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混合式教学模式走入校园。这种模式以网络科学技术为依托,强调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其学习评价以过程性数据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有效地监督和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大学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适应了社会变化。
关键词:大数据;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信息和数据结合的越来越密切。笔者所在的院校,大学英语就顺应这股潮流,进行了相关的改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联系,构成了以数据为依托,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大数据的时代已然来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习者的需求,而依托于网络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将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深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要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又要体现出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些年来,对于混合式教学,研究者多集中于以计算机为基础,以慕课、微课、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依笔者来看,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兴起,各种学习软件的出现,以及它们在学习上的应用,这些以数据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应属于混合式教学的一部分。笔者所在学校从2016年9月开始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改革,此次改革以口语教学为主,同时结合网络平台学习,手机APP打卡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至计算机辅助学习,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章木林),而现在第三范式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最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各种APP软件的不断开发上市,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以固定计算机为学习载体的线上学习与教学形式的改变。我校的这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是广泛利用了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各种软件传递信息的时效性来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手段和媒介的混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是以教师口头语言、教科书、黑板、粉笔等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相对而言,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把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搬入了课堂。我校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口语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同时强调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与课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而这种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的转变,也使得教学手段和媒介更加多样化。这些手段在当今大数据的背景下,基本以网络技术和学生学习数据为依托,彼此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组成了此次改革的混合式教学手段,其中包括: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实物直观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电子课件、音频、视频等)+网络教学手段(网络平台、手机APP、新媒体等)+仿真教学手段(英语角、第二课堂活动等)。
从以上教学手段来说,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陌生。而其中的网络教学手段则是此次改革中的重点与亮点,在这种手段中,网络平台、手机APP和新媒体具体表现应用为如下:我校使用的网络平台与课堂教材相配套,学生可以课下借助计算机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平台会把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转化为定量的数据来进行储存和评判,教师则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平台表现下载相关数据并进行打分以及课堂上各项数据展示;手机APP则强调学生英语口语与英语词汇等相关软件的学习应用,在学期之初,教师会把每日、每周、每月和学期记忆词汇数量和口语练习篇数目标告诉学生,同时定期收集学生手机学习数据并进行打分与课堂展示;而新媒体应用,则表现为我校教师对于QQ、微信、雨课堂、问卷星、批改网等各种新型技术媒介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自主部分的靈活运用。
(二)课堂面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
面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知识的教授和各种信息的传递。而此次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使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师、学生、黑板、电脑、投影仪等,手机也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在这种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监控者和引导者。根据我校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每学期第一次课,教师会把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来进行合作与学习,并且会为学生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方便管理与各种信息传递。在每次正式教学前,教师会把各种教学任务、学习要求和学习资料以群消息发布,学生自主下载资料和查看信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个人任务完成。在正式教学中,教师除却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传递信息外,同时会借助网络手段进行全面检查与知识传递:第一,问卷星的使用。教师在课前根据为学生发布的学习任务,以考试的方式在问卷星上进行内容编辑,并生成二维码在课堂上进行发布,学生在限定的5-7分钟时间进行答题并交卷,教师可以在后台查看与下载成绩和排名并在学生群里进行即时公布。这种方式有效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效果即时检测,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并节省实物资源以及教师精力;第二,雨课堂的使用。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该软件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极大地促进了课堂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影音以及文件资料推送到学生手机,同时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行弹幕互动和问题问答。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使用频率,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第三,QQ群和微信群的使用。QQ与微信是现代生活中人们进行各种交流的有效工具,而它们走入课堂,走入学习,成为了教师学生相互交流的必备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这两种交流软件,随时发布限时几分钟的学习小任务,学生们也可利用其在限定时间内上传小组合作完成内容以供教师检查和同伴分享交流经验。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独立自主地运用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现在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这种学习方式更被广泛地接受和运用。此次我校改革,正是把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一部分,每学期自主学习部分占大学英语整体课程的两个学分。其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网络学习平台与配套教材的使用。我校在挑选适合学生使用又合乎教学目标的教材时,注重其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资源。现下16级、17级学生使用的教材都配有相应的网络平台,尤其是17级更具有配套的相应手机APP软件,这使得学生更能够合理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加大材料与知识的输入量。教师可以定期登录相应网络平台教师端来给学生布置作业,发布任务,答疑解惑,增强师生平台互动。同时,教师要定期收集学生平台学习数据记录,根据其学习时长,学习进度,习题练习,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进行打分,并向学生发布。第二,手机APP的使用。此次改革手机APP学习也是自主学习重要的一部分,我校要求学生下載相关英语词汇,英语口语练习等APP来进行日常打卡。教师根据APP教师端学生学习记录或者学生打卡截图来进行班级定期排名以及打分。这种日常手机打卡方式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又有效合理的使用社会学习资源,符合当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三)过程性数据主导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混合
由上述论述可知,我校此次教学改革的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部分,以及这种自主学习的数据量化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从单纯的教授者向教授、监控、检测、收集等多种角色转变并融合。因此,学期末的学习评价不再以重结果的一次考试为主,而是向多元化评价靠拢。其具体如下:期末课程考核=课堂教学50%+自主学习50%,其中的课堂教学=平时表现10%+课堂活动10%+平时测试10%+自主学习20%+期末考试50%;而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学习50%+手机APP50%(口语练习25%+词汇25%);自主学习数据收集原则遵循过程性数据原则,要求是定期且多次收集数据的平均值,不是最终一次的结果性数据。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在课下无人监督的状态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也保证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有效地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潮流已经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而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当代学生学习习惯,使学习更加个性化,同时也能促使教师角色转变,提高教师在教学等各方面能力水平。本文是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持久使用效果,以及广泛的适用性还需以后在实践中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桂云,吴威.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课程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7(6):70-74.
[2]何克抗. 从混合式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3]乔宇涛.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交际,2017(14):13-14.
[4]章木林.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78-81.
[5]张睿,王祖源,徐小凤.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型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J].物理与工程,2016(5):18-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