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481
吴维彬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各高职类院校和我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探究俱乐部教学模式特点,分析学生与教师对俱乐部教学的理解,阐述俱乐部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俱乐部;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而现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堂上经常出现中途休息、坚持不下来等现象。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寻求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下参与体育锻炼。

  一、高职体育教学俱乐部开展的重要性

  一是提高学生对运动技巧的掌握。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发挥动作示范法、竞赛法等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运动技巧。另外俱乐部教学能够有效的对体育动作中的连续动作、重难点动作进行强调说明,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整体掌握程度。在练习过程中展开个性化的重点示范,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体育运动技巧。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学阶段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新鲜事物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运动学习。

  三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俱乐部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俱乐部,并且在俱乐部学习中学生能够自行对自己的体育运动产生一定的训练要求。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发展需要,对俱乐部教学活动中所教授的动作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更加简單直接的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高职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化教师综合素质。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组织形式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弊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体育课程,忽视了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学生在体育课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二是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相对较晚,且其资源配备上存在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单一,跟不上俱乐部开放发展的组织形式。另外,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结构看似庞大,但多数情况下结构形同虚设,计划性不够全面和周密,缺乏有效管理,特别是对大三没有体育课的学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俱乐部管理缺乏延续性和衔接性。

  三是师资队伍不足。良好的师资条件是俱乐部教学必备条件,充足的师资队伍可以保证俱乐部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在局限于大众化的传统体育运动,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具有各专业的体育教师。但是现有高职院校教师业务结构不能满足学生选项的需求,教师专业多为传统体育项目,缺乏现代俱乐部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

  三、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是体育课的直接参与者。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研究表明,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学校具有较高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本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组织形式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和任课教师。

  二是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通过对教师师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专项水平和组织教法具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通过不断进修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主动适应体育教学要求。

  三是完善俱乐部管理体制。高职院校俱乐部需要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可以明确俱乐部教学的目标、组织、管理、约束和评价等体系。按照俱乐部管理机制要求,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有严格的考勤制度等,保证体育俱乐部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江西省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4:82-83.

  [2]姚毓武,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0,9:35-3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