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客方言第三人称代词“佢”的来源及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719
曾茜雅

  摘 要:客方言作为汉语分支,保存了不少的古音古义。其第三人称代词“佢”本字为“渠”,指示第三人称的用法始于西晋。六朝、唐代时期使用频率较高,到了宋代,在口语中使用的次数慢慢减少,主要以“问渠”的形式出现。此后,客方言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代词,形成了固定的用法,等同于普通话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并一直使用至今。

  关键词:客方言;第三人称代词;来源;发展

  一、引言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识别和区分民系的第一要素。客家方言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古越族、瑶族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成分而独自发展起来的汉语分支。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历史迁徙。北方汉人自晚唐五代、宋大规模居住在赣南,宋元时又迁入闽西,明清时再迁入粤东。尽管如此,客家群族的古老特性驱使着他们刻意保存中原汉语古音和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严格遵循“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因此,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客家方言也基本上保留了古汉语的语言特点,被语言学家视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岭外三州语》里曾提到客家人“言语敦古”、“雅训旧音往往而在”,正好说明了客家方言保存有大量的古音古义。

  清代嘉庆年间,客家研究鼻祖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上说:“客家人的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先生所说与实际比较相符,今客家话的文读音与普通话是较为接近的。然而,经过几次战乱,客家人逐渐南迁,形成了“凡客皆住山,无山不住客”的局面,加上山川阻隔、交通堵塞以及民族融合,客家方言内部依旧留有具有古代特色的词汇,如客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佢”。

  二、“佢”的来源

  “佢”最初写作“渠”,在客家话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说文解字》解释为:“水所居。从水,榘省声。强鱼切。”《集韵》将“渠”编入鱼韵,求於切,“亻渠,吴人呼彼称,通作渠”。由此可见,“渠”在当时是江左方言,即古吴语。唐代刘知几《史通·杂说》也有提到:“渠们底個,江左彼此之辞,乃若君卿,中朝汝我之义。”据研究发现,吴语极近中古雅言,继承了中古汉语的整齐八声调和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而现今广东各地的客家话均说“渠”,梅县音为[ki],阳平声,调值为22,也恰巧印证了客家人来自中原的史实。

  “渠”由指示代词“其”发展而来,指代第三人称的用法始见于西晋的《三国志》。《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到了六朝、唐代时,“渠”的使用频率得到提高。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令众乡人谒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当家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白居易《北窗竹石》:“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寒山《诗三百三首》: “渠若向西行,我便东边走。”唐代传奇小说《游仙窟》中也有较多描写两个人感情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其中的“渠”用来指人,即“他”或“她”。如:

  (1)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见殷勤着心口。

  (2)聊将代左腕,长夜枕渠头。

  (3)怜肠忽欲断,忆眼已先开;渠未相撩拨,娇从何处来?

  (4)眼多本自令渠爱,口少元来每被侵;无事风声彻他耳,教人气满自填心。

  此外,《祖堂集》、《五灯会元》等禅宗著作都是中古代表性的口语作品,“渠”常用于禅师和僧人的对话之中,代指除对话双方以外的第三人。如五代的禅宗史书《祖堂集》里“渠”的普遍使用:

  (1)渠不似我,我不似渠,所以肯这个字。

  (2)师却请和尚代语,霜云:“无人识得渠。”

  (3)僧曰:“佛与什摩人为病?”师曰:“与渠为病。”

  (4)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由上述材料可见,“佢”是方言中新造的俗字,本字是“渠”,在西晋至南北朝时代作为第三人称出现。

  三、“佢”的发展

  到了宋代,由于起源于唐代、从上古的无定代词发展而来的“他”在口语的使用中更加普遍,“渠”就变得少见了,一般在诗歌中以“问渠”的形式出现。如:

  (1)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宋·杨万里《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

  (2)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宋·苏辙《酿重阳酒》)

  (3)虚明对面谁知我,宠辱当前莫问渠。(宋·苏辙《白须》)

  (4)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宋·欧阳修《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

