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658
陈雪梅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入探究小学数学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途径,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综合提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学生;数学课堂;角色定位

  重新科学的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进行角色定位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主体应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相当强势的地位,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就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角色定位,也决定着我们的教学能否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人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教师在小组活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控制和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的接受知识,大大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小组活动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要努力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为这一课制定详细的教学計划,确定小组活动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小组讨论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明确的导向,这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才有讨论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及时发现各小组的问题,实时加以指导,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先给学生提出讨论的目标和要研究的问题是:把一个纸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对这个问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产生疑问:到底会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展开讨论。各小组的同学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很快有些小组就完成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后,教师再提出下一个讨论目标:这些小纸片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再次分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讨论目标,讨论结束后,分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最后,得到一致的答案: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整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既体现了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相长,学生轻松自如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学生在小组活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小组活动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活动来开展教学活动,小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教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因此,要在小组活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在小组活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利息”时,先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银行存款的利率进行公布,然后出示几道题,分小组计算利息。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每个同学积极动手,发现问题及时在小组内进行反馈。计算完以后,各小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同学们知道利息的多少不但与本金有关,而且与利率和存款的时间有关。这个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出示一个有关国债的利息计算的问题。各小组成员又开始齐心协力进行计算,最后知道了国债利息的计算方法。整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各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合作,找到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小组活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小组活动教学中,要科学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定位,教师不能一味地在整堂课中唱“独角戏”,把知识照单灌输给学生,教师讲得再精彩,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就不可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小组活动教学中,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科学地定位,既要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要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新鲜事物。在小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谨力《探析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

  [2]李改玲《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