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人名及称呼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637
张嘉楠

  摘 要:在人类社会中,名字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名称呼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人物的命名手法及对人们交往过程中称呼的描写进行研究,发现作者揭露现实、改造国民性的创作意图,同时这些人名与称呼也能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鲁迅;《呐喊》;《彷徨》;人名;称呼

  “人们对起名非常重视,他们把人名、地名、品名、点名等不仅仅看作是单纯的名称符号,而且赋予它们种种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就拿人名而言,普遍认为,名字作为个人符号,不但代表着人的名誉和人格,而且象征这人的理想和运气。”[1]同样,在鲁迅的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亦是如此,它不仅增添小说的表现力,还有助于作者抒发对旧社会的控诉、对未来新社会的希冀。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能从中窥视出当时代的文化状况。

  一、以字母命名,意图改造国民劣根性

  鲁迅对于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命名都是有花心思的,他想透过这些人名反映小说的主题,最后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阿Q的命名了。在《阿Q正传》中,鲁迅讲到“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从语言学角度看,“语音是与意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2],因而Quei这个语音也不例外,在《阿Q正传》中,“我”曾想过:“阿Quei,究竟是阿桂还是阿贵?但是另有一个说法使我更加信服,就是日本学者丸尾常喜说道:‘‘阿Q这个人物的名字的全称‘阿Quei,实际上是‘鬼的意思。”丸尾先生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基于两个依据:一个是鲁迅故乡绍兴的鬼文化;另一个是鲁迅在谈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时所说的“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3]。也有学者认为“我们认定阿Quei就是阿鬼,也就是有了坚实的依据,这个鬼很显然不是女吊似的鬼,而是无常似的鬼,这个鬼所负载的不是绍兴的优良传统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而是消极的国民的劣根性。”[4]阿Q这一名字的深沉含义和小说批判性的主题的联系就体现在这里,鲁迅要打的鬼就是这种负载着国民劣根性的鬼。

  从字母的形状来看,周作人曾说鲁迅选择Q是因为后面的小辫子好玩。从“Q”与人的外形相似度来看,它有条辫子、没有眼耳口鼻,这与辛亥革命前后满清子民留着辫子,嘴脸畸形,浑浑噩噩的形象极为相似。这种外形上的相似,引申出其象征意义,便是鲁迅命名阿Q的另一个意图。

  至于为何要用英文拼写形式或缩写形式来表示人名,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曾说:“古今文坛消息家,往往以为有些小说的根本是在报私仇,所以一定要穿凿书上的谁,就是实际上的谁。”“我的方法是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5]很显然,使用拉丁字母来替代人名是其“方法”之一,这样就可避免将作品中的人物局限于实际生活中的某人,从而使作品的力量较能集中,发挥得更强烈。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如何黑暗,容不下半点批判社会的话光明正大地流传。

  二、以数字命名,反映封建等级观念之浓厚

  在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和称呼通常会因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而不同,这与鲁迅所在的绍兴的文化背景有关,绍兴这种以数字取名的风俗,客观上反映了鲁迅故乡的普遍风俗和社会心理。如“赵太翁”(《狂人日记》),“夏三爷”(《药》),“知县大老爷”、“白举人”(《阿Q正传》),“七大人”(《离婚》)等。以“大人”“举人”“老爷”相称,是因为这些人都曾是清朝官吏,虽然朝代更替,但在一般人心目中,他们仍是社会地位高的人。对于普通老百姓,鲁迅则用农村人常用的通俗简单的称呼:姓氏+排行,或排行+名字的方式来称呼他们,如“六一公公”,“八叔”(《社戏》),“陈老五”(《狂人日记》),“庄木三”(《离婚》)等。他们的名字大多只是姓氏加排辈,有的甚至连姓氏也没有,无疑折射出封建社会阶级观念浓厚及普通老百姓文化水平的低下。