  虽然“渠”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慢慢下降,但是这个词在方言中得以保留,仍活躍在南方地区。清朝章炳麟《新方言·释词》提到:“今吴楚皆谓彼曰渠。”光绪八年的《宝山县志》记载:“俗呼他人曰渠。”民国三十七年张友仁修订的《博罗县志》中方言部分也有这样的词条:“无括渠,即不理他。”据此可知,“渠”为粤方言和客家方言所继承,用法也逐渐固定下来。在语音上,粤方言和客家话的第三人称“渠”仍保留上古的舌根音,粤语读送气音[koey],客家话读不送气音[ki]。原来的字形经过改造,在粤方言和客方言地区多俗写为“佢”。在用法上,唐代白话诗人寒山有诗“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南宋陆游《赠粉鼻》写“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餐睡锦茵”,南宋朱熹《观书有感》有“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分别用“渠”指蚊子、猫和方塘,可以解释为“它”。在此之后,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渠”的用法就基本确定下来,用以指示人或物,相当于普通话的“他、她、它”,在客家话中以“佢”形一直沿用至今。如:

  (1)佢个事你莫来寻涯。(他的事你别来找我。)

  (2)佢奔一支钢笔奔涯。(他给我一支钢笔。)

  (3)佢将把这件事话佢滴。(他把这件事告诉她。)

  (4)作业唔曾做撇,涯发梦都悯等佢。(作业没有做完,我做梦都想着它。)

  这些例子说明,第三人称“佢”,梅县音[ki],主格和宾格的声调完全一致,都是阳平调,调值为22。

  值得一提的是,“佢”指称动物或事物时一般是回指而非直指,如:

  (1)个只狗恶到死,大家人都恼佢。(那只狗凶得很,大家都讨厌它。)

  (2)城池给佢关闭起,安勇给佢杀绝哩。(城池给它关闭了,安勇给它杀绝了。)

  例(1)指动物,例(2)句指事情,主语位置都没有用“佢”,只出现于宾语位置或表示宾语的结构中。所以,作主语或主语的定语的“佢”不能称事物,处于其他位置上的“佢”则可以。

  四、“佢”的复数形式

  众所周知,人称代词有单复数之分,普通话加“们”来表示复数,粤语用词尾“哋[tei]”来表示,而谢栋元先生《客家话北方话对照辞典》将客家话表示第三人称复数记作“佢兜人(佢登人)”。其中的“兜(登)”是借音表义的方言记音字,本字应为“诸”。

  在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中,“诸”解释为“辯也。章鱼切。”“兜”解释为“首铠也。当侯切。”从语音上看,“章”属章母,“当”属端母,章母和端母在上古时期同属舌音,鱼部和侯部相近,可以通押,形成合韵。由此可见,“诸”和“兜”的上古声韵很接近。后来,章母(照三)和庄母(照二)合流为中古的照母,归入齿音,而客家话却保留了“诸”的舌音,与“兜”相似,便采用“兜”来记录。所以,“诸”就是客家话的“兜”,由于受到语流音變等因素的影响,“诸”的语音不太稳定,可念作“兜”,亦或“登”。

  至于“诸人”的用法,在古籍中已有多处用例。如西晋《三国志》:“太守本为国家守郡,义在必死,卿诸人便可取太守头持往。”唐代笔记小说《大唐新语》:“况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五代《祖堂集》:“是你诸人欲知保任,向高高山顶立,向深深海底行。” “孔子问诸弟子:‘汝诸人以何为道?”这些例子表明,在固定结构“诸人”的前面加上 “卿、你、汝”等代词,从而形成一种表示人称复数的固定结构:代词加“诸人”。因此,客家话第三人称复数为“佢诸人”,即“佢兜人(佢登人)”。

  五、结语

  众所周知,在语言系统中,相对于语音和语法,词汇的变化最为迅速,人称代词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常用的人称代词在交际过程中一直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第三人称代词,更具有曲折性。而客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佢”作为“渠”在方言中的俗写形式,保留了部分古汉语的色彩,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发展变化,在客家地区沿用至今。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黄雪贞.客家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J].方言,1994(4).

  [4]林立芳.梅县方言的人称代词[J].韶关大学学报,1996.

  [5]甘于恩.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J].中国语文,1997(5).

  [6]谢永昌.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 [J].嘉应大学学报,1997(5).

  [7]静,筠禅僧.祖堂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8]谭赤子.客家话人称复数的来源及其发展[J].嘉应学院学报,2010.

  [9]宁馨.梅县话派生词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