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宁波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与消费教育建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585
尹琪

  摘 要:通过随机抽取600位宁波当地大学生并进行消费情况调查后,本文总结了该群体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上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一些社会热点消费问题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笔者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学校和家庭是大学生消费教育的最合适承担者,在开展消费教育时应该结合社会现状。

  关键词:宁波大学生;消费调查;消费教育

  一、引言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但关系其现有的校园生活、学习状态、人际关系等,而且也影响其正在发展和成熟的消费价值观。社会消费始终是一个受到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影响的行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情况也呈现出动态性。宁波处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水平和行为如何,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该群体的影响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二、调查方法

  调查随机抽取了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宁波理工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共600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575份。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346人,女生229人。问卷包括纸质和网络问卷两种。除了调查问卷,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访谈,以深入了解消费观念和行为。

  三、调查结果

  (一)消费水平和消费满意度

  对比其他地区,可以发现宁波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高。从调查发现,宁波大学生一个月花费1000元以下的占11.6%,1 001-2 000元的占54.8%,2 000元以上占33.5%。2015年高芳放对河南地区大学生的月生活费用进行调查,发现多集中在600-1 000元之间,并认为消费水平“较高”,已经超过当地的平均基本生活费水平。2016年,研究者对山西各地大学生的消费调查显示:12.76%的学生消费水平低于600元,75%的学生平均月生活费在600-1 500元之间,7.24%的学生消费水平在1 500—2 000元之间,4.54%的学生消费水平为2 000元以上。即使考虑到地区的经济差异,从总体上看宁波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是较高的。尽管学生消费水平普遍较高,但接受调查的学生对生活费的满意度并不高。52.3%的学生希望生活费能到3 000元以上,30.3%的学生希望生活费能到2 000-3 000元。

  (二)消费构成

  从目前各地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构成来看,大部分为伙食费、服装费、日用品等。宁波大学生的消费也高度符合这种比例,多数学生每月花费的1/2到2/3是伙食费。其余主要花费为服装、生活用品、通讯费和社交费用等。值得注意的是,宁波大学生消费构成除常见项目外,各种电子产品的消费和社交、个人娱乐等费用越来越多。据调查,娱乐费用每月100元左右的占46.7%,每月200元左右的占53.3%。每个学生基本都有社交支出,但是数量差距较大,少则几十元,多则千元。200元及以下(每年2 400元及以下)的占58%,200元以上(每年2 400元以上)的约占42%。少数同学每月用于社交方面的开支高达1 000元以上(每年12 000元以上)。

  (三)费用来源

  宁波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由父母提供,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兼职等方式解决一定的生活费用,具有较好的独立意识。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全部由父母支付生活费的占43.9%;全部自行解决的占7%;父母和自己各出一半的占14.8%;父母出小部分,自己出大部分的占8%;父母出大部分,自己出小部分的占25.8%。大学生以学习为主,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家庭能够支付其学习开支,因此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并不奇怪。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兼职比较普遍,兼职的渠道也比较多,因此这也提升费用来源中学生自力更生的比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四)网络消费

  网络消費早已在大学校园中普及。宁波大学生也比较热衷于网络购物,每周购物1次及以上者为61%,每周2-3次的占18%,4-5次占16.4%,每天上网购物1次或以上的占4.6%。网络购物方面,女生的购买频率明显高于男生,符合女性更爱买东西的特点。男生通过网络购买的主要产品为服饰鞋帽、电子产品等,女生购买的种类更多,包括服饰鞋帽、饰品、电子产品、生活日用品、化妆品和书籍等。

  (五)男女消费差异

  由于性别和年级差异,大学生消费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伙食费方面男女生差距不大,尽管男生比女生吃得更多,但是伙食费开销差距不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男生在食堂消费较多,女生在小餐馆、外卖、零食等方面的消费较多。在服装和生活用品上女生花费普遍高于男生,女生购买服装的数量更多,并且更关注服装的时尚程度和品牌。在评价自己的消费习惯方面,认为“具有计划性”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不知道自己的钱花费到何处去的女生占近一半,部分女生评价自己的消费方式是“想花就花”。年级消费也存在一定差异,低年级比高年级在服装、日用、娱乐和社交上消费更少。