  有些地方,还有用小孩出生时的斤数当作小名的习俗,如“九斤”,“七斤”(《风波》),“六一公公”(《社戏》),“贺老六”(《祝福》)。《风波》中的“风波”,是发生在辛亥革命六年以后、张勋复辟之际。辛亥革命时,七斤被剪除了辫子;如今皇帝又坐了龙庭,没有辫子就当不成顺民,可见七斤夫妇无论对辛亥革命还是张勋复辟都全无认识。九斤老太的那句颠扑不破的名言“一代不如一代”,不仅指祖孙三代出生体重一代不如一代,也是她对日益贫困的生活的理解,究其原因,正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未能唤醒、发动民众所造成的。[6]“九斤”“六斤”“七斤”的取名,暗示了辛亥革命六年后,中国农村依然停滞、落后,农民贫困麻木的社会现实。

  三、女性人名,反映女性地位的卑微及对女性解放的倡导

  鲁迅笔下,这些女人都是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大多都是丈夫的名字或姓氏加称呼。如“单四嫂子”(《明天》),“七斤嫂”(《风波》),“华大妈”(《药》),“祥林嫂”(《祝福》)。可见,女性地位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十分卑微,“婚前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受封建男权的影响,她们大都安于现状,认定自己是男性的附属品,早已丧失独立人格,从没想过要为自己独立的姓名与人格而斗争,从一而终地恪守封建“三纲五常”,她们命运悲惨是必然的,从一开始的名字便可预示人物的悲惨命运。然而,鲁迅也没有悲观,在《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作为受先进思想影响的女性,为追求个性独立,她不仅要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要是有气势的名字。要知道,在古代中国,“子”“君”都是男性的尊称,鲁迅为这位先进女性取“子君”这个名字,正体现了鲁迅对女性解放的支持。

  四、谐音与暗喻命名,对麻木看客的讽刺与对革命前途的希冀

  从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我们还可以看出鲁迅对旧社会麻木的看客的讽刺及对革命前途的希望。如《药》中的“华小栓”“华老栓”“夏瑜”。“华”即中华;“老、小”即老少两代,暗指老少民众;“栓”谐音“拴”,约束。在《药》中,华家是属于那群麻木不仁的看客,小栓患有痨病,华家救子心切偏听迷信药方去做血馒头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蘸血馒头之前,华老栓却没有想想他迫切等待被斩头的是什么人,万一是个怀有先进思想的、可以拯救国家的革命家呢?受封建思想束缚的老栓并没有想这么多,他心里全想着眼前此人赶快被处决然后用馒头蘸他的血去医治不可能治好的小栓罢了。可见,当时的老少民众是一群何等麻木愚昧的看客,为救不可能治好“小家”(自己的家庭)而甘愿断送有远大前途“大家”(国家)。夏瑜,一暗喻女革命家秋瑾,因为“秋”“夏”为季节,“瑾”“瑜”为美玉,它们在含义上是相关的;二是含有作者对革命者的赞誉,“夏”指中国,“夏瑜”字面上可理解为“中国的美玉”。鲁迅为该革命家取“夏瑜”这个名字,一方面是暗示他的身份,另一暗示其对革命的持肯定态度。《药》中关于姓名方面的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可以把这两家的姓氏串联起来,构成“华夏”,即代表中华民族,作者的用以何在?范聚贤先生认为:“结合当时辛亥革命失败的实际,鲁迅先生认为只有砸碎國民愚昧的精神枷锁,并以华家为代表的人名大众与夏瑜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紧密结合,共同奋斗,才是救治‘华夏的一剂良药。”[7]这一串联则体现了鲁迅对于华家这类愚昧大众也不是一味持批判态度,对夏瑜这类革命家也并非一味的褒扬,而更是觉得只有发动广大人民大众,以先知先觉的少数感染愚昧的大众,全中华民族联合起来,这样的革命才有希望。

  五、结语

  人名和称呼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部分,但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透过名字,可以看出小说人物的命运及作者的意图,正所谓“不怕生坏命,最怕改错名”,由此可看出,名字对于一个人物的前途发展、命运走向是何等重要。更重要的是,名称理据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透过人名以及称谓,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和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叶国泉、罗康宁.语言变异艺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3][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3.149.

  [5]许祖华,潘蕾.鲁迅小说风俗化人名的修辞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98-103.

  [6]吉芳.鲁迅小说中人名的取名艺术[J].文学教育(下),2012(5):26-27.

  [7]范聚贤.略谈鲁迅小说中人名[J].语文月刊,2001(6):47-4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