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面对伤害的反抗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095
李佳敏

  摘要:本文开头阐明选择《未生者之爱》《邂逅》两篇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接着进行有关女人面对男人压迫时应对办法的阐释研究。在讨论过程中,针对原文作者写作意图和作品特色,既援引前人研究观点,又推出本人新的理解。文末进行综述,并包括结合周氏兄弟翻译引介初衷,为“女性反抗”主题作最后总结。

  关键词:《域外小说集》;《未生者之爱》;《邂逅》;女性反抗

  一、引言

  据粗略统计,《域外小说集》每单篇短篇小说中,女性在情节、对话、意识活动上的比重较大的,应为《邂逅》《未生者之爱》《谩》《默》《不辰》这几篇。事实上,选录的以上几篇可以说反映了各个社会、国度中女子遭受来自男人的压迫时的应对、反抗。她们的结局均以失败告终。而在这惨淡的失败中,《未生者之爱》《邂逅》两篇的同名女主人公那及什陀闪烁着有别于其它几篇女主人公的光芒——面对来自男人的伤害,她们采取的“反抗办法”显得格外独立、有主见。但可惜的是,她们的反抗,同样存在“成功不了”的因素。

  二、《未生者之爱》

  俄国作家索洛·古勃的这篇短文讲的是女主人公那及什陀接到姐姐的电话后赶往姐姐家,因侄子开枪自杀这一“不意之事”,前往姐姐家途上回想起了过去被深爱之人抛弃之事,并且再幻觉出她已堕掉的儿子。

  相较《域外小说集》中其它译作,诸如《谩》《默》,可以发现索洛-古勃慷慨而大方地给这一女子以更具体、清晰且正面的人格形象描述。就如开篇所写到的:“颀长壮健,……步履极安详,目光坚定,唯曾历重忧而能始终忍受者,始有之也。”作者由衷赞美这样一个遇人不淑但很快重新振作的女子。而她对生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恰如“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还”。在她的现实处境里,且不说一个女子未婚先孕会遭到怎样的非议,要养活自己再养活孩子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她“吾未生之子!吾无汝不能自存,吾安得使汝生存于世,或吾能授汝以生者,……”的發言,可以说丰富了卢梭名言的内涵。卢梭名句原文是:“Lhomme est ne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clans les fers”,即“人生而自由,此后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这样翻译比通行版更符合原意)。他相信人类曾有过绝对的自由时刻,只不过进入社会订立契约后就不再。这更多是政治层面的体会,而在那及什陀这里,生命降临与否已由生母决定,不再考虑诸如“这是意中人(男人)的子嗣”的想法。女人若毫无选择余地地任由孩子出生,只会让新生命陷到无往不在的枷锁之中。

  人们常歌颂母性的伟大,但这实质是“对传统私有制的延续所作无私奉献”的赞扬和歌颂,是对母性完成了保证子女生存和丈夫延续后代的肯定。波伏娃有言:“那种认为女人通过母性可以具体实现和男人平等的看法纯属欺骗。……并非是由于做了母亲,女人才赢得了选举权,未婚母亲至今仍是声名狼藉的;只有结婚,母亲才能获得荣耀——这就是说,只有从属于丈夫,她才能获得荣耀。”那及什陀放弃孩子生命,撇开所谓圣人持的人道主义,可以说,是对自我生命生涯的认真考量和预判,是对女性天生有延续后代的“使命”的反抗。

  换句话说,此那及什陀选择放弃妻性,对男人没有过多留恋,纠缠,留女性(此指与“男性”相对立的角色,非指性别)与母性抗衡,这是她相比其他女子,比如《不辰》更令人欣慰的地方。不过,可能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女人总是更容易激发母性。那及什陀强烈的母爱使她能够在幻觉里看见她未曾诞育的婴孩并且看见他逐日长大。她虽惧,却仍禁不住地与它对话,将她内心想法说出来。从这些流水般的意识话语中,一个尽管咬牙坚持,与妻性说“不”,重新振作,有独立女l生风范,但内心实则痛苦,充满对未生者源于母性的爱意和歉意,濒临奔溃疯狂的女子形象浮出水面。抵达姐姐家拾级上楼时,那及什陀忽然悲苦,痛哭起来。此时她想象出来的儿子终于说话,不断温柔安慰她:“汝何为泣?汝安得有过失耶?……且汝毫无过失。……吾不欲生于此世,吾亲爱之母,吾甚感谢汝也。……汝本无过。倘汝必欲吾言,亦无不可,吾恕汝矣!”与其说这是未生者之言,倒不如说这是那及什陀想听的话语。这些安慰、表示宽恕的话,却恰恰暴露出那及什陀内心最深处的伤疤:她始终还是不能如她所以为的那么坚强,勇敢地活下去。放弃孩子,这是那及什陀能做到的最大的成就,却也因此成为她最软弱的命门。