  (六)信用消费

  大学生信用消费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宁波大学生提前消费和信用消费也比较普遍。约44%的学生会使用信用消费或提前消费,其中女生信用消费比例高于男生。部分同学持有银行信用卡,而网络信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的门槛较低,社会声誉较好,成为大学生信用消费的主要选择。提前消费或信用消费的原因主要为一些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缺少消费规划、社会交际增加、广告或周围的消费诱惑等。面对消费缺口,找父母要、信用消费或者找同学借是3大解决渠道。

  四、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基本正常,但计划性和理性还不够

  从调查看,大部分宁波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固定,收支保持平衡,主要消费去向合理。因此,可以认为绝大多数的学生消费基本正常,但消费的计划性和理性有改进的必要。近半数学生不太了解自己花费的构成和去向。部分学生以零食当主食,以外卖代替性价比较高的食堂,不但不能保证正常的营养,还提高了伙食费开销。一些学生热衷服装、化妆品和新款电子产品等,缺乏计划,浪费较大。还有一些学生在娱乐和社会交往上的花费基本和衣食费用差不多于,甚至超过基本生活支出。这些消费行为会给自己的大学日常生活带来困扰,而一旦形成习惯也会影响未来生活。

  (二)攀比消费、高消费对校园有一定影响

  攀比消费、高消费不但是社会问题,对宁波大学校园也有影响。尽管消费水平不低,但满意度不高。对生活费满意度选择3 000以上(最高选项)的学生进一步提问,发现不少学生表示自己理想中的月生活费用为5 000元以上,甚至“越多越好”和“随便花”。尽管有一定的戏虐成分,但是也反映出学生的消费欲望强的现状。宁波处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消费水平较高,消费方式前卫,高消费、攀比、炫富的行为比较容易出现,大学校园也难免受到不良的影响。约18%的学生表示非常羡慕或者深受其影响,约49%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受影响,一旦攀比消费、高消费在校园盛行,并不能被理性制止,对校园的危害不小。

  (三)时尚消费、方便消费、提前消费突出

  大学生对时尚消费、方便快捷消费和提前消费要求较高,甚至成为影响消费选择的主要因素。网络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90后大学生初次上网年龄最低,接触网络的年限较长。网络已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学习、生活、交际和娱乐工具。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使他们的互联网消费行为呈现出常规性、普遍性的特点。网络消费“多模态的符号模式”和“拟态消费行为”逐渐演变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而这种消费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上各种时尚潮流对于消费观不成熟的大学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明星用品、流行款式时刻刺激着他们的神经。面对琳琅满目的消费品,总有能勾起人欲望的东西,一些同学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在购买奢侈品上,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电脑、手机购物有一键下单、送货上门的优势,但便捷的消费方式助长了大学生的惰性,并沉迷于虚拟社会,丧失了和现实接触、了解社会真实面貌的机会。该群体尽管也受到手中有限金钱的限制,但相对于父辈的价格敏感,他们更重视商品是否时尚、购物是否方便,在看到心仪的产品时不会等到手里有现金,而是通过信用消费方式及时行乐。可以说,宁波大学生无论是消费观念还是消费渠道都深受网络的影响,而由此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四)“社会性”消费不断提升,但学校和家庭重视不够

  大学阶段是个人逐步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和社会化的过渡阶段,娱乐、社交等“社会性”消费会越来越重要。宁波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花费差异性较大,问题不少。学生的“社会性”消费是学习之外的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的支出,是帮助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深入了解社会的消费。从调查发现,低年级同学生活范围和与社会的对接程度相对较低,社会性消费比例相对低,但随着年级升高,用于社会性消费的比例有明显增长。和吃饭穿衣这种基本生活需要不同,娱乐、社交等社会性消费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方式。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在考察大学生生活状况上,社会性消费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但目前的研究并不多,在数据收集、问题分析、原则建立和措施引导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校园贷”对宁波大学校园有影响

