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教育创新性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311
陶虹向

  摘 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越来越多地被高校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当前浙江大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影响浙江大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提高浙江大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参与度。给学生适当参与的权利、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加强网络思政传播,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并促进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发展。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创新性

  一、引言

  近年来,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以下简称“两微一端”)逐渐成为我国新媒体发展的主要模式,并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由此带来的基于“互联网+思政”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具备了较好的发展趋势。创新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思政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摆正受众位置,不要让学生只做被动的接受者;其次,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促进传者与受众对话;最后,做自媒体的引导者和守门人,既要给个体活动放权,也要做好合理引导和规制。

  二、当前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教育现状与主要问题

  2015年开始,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在浙江大学被广泛使用,学校和各院系纷纷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本次调查也主要针对浙江大学及其各院系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展开,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关注度、用户满意度、网络思政教育影响力这三个方面的调查,以期立足浙江大学网络思想网络阵地,创新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思政教育。

  本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教育”的调查问卷,主要面对浙江大学全体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50份。其中大一38人,大二31人,大三28人,大四26人,研究生27人,样本分布于金融学、茶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等20个专业,问卷具有一定代表性。

  从问卷结果来看,24%的同学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没有思政类相关推文,表明目前思政教育类的推文仍不是特别普及。48%的同学对网络上的思政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其原因在于其内容形式单一,过于专业难以理解,从而体现出的活跃度低,导致微信的实时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微信活跃度低正是实时性优势不能发挥的原因。

  更新频率对信息满意度基本没有影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查看公众号的频率。定期更新是微信公众平台活跃用户和稳定粉丝的关键。从被调查者给出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定期更新自动回复的内容,语气贴合公众号塑造的形象,结合时令节日定期开展活动,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度都是有用的。当前有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的微信公众平台,78%的更新频率都在两周及其以上。因此,更新频率过低是网络思政信息传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各个满意选项之间没有联系,而“关注个数”和“多久看一次”是两个主要变量。“你对推文的更新频率满意吗”并不会对“你有没有满意自己所获取的信息”产生影响关系。“你对版面设计满意吗”的回归系数值为0.374,P值为0.021,小于0.05,“你对版面设计满意吗”会对“你有没有满意自己所获取的信息”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因此,更新频率对信息满意度基本没有影响,但版面设计会对信息满意度造成影响。从被调查者给出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各公众号在制作与发表推文时,应注重推文的内容与形式多样化,以及提高更新频率,从而提高推文的竞争力。而大部分推送思想政治相关的推文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几乎没有互动与交流,纯文字堆砌,连篇累牍的说教,无法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改善当前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教育现状的相应措施

  (一)给学生放权、体验、提升

  从浙江大学当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情况来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预防接种期、面对期、转型期。目前正处于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正是以“受者”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源,受众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筛选与诠释者。

  在新兴媒体平台中,传统的理念需要转变、创新。传统的“议程设置”关注“媒体告诉受众什么样的议题”,而现在应该变成“受众告诉媒体他们关心什么议题”。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需要想着就受众关心的议题,提供深究性意见,提升学生的体验能力、鉴别能力和接受水准。

  现在的高校学生多为95后,他们对社会和事理的认知大多还是停留在探索阶段,他们沿袭了高中封闭式的学习境况,当然也在急于突破理论和制度的束缚。当微信公众平台被用作吐槽的自媒体方式,被思政教育工作者“占领”,用作另一种教育甚至是约束性话语表达时,他们的抵触心理会更为强烈。他们可能拒绝发声,也在逃避接受。如此,新兴传播平台应该在赋予受众权利的基础上,重视互动传播交流平台的搭建。

  (二)搭建互动传播交流平台:让传者与受众对话

  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局限性和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束缚,使现在的网络思政教育依然只做到传播,未能做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现在的95后学生,叛逆心理较为普遍,特别是对传统模式的说教,既不接受也不认同,自然无法给予良好的反馈。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冗杂专业的文字输出。微信平台运营要秉持“分享”的理念,以平等的方式面向学生,在形式与内容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情感上引发共鸣,从而为其在现实中付诸实践创造基础。

  同时,互动交流应该被广泛应用于现在的网络实践活动中。例如,学校官方微博,可以通过设置讨论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发表评论功能同样需要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怎样才能吸引和调动学生受众参与到交流评论中来,这就归纳到博文的新颖性、吸引力和可讨论度。充分结合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掌握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在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前提下,深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去深度挖掘素材。博文的传出者有义务为评论做针对性解释,也能接纳不同观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舆論才会有效应。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行文要摆脱“说教”模式,回归“交流”范畴。尽量不要把话语说尽、把意思说全,更不能把话题说断,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能辩,有空间可想。

  (三)加强网络思政传播:做学生个体传播的引导者和守门人

  以某个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起初是用来交流大学生活小技巧和分享活动安排的,后来则逐渐演变成学生互通旷课技巧、寻找代课代写论文、评价老师课程、吐槽校园规章的一个媒介。跨年级学生间信息分享已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于高校打响这场舆论攻坚战具有消极影响。所以,在微信公众平台申请门槛低下、网络监管部门效力有限的情况下,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做学生个体传播的引导者和守门人。

  加强思政类推文传播的广泛程度。本次调查统计表明,关注公众号数量越多的大学生,越容易阅读到思想政治类推文。将重要的思政教育内容,分别在不同种类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阅读思政教育类推文的概率,从而有利于普及这种彰显大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思政学习方式,减弱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四、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日渐兴起,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崭新的机遇,也是创新的关键。如何将独立的自媒体表达引导进有效互动的正轨,如何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受众正确、积极地表达与交流,是个刻不容缓的难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重要性,也需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好网络思政这把双刃剑。而做到创新,则需要重视学生受众的地位和权利,需要搭建平等的对话平台,同时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监管。

  参考文献:

  [1]陈文耀,郭荣.“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的创新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8(1).

  [2]郭静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对比评估[J].教育教学论坛,2018(1).

  [3]吴玥.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时代感的思考[J].汉宇文化,2018(2).

  [4]厉利亚.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1(7).

  [5]黄向军,许云燕.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7(4).

  [6]郑琼.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