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逐步优化党员结构,夯实基层党组织人才基础。二是深化教育培训。加强社会治理教育培训,开展党员干部大轮训活动,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新党员的社会治理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本领。抓好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组长等培训,激励其争当“民意调研员、综治联络员、政策宣讲员”,把社会治理延伸到最基层。完善社会治理教育机制,采用红船党建云平台、远程教育手机报、论坛教育等手段,开展经常性社会治理知识宣教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把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把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培养为党员干部。三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全员化参与,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增强社会治理创新智力基础。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