  近年来,各种非法“校园贷”成为危害校园健康的新问题,并屡次被媒体报道。调查发现宁波大学校园也受到“校园贷”的影响。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约60%的学生知道这种高利贷,而了解渠道一般是通过同学、校园小广告、网络或手机等。65%的学生表示不会使用,约33%的学生表示如果需要会使用,约2%的学生表示正在使用这种产品或者正受到其催款。尽管知道“校园贷”的高利贷性质,但是学生对于其态度比较开放,认为危害很大和认为没有什么危害的比例基本相当,都是42.8%,另外有14.4%的学生认为这是校园的正常需要。由此再次证明学生对于信用消费确有需要,但是主要看重其提供的方便和利益,而对其可能带来的问题考虑不够,对“校园贷”以及其他高利贷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和教育。

  (六)针对性的消费教育不足

  关于消费教育问题,71%的学生认为不够,一半以上的学生觉得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信用消费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独立生活之前所接受的消费教育比较局限,缺乏消费常识、健康消费理念、信用消费教育科学计划能力和理财基本技能。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很容易在消费活动中遇到困难,并被商业文化和周围环境影响,形成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消费教育比较迫切与必要。

  五、针对宁波大学生消费教育机制的建议

  (一)重视校园消费教育和校园消费文化建设

  高校应该把消费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并把消费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考虑因素,而不应该把消费活动看成学生私事,把消费教育归为其家庭的责任。大学生离开家庭而进入高校这个生活场域后,同龄群体间的互动以及公众对“大学生”形象的描绘与期待会消解家庭在消费中的作用。一些预先形成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不断地在校园里得到检验和矫正。大学阶段还是学生消费观和消费习惯逐渐形成和成熟时期,校园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起教育责任,并且大学生的消费知识和技巧不够丰富也是产生消费问题的原因之一。校园内专业人士和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利用思想教育灌输“节约”的传统美德,利用公共选修课讲解商业知识、营销策划手段和理财知识等,使学生能看清消费的实质,不被表面迷惑,并能有一定的个人财产管理能力。

  (二)重视家庭对大学生消费的管控

  “消费既是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人们不能超越个体认同的边界去进行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认同不相符合的消费活动。”家庭消费教育对于每个学生最直接和最有针对性。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正确、健康的消费观,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入学前家长应该初步了解学校的基本生活状况,对当地的大学生的基本消费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整。尽管一些家庭经济收入高,但是在给孩子生活费时也应合理,才能保证孩子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定期发送和学生相关的消费信息和消费问题预警信息,帮助家长了解正常消费水平和有效管控生活费用。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年级和学习需要,调整生活费数量。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孩子的生活所需,又能督促孩子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方法。

  (三)充分考虑社会现状和影响

  消费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活动,其内容方式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也要紧跟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才能收到效果。大众媒体不断描绘的精致奢华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已成为很多学生的梦想。教育者单纯强调“想当年”的艰苦或传统美德很难引起现代大学生共鸣,单纯“禁止”消费的方式不但很难奏效,還容易引发校园管理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宁波有学校通过向学生灌输现代社会流行的“低碳生活”“简约生活”的新式观念,不但能达到“节俭”教育的目的,并且效果反而会更好。

  (四)广泛结合各种实践活动

  大学生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体验社会的热忱,而消费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活动,因此开展消费教育不能过多说教,可以借助各种社团活动或校园主题活动开展。理财大赛、极限生存大赛、循环利用大赛和节俭达人大赛等,不但实践性强,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新颖别致。如果组织者认真策划,管理者大力推进、长期坚持,相信不但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

  六、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可以充分反映出其学习和生活状态,而这一状况不断受到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不断地监测和研究。在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会的趋势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为校园生活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放芳.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调查[J].中国青年教育,2015(2).

  [2]赵静.山西省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6(7).

  [3]赵立.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4]阎实.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2(10).

  [5]程毅,赵涵.大学生的消费与认同建构——基于家庭收入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6]王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