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各行各业经营管理走向了高质化、高效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是技术革命的直接产物,其涉足领域不仅限于银行、证券、基金,还包括网贷、私募、众筹等。因而相较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所承载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大众性和突发性等特征。对此,本文以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成因素为切入点,结合现行政策规定和实践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助力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风险因素;防控思路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不仅强化了金融的普惠性功能,有效提高了金融行业的运营和管理效率,还让更广层面的受众需求得到了满足。但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和模式,现行法律、政策等尚未全面覆盖互联网金融的每一环节,因而实践中对于风险的预防管控仍存在一定滞后性,亟待引以重视并及时解决。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成因素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成长,不论其特征、优势相较于传统金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其根本属性仍然是金融,“互联网”并不能改变“金融”本质上的隐蔽性、传染性、突发性。也正是由于金融的本质属性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一旦发生,不仅波及面更广,扩散速度更快,且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也将更强,甚至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引发整体性的金融风险。因此,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防和应对机制,加大对金融活动的监管等工作,成为当前业界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实践中的常见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类:
1.政策因素——为确保发展与需求相适应,国家、政府往往会根据时下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规律对现有政策进行动态调整,而这一系列的调整通常有着极强的不确定性,且不可避免。然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必须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有序进行,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其波及范围和影响也将相当宽泛。
2.技术因素——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将互联网与金融行业合二为一,那么,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风险自然也就成为了这个新组合的风险。例如,互联网终端风险、互联网平台数据风险、互联网信息漏洞风险等。简而言之,之所以技术因素会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与互联网金融必须通过网络交易、网络信息传输等技术性操作紧密相关。例如,篡改、截取交易信息,盗取、泄露交易数据等,便是其中典型事例。
3.交易因素——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不仅技术层面的风险将危害交易各方,交易本身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实践中,因交易所致风险一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本质属性,二是由于一系列难以预判的外部环境所引发的交易系统性风险,且这两类风险普遍存在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各个环节,稍有疏漏都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还会引致其他环节风险的加速交叉、聚集。
4.信用因素——信用因素常见于互联网贷款业务当中,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借贷双方无须会面商谈即可在网络上通过简单操作完成借贷合同的签订,其中对于交易方没有过多的审查,也没有严苛的审批手续,且很多都乐于采取“无抵押、无担保”的模式以促成更多的借贷交易;再加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待完善,使得因信用问题所引致的风险于实践中也较为常见。
二、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思路
互联网金融风险相较于传统金融行业,不仅形成因素复杂,且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因而亟待加强风险教育,实现规范化、持续化、科学化发展。然而,目前国内从事互联网金融管理与控制的专业人才不论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职业水平上看,都与互联网金融防控标准、要求以及行业整体服务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差距。故,根据现行政策和經验总结,笔者提出了如下防控思路,以供参考:
1.重视人才,加强职业人才考核及专业队伍建设。实践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未能系统、全面掌握金融基础知识、风险管控措施和具备合规意识的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员,因此亟待健全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认证机制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以入门关口为切入点,夯实互联网风险预防与控制管理基础,为建立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机制提供有力支撑。然而,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领域务必要将从业人员资质考核与认证列作岗位任职前提,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金融基础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和现代基础科技,且兼备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具体地说,健全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入门关的最有效举措,可以将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选拔进来,将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员挡在门外,不仅能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也是夯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公众财产安全的基础前提。对此,可参考金融领域其他行业协会牵头开展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评价的惯例和经验,由互联网金融协会统筹安排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核与评价工作。其次,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实践证明,组建职业化队伍是帮助行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务必重视并落实行业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备案制度,确保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与履行职责相当的能力,能够保障从业机构防范风险,稳健合规经营;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并制定互联网金融职业能力框架,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强调终身学习的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着力提高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职业化水平。
2.分门别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采取相对措施。前文已述,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故而机制、体系等方面尚未完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因而导致相关互联网金融业务缺乏系统、全面的监管。其次,因互联网金融与其他产业的相关性较高,使之在日常交易活动中的风险串联程度也较高。因此,在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过程中,更适合采取“区分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分工,分别设定相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以当前互联网金融主推业务“众筹融资”、“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现行政策法规仅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如《电子签名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等,但对“众筹融资”和“P2P网络借贷”两类业务并未设置和建立规划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因此,就这一问题不仅是业界,包括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不同功能,尽快分类出台相对应的监管办法,制定和实行具体、可行的管理和调控措施,以切实发挥制度对实践的保障价值,有效预防和控制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在彼此间相互“传染”。
3.逐一防控,根据不同风险因素采取直接措施。首先,对于互联网金融中政策风险的防控,务必将重点着眼于现行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要将大量实践总结融入到政策的考量中,以便于新的政策规定与市场经济规律和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相契合。其次,对于互联网交易和技术风险的防控,务必将重点着眼于行业自律管理及金融从业人员管理。既要强调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性,还要细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管理和运营规则,确保互联网信息平台对资讯公布及时、准确、完整;不仅要重视业务操作规范、流程的学习,强化互联网专业技术培训,还要能够结合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研发相关安全漏洞的修补技术,例如多重防火墙技术、数据复合加密技术等。至于对互联网金融中信用风险的防控,则务必将重点着眼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方面,广泛收集个人、组织、企业的信用数据,为实现金融信用统筹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4.完善体系,建立规范化风险预防与监管体制。金融市场有着极强的敏感性,且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专业化、权威化的风险预防和监管体制。例如,对于目前最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可采取差异化的防控管理机制,将建立在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机构按业务类型和范围进行类别界定,其中针对单纯的金融信息中介,要求列明具体明确的禁止事项和从业基础规范,并不定期进行交易信息抽查;而对于具备一定信用的金融中介,则要求在规范的报批审核程序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其管理与控制规则,明确专业技术要求和风险责任。此外,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还应遵循市场规律,尽快出台契合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的监管规定,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金融行业专有的数据库和监管平台等;加速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将金融风险扼杀于萌芽期,促使互联网金融能够透明化、规范化、持续化发展。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逐年倍增,規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重点工作。故,结合当前现状和发展形势,构建与需求一致、现状相符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针对现存风险和缺漏展开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迫在眉睫。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同时强化金融企业注册登记和行业管理,呼吁业界不断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肃清风气。
参考文献:
[1]邓青青.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市场研究,2016(4):21-22.
[2]宋嘉.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机制建立[J].江苏商论,2016(8):102-103.
[3]董磊.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0):124-124.
[4]李仁森.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问题的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5(2):105-106.
[5]袁义炜.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传导机制分析与比较[J].时代金融,2016(18):53-54.
[6]薛君,李一玮,赵青.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7(1):168-170.
[7]郑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及风险管控[J].经营管理者,2016(28):23-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