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易经》被誉为“中国文化总源头”,不断完善其英译本是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2015年,任运忠教授出版《<易经>英译研究与探索》一书(以下简称任本)以实现重译构想,然而目前鲜有学者对其做出深入系统的分析。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着眼于“再现原作艺术风格、保留相关文化意象以及完善文本结构、卦爻排版”三方面,通过对中国知网《易经》英译相关论文,贝恩斯及理雅各英译本进行选读、对比分析,总结任运忠英译本的成就,以期为更多译本提供借鉴,同时呼吁学界更多关注《易经》英译及其研究,推动《易经》更好地“走出去”。
关键词:《易经》;英译;对比研究;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无论是广义的翻译,还是狭义的翻译,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1]《易经》本身就是部诗歌,具备音美、形美、意美三大特点,这与直白理性的科技、外宣材料截然不同。受文化环境的限制,理雅各(下文简称理本)和贝恩斯(下文简称贝本)的译本存在着艺术风格、文化意象缺失等不足。同时理雅各译本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进行转换时极力推崇“信”,即忠实原文,侧重直译,过于理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源语言的特点;贝本在艺术风格把握上有所改进,简洁有节奏,诗韵浓烈,可读性强,但同因文化环境所限,其对文言文通假字、句读等方面把握仍不够准确。相比之下,任运忠的译本(以下简称任本)对文本内的翻译(包括艺术风格、相关文化意象等的把握),甚至文本之外的翻译(提示词)都有明显改进。本文将立足任本,通过对比研究及实例剖析对其进行赏、析。
一、《易经》英译研究回顾
“自16世纪以来,西方人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已开始注意《周易》,《周易》在西方的传播中成为‘中学西传的重要内容。”[2]“16世纪,利玛窦将《易经》介绍到西方,始创《易经》西行轨迹。自17世纪至今,《易经》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其中仅英译就有十多个不同的版本。”[3]在众多英译本中,西方最早的权威译本是理本,被称为西方易学的“旧约全书”;另一权威译本为贝本,被称为西方易学的“新约全书”。[4]为使《易经》得到更好的推广,任运忠重译《易经》并于2015年出版,这也是迄今国内最新的《易经》英译本。
二、任运忠译本的成就
(一)艺术风格的再现
《易经》经文句式简洁、音韵和谐、节奏明快。任本采用诗歌体,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的艺术风格。
1.句式
从句式来看,《易经》经文主要采用三言和四言的基本结构,同时也有杂用二言的情况。
例:“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卦第五)
理本:Undivided, shows its subject waiting on the sand (of the mountain stream). He will (suffer) the small (injury of) being spoken (against), but in the end there will be good fortune.
贝本:Waiting on the sand. There is some gossip. The end brings good fortune.
任本:He is waiting on the sandbeach. He will invite minor reproach. But the end is quite auspicious.
理本略显繁琐冗长,贝本和任本更为简洁轻快。再细究后两个译本,贝本虽语言简洁,但未做到韵律美。反观任本,每行字数相当,语言十分简洁,洗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2.音韵
从音韵来看,《易经》经文中的爻辞多是用韵文写的,而且很多颇具诗意、美感。“《易经》对音韵的使用十分灵活,主要有叠音、叠韵、押韵和复沓等多种形式。叠音如:乾乾、逐逐、蹇蹇等,叠韵如:盘桓、振恒、既济、汔既等。”【5】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为例。
理本:Undivided, (we see its subject as) the superior man active and vigilant all the day, and in the evening still careful and apprehensive.(The position is) dangerous, but there will be no mistake.
贝本:All day long the superior man is creatively active. At nightfall his mind is still beset with cares. Danger. No blame.
任本:The noble man strives hard in the daytime. His heart is at pace deep into the night. He is free of mistakes in times of danger.
《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采用叠词的修辞手法,“乾乾”生动地刻画了君子自强不息、勤勉事事的圣人形象。另外,这几句爻辞之间是押韵的,且基本上采用四言格式,极富诗歌特征。理雅各译本用爻位作主语,在括号中补充了原文没有表达的隐含意义,将爻辞用一个定语从句译出,行为规范而严谨,但显得冗长而又呆板,这与《易经》简洁洗练的语言风格不符,原文的艺术特征在理本中消失殆盡;贝本采用诗歌体形式,将“乾乾”译为“creatively active”,以叠韵的方式再现原文叠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任本灵活地采用英语诗歌中多种用韵方式从整体上重构原文的音韵美感,如,行间谐元韵:daytime-night;行内谐元韵:strive-daytime,mistakes-danger等。
(二)文本外的细节处理
贝本和理本在综述的阐释上与正文保持一致的风格,并未做出区分;而任本在每卦开头以固定的句式(XXX means XXX)便于读者了解每卦主题、含义、背景。此外,任本对于每行行首提示词的翻译方式直白明了。
例:“初九”、“上六”
理本:“in the first nine”“the most top six”
贝本:“nine at the beginning”,“six at the top”
任本:“initial nine”,“top six”
(三)文化意象的重建
“文化意象是由物象和寓意两部分构成的,也就是用具体的物象来表示抽象的寓意。”[6]中国古代文言文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都造成了文言文古奥难懂的特点。以“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卦第十五中“涉大川”三个字为例。“大川”指大河大江,大川是古代难以涉越的天堑。即使在近代,大川仍然是军事天险。“涉大川”乃《连山》遗语,源于大禹治水之古语。而“涉大川”意味着开阔疆土的大事业,其抽象意义为“克服困难”。
理本将“涉大川”译为“the great stream may be crossed”;贝本的处理方式近乎相同:“cross the great water”;任本:“conquers difficulties”。
“《易经》采用了意象的创作手法,以普通的物或者事来暗事明理。鉴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甚大,所以《易经》的文化意象不能借用或转换成英语中相对应的物象,直译法往往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故不足取。”[5]又因为《易经》原文简洁洗练,直译补充法势必造成译文冗长繁琐,破坏原文的艺术风格,故亦不可取。诚然,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或者字句当对,而是应该打破语言这层外壳,寻求文化上的相通。理本、贝本仅通过字面意思翻译“涉大川”,译文的意象之美,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三、结语
理本以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备受西方学者青睐,但其厚重的学究气将普通西方读者拒之门外,枯燥而冗长的译文风格饱受学者诟病。贝本结构体例复杂繁琐,普通的西方读者难究其理。任本作为国内最新的《易经》英译本,以其优美的韵律、整齐的结构以及对原文独到的理解,为《易经》的英译增添了活力。
参考文献:
[1]熊谊华,熊军辉.理雅各《周易》英译本中的误译现象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5):71-72.
[2]张西平.《易经》在西方早期的传播[J].中国文化研究,1998(4):127-131.
[3]张的妮,廖志勤.国内《易经》英译研究综述(1985—2014)[J].周易研究,2015(2).
[4]赵娟.问题与视角:西方易学的三种研究路径[J].周易研究,2011(4).
[5]任运忠.易经英译研究与探索[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
[6]顾正阳,余双玲.古诗词曲英译中的文化——燕子意象的翻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