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芜湖梨簧戏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梨簧戏作为一个地方性特色剧种,揉合了芜湖滩簧和民歌优美动听的曲调,具有典型的地方乡土特点,是见证芜湖历史发展的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但种种原因使得梨簧戏面临生存困难,后继无人的状况。
关键词:芜湖梨簧戏;文化遗产;语言特征
一、芜湖梨簧戏语言的基本特征
芜湖梨簧戏作为传统戏曲种类,其戏曲中宾白部分必然会受到所在地区方言影响。宾白可以细化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韵白、口语白、方言白。其中受到芜湖地方方言影响最大的便是口语白和方言白。因此,在研究芜湖梨簧戏语言的基本特征,就首先要考虑到芜湖地方语言特色。
(一)芜湖地方语言特色
芜湖方言属于江淮方言系统,又有一定的特性。第一,在疑问句式中,大多为“哈+动词或形容词”,比如说芜湖话里“那个电影哈好看?”意思就是那部电影好看不好看?。第二,芜湖方言中用z、c、s通常代替zh、ch、sh。比如说吃饭,迟到,照相,是的等等,这些词中zh、ch、sh就是典型的被z、c、s替代。第三,芜湖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古语言中的五种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与相邻地区的马鞍山话、宣城话类似。比如“十”“实”音就是入声的“she”,包括“急”“吉”音“jie”,“戒”“介”音“ji”等等,这些字都是很典型的入声字。
(二)戏曲语言受到的影响
古人对梨簧戏的唱词有这样的评价,“语轻清不如省会,而亦明白易晓”,其中的“明白易晓”指的就是梨簧戏唱词的特点。梨簧戏的唱词与京剧不同,它不要求一定是七字句和十字句,合辙押韵,它只要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即可,因为梨簧戏当时面对的观众群是以芜湖市民及底层农民为主,所以梨簧戏剧中人物使用的语言大多以纯粹的芜湖方言为主,通俗易懂。由此可见,梨簧戏辐射范围广与它自身本土语言特色有着重要的联系。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般来说,新的语言入侵依靠扎根基层的戏曲文化艺术最为妥当。反之,地方特色的语音语调在一定程度也会反作用于这些扎根其中的戏曲艺术。
因此,梨簧戏中除了韵白之外,口语白和方言白中的语言特色来源于芜湖地方方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唱词的特点也对芜湖方言传承有着现实的意义。
二、芜湖梨簧戏中唱腔特色
(一)结合戏曲片段来谈谈语言调值
“灯船戏罢平安戏,豪竹哀丝处处催。”这是词中的梨簧戏,丝竹悠悠唱出故乡调。虽然梨簧戏从底层破土而出,但经过艺术人们不断发展,从其他戏曲艺术中取长补短,使得梨簧戏具有完整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在梨簧戏演出的众多剧中,其中凸显梨簧戏特色的完整剧目有《安安送米》、《清风亭》、《长生殿》、《白娘子传奇》等等,折子戏有《牡丹亭》的《春香闹学》、《西厢记》的《拷红》等等。地方戏曲有它独有的方言特征,旋律特征,同时也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方面来看,虽然梨簧戏的语言有京剧中韵白的影子,这是中国的地方戏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但是每个地方的剧种由它的音乐、地域、语言的情况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所以具体到个别的戏曲种类当中时,梨簧戏的音乐让人听起来很亲切,不仅是因为吸收了二簧梆子和昆曲的特点,更因其对唱腔,演奏,服装道具,舞台背景处处显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因此有人称赞梨簧戏曰:“梨园美哉梨簧腔,雅俗共赏渊源长。”结合具体的演出剧目来说,芜湖梨簧剧团演唱剧目《白娘子传奇》其中的唱词“离去了峨眉山,来到钱塘,人世间竟有这美丽的湖山。”梨簧剧团面对经典传统剧目,京腔式的吐字,京剧演出所例用的服装、道具也能在梨簧戏的舞台上展现出另一番韵味。所以雅俗共赏渊源长则侧面反映出,梨簧戏面对观众人群之广,剧目创作内容之丰富,面对各派戏曲唱腔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般在语言学上的研究,都是用阿拉伯数字“1-5”作为范围的五度标调法,这里我们把阴平用55来代替,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那么“湖山”这个词语唱出的感觉都是宛转悠远,不是简单的四声调阴、阳、上、去能够说明的。(如图示)因为单单一个字的语调变换都会很丰富,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带入情境之中,体会到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说仅仅依靠服装,道具,场景是不可能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时候语言则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庐剧,黄梅,淮剧等等都是要依靠语言来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地方戏曲中很多韵白都是在和京剧贴合,比如“老爷”、拖腔拉调的比如”爹爹,容禀”“先生,你到哪里去呀”等等这些话都是韵白。
唱词中除了韵白之外,还要使用到“小白”。所谓小白就是口语白和方言白的统称。一些展现平民生活的戏曲作品则会大量使用小白,而方言恰恰就是出现在小白之中,从而达到令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特色剧种。由黄梅戏改编而来的庐剧《徽州女人》中有一句台词是“嘎来着,嘎来着好哇”意思就是“回来了就好。”类似这样的方言的使用就是在凸显其特色。“嘎来着”则是江淮官话和地方语言的糅合,广泛使用这两种语言地区的交集就是肥东地区和庐江地区。黄梅戏中也有安庆话出现,例如“阿姐,你干么事”等等。梨簧戏里昆曲《牡丹亭》的《春香闹学》,其中的杜丽娘做为旦角说的话无论是语言调值还是口音都是唱词中纯粹的韵白特点,作为大家闺秀,闺中小姐自然是要谈吐优雅,所以她说的自然是韵白。
但是她的小丫鬟春香则是不同,从小没有学过四书五经,自然也未曾上过私塾,所以她的话则是小白。其中她的一段词是这样的“啊哟,昨天晚上(sāng)这(zè)么晚,我们三更天梳(sū)头两更天起床”这句话就带有芜湖本土语言特色,语势是偏上扬,这就能通过语言听出这个小丫鬟性格的俏皮,直率。不像杜丽娘的中规中矩,有什么心思都要藏着掖着。这也是通过语言的不同更好的展示出主仆性格的迥异。同样梨簧戏剧团创作的一个与时俱进借鉴国外荒诞剧的手法创作的戏曲作品《风雅儒林街》其中赞扬芜湖的古人物,古建筑。四个丫鬟在其中也是说的芜湖的方言(小白),展示出小女人的娇态,媚态。而芜湖历史人物中文人才子、清官雅士则多用韵白,体现自身与普通百姓的身份、地位不同,内在的文化修养的不同。
(二)地方其他大戏、小戏对其的相互影响
芜湖梨簧戏作为从底层破土而出的戏曲,必然会带有具有当地浓厚的民调、民谣的艺术特色。音律上,芜湖梨簧戏的音乐旋律与民间的摇篮曲、芜湖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基础上,又吸收了来自昆曲,二黄,西皮,梆子腔的声腔艺术和音律结构。时至今日,梨簧戏既有昆曲的优雅腔调,又有梆子、西皮、二黄的贴近生活的演出形式。故前人有“昆區梆子二黄调,翻出新腔皆入妙”的美赞。除了音律之外,服装道具以及演奏用的乐器,都在各地戏曲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学习影响之下有了很多新的改进,因此,“大家风范”开始在梨簧戏中体现出来,种种有利条件为梨簧戏早期的民间说唱发展成后来的独立而又完善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宋骧纂.太平府志.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
[2]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杨仲义.诗经·王风十篇.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