  三、《邂逅》:另一种形式的“出走”

  迦尔洵的《邂逅》,同样是以女性视角为叙述重心。女主人公名同样翻译作那及什陀。她是一名妓女,遇到过、服侍过形形色色的男人,早已习惯他们故作体贴地问“汝岂不能离此恶趣耶”。她虽生活安逸甚至富贵,却总郁郁寡欢,借酒消愁。“安得有人为吾破寂乎!”表明她寂寞、孤独,渴望有人与之相伴。然而真的有个叫伊凡的男人出现并爱她、解救她,她却拒绝了。

  拒绝他的理由,按文中回答,是她认清两者之间的差距。伊凡为了她而潦倒落魄的样子,“然,顾不久且愈,当复为恂恂儒雅士矣。”而她自己是改变不了的里里外外的“肮脏”。她也不相信爱情,对于“意者彼一得我,必将以前尘相窘。”的后果她不能承受。这是很具体、实在的原因,然而联系其它文学作品,应当有更深沉的答案。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结局是娜拉出走了,那么那及什陀从始至终不向谁托付真心的行为何不能也理解是一种出走呢?《鲁迅论女人》里谈到“形式上的夫妇,既然都全不相关,少的另去姘人宿娼,老的再来买妾”,包办婚姻的现象不仅在中国有,世界各地都有。无爱情的结婚更多的是一种利益性的交易,那么在男尊女卑的风气下,女性的地位多半就如“玩偶”。在《邂逅》里,有这么一段讲到女主人公看到的一幅画:“中有一图,图作女儿抱偶人而立。旁附二图,一自小儿而上,为塾中女郎,次为少妇,次为诸儿母,末为一媪。”这绘的何不就是普遍女人要经历的一生吗?“状至可憎,一老丑之妪也”。当容颜也不在,就连玩偶摆设的价值都没有。那及什陀看到这幅画提出的问题“胡以塾中女郎,必为少妇,次为人母,次为祖母耶?若吾则何如?”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提问。女人的出路还能是什么?——出走。娜拉是离家出走,那及什陀是打从一开始就不踏入“家”门。当然,她的“不踏入”一方面是因为她比娜拉更早地认识到真相,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资格。卑微的身世让她连“人人交换”都不能参与,只配“物物交换”。

  那么“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回答说: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那及什陀的出走也终究是走不长的。她明白自己的工作是怎样的卑贱,身份是怎样的受人鄙夷,又明白“吾纵卑贱,受人鄙夷,顾如是人,则又胡能禁吾之鄙夷者。”她也考虑过自己的将来,对过去与未来的态度,“尘迹因陈,其中殊无胜吾今日者。……使有人乞我返初服,与彼士女鬜发挽髻作时世汝言词令美者相处,吾亦将不复返,惟留此间,死于吾业。”她身上有觉醒的意识,可这意识不足以支撑她挑起战斗。她隐约感受到有什么东西在变,但是她却总心理暗示“吾将无变。吾将无变,以吾不欲变也。吾惯于此,自知前路。”心灵上的自觉自明与生理上对享乐安逸的难以割舍,造就她悲苦的心灵和悲剧性走向。前路是什么?“是间惟一策足以拯我,吾思之已久,将来殆必出此矣。第在今日,犹泰早也。”文中没有明说,倒是交代了爱她的伊凡开枪自绝。她在最后几秒意识到伊凡将自杀,“奔若狂人”回去阻止,只听“室中统声一发”,“一似百物旋转吾脑中,随灭不见”。伊凡的结局,不也是那及什陀未来的结局么!以远离作为反抗,终究走不远,只会伤了爱她和她爱的人,而对不爱的人,毫发无伤。

  四、结束语

  《未生者之爱》和《邂逅》两个女主人公与其它三篇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她们已然将“施害者”男性作为反抗的对立面。她们采取的反抗措施虽不同,却都透露出她们作为女性,关注自己内心需要的自觉。她们一定程度上的实践性,让她们的失败增添了些悲剧美。但她们终究是不幸的,失败了的。鲁迅的“很少书写英雄行为和英雄悲剧,他始终注目于果戈理的‘小人物的不幸和契诃夫的‘几乎无事的悲剧”与周作人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主张,在《域外小说集》序其实已谈明白:“我们在日本留学时候,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在这两部翻译作品中,我们看到女性开始有意识地想办法反抗,看到她们的努力,也看到她们因性格、思想上的局限导致失败,但“每一种尝试,都是生命货真价实的充满激情的体验”,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希望和进步的空间,而这些将是女性们继续争取、抗争的力量源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