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潮汕作为著名侨乡,拥有悠久的“过番”史。本文通过搜集与潮汕“过番”有关的俗语和歌谣,并加以分类整理,分析过番的原因、过番的艰辛、留守妇女的境遇及“侨眷”和“侨批”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地了解远去的“过番”史。这些俗语歌谣反映了潮人的奋斗精神和对家乡的建设作用,对于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潮汕;过番;俗语歌谣
潮汕人将出国谋生称为“过番”,潮汕“过番”俗语歌谣既是了解“过番”史的窗口,也是维系海内外潮人的纽带,在潮汕海洋文化的研究上具有较大意义,这也是本文从俗语歌谣中透视潮汕“过番”史的独特立脚点所在。
一、过番的原因
(一)“荡到无,过暹罗”——经济原因
清朝后期国力衰弱,潮汕地区地少人多,谋生艰难。潮汕各县也频发瘟疫、地震等灾难,以致“鬻妻弃子,饿殍载道,甚至寻死者、迁徙者十之八焉”。因此,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剩余劳动力纷纷“过番讨赚食”。同时,鸦片战争后,鸦片和洋货的倾销使得大批潮汕人破产,“家山若是容易过,哪得冒死来番邦”,穷到家徒四壁,大批潮汕人只能远走南洋谋求生计。“阿叔今日去出洋,番畔唐山架金桥;来日荣耀归故里,荫妻荫子荫家乡”,反映了潮人渴望出洋后发迹,改变生活命运的普遍心理。
家境贫穷的人家很可能娶不起老婆,无妻的男子为了挣钱娶妻,也会毅然过番,如“天顶飞雁鹅,阿弟有嬷阿兄无……来去暹罗牵猪哥,赚有钱银多少寄,寄返唐山娶老婆。”该歌谣以诙谐的口吻,表现了小伙子因无钱娶妻,只好出国赚钱的无奈。
(二)“断柴米,待饿死;无奈何,卖咕哩”——政治原因
早在汕头开埠之前,英、美等西方殖民主义者已开始在南澳、妈屿进行掳掠人口的罪恶勾当。同时,《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华工出国,使列强在中国掠夺劳动力合法化。西方人口贩子设立了披着合法外衣的“招工局”招募契约华工,“心慌慌,意茫茫,来到汕头客头行。客头看见就叫坐,问声人客要顺风……”,客头坑蒙拐骗,一经签订,华工们便被当畜牲对待,惨遭剥削,苦不堪言。“无奈卖身猪仔行,做牛做马去开荒”“辗转贩售,视同豕畜”“一入番舶,如载豚豕”,这些歌谣都是当时“卖猪仔”的悲惨写照。
除此之外,政治压迫和社会变动也会造成潮人出洋,如宋元易代之际的兵祸迫使潮人纷纷流亡海外。潮汕近海,明清的“海禁政策”使许多潮人无以为生,只能铤而走险,流入海上成为“海寇”。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不少潮人逃到东南亚从事革命。
二、过番的艰辛
(一)“一溪目汁一船人”——路途遥远艰辛
潮人“过番”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海上飘摇,“汕头出海七洲洋,七日七夜水茫茫”“飘洋过黑水”“船今行去紧如箭,有人眩船兼呕吐,想起过海拙干难……冥日眩船目汁流”,这些反映了“过番”路途的遥远及晕船的煎熬。
作为“猪仔”的华工渡海历程更是艰苦,很多都死在半途上,如妈屿岛就有8 000名苦工死亡,被弃尸海滩,占运出“猪仔”总数的20%。他们往往被关在底舱,常因疾病、饥饿、缺水而大量死亡。“火船驶过七洲洋,回头不见我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日回寒窑”“暹罗船,水迢迢,会生会死在今朝”,华工渡海生死未卜,环境恶劣,心境凄凉,能够成功抵达目的地可谓是万幸了。
(二)“人呾外洋钱易赚,做人苦力苦处多”——生存的艰难
不管是自由移民还是“猪仔”,即使能够顺利过海,“三死六留一回归”,到了东南亚,饿死、病死、累死者比起在海上漂泊过程中死去的还要更甚,因为接下来面临的是更为残酷的生活。
1.难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蛮烟瘴气鬼作伴”“暹罗‘峇仔(鳄鱼),有人食人,无人食影”,东南亚气候相比潮汕地区更为湿热,不少潮人去到当地水土不服,病死者不在少数。
2.饱受歧视和虐待
由于国力衰微,潮人在“番畔”被当成“三等公民”,土著居民常以刀枪相见。“来到暹罗,人面生疏,举目无亲,番仔擎刀”“心肝卜卜跳,目汁金金掉。又惊番仔,又怕虎叫。虎叫还好踮(躲藏),番仔一来,铁棍儿额顶照照。唔合番仔意,生命无半厘”,正是处于这样受歧视和凌辱、被排挤的处境,后来潮人不得不相互依靠,逐渐形成了一个“海外潮汕”。
3.打工生活悲惨艰辛
对于自由移民而言,“一直来到实叻坡(新加坡),百事无”,一开始要找到糊口的工作很難,“去到暹罗拖手车”“欲往暹罗牵猪哥”,他们只能从最低贱和最艰苦的工作做起。对于卖身的“猪仔”而言,他们被送进种植园或矿山作苦工,工作强度极高,但工钱却极少。“心慌慌,意忙忙,上山做苦工;日出乞(被)日曝(晒),雨来乞雨沃(淋);所扛大杉楹(大木头),所做日共夜,所住破寮棚,真真惨过虾”“草地有毒蛇,山顶豺狼恶”,风吹日晒,而工作环境又恶劣危险,因此发出了“猪仔船一下上,返唐山免用想”的感慨,即是说一旦上了卖猪仔的船,就不用想着回国了。
4.无钱难以归故里
对于出洋谋生的自由移民而言,他们从事的一般是低层、收入低的劳动,生活境况困难,如他们在侨批中叹息的“行情冷落,入不敷出”“商业凋蔽,取利无门”“左支右绌,生计艰难”,他们肩负着挣钱养家的重担,在外谋生艰难,又不甘心空手回去,“过番若是赚无食,变作番鬼恨难消”。对于卖身的“猪仔”而言,回乡更是无望。他们惨遭剥削,工钱极少,加上殖民主义者开设妓院、赌馆的百般引诱,使不少人染上恶习,只能靠借债度日,如此一来更是难以归故里。“人在外洋心在家,少年妻子一枝花。家中父母年已老,身中无钱又想回”“耳听礁楼三更鼓,信纸白白个字无;情长纸短难落笔,泪水洒落汇成河”,在外潮人归期无望,只能把思念和对家中老少的牵挂寄托在书信和歌谣中。
三、“前世无身修,嫁着儿婿到外洲”——留守妇女的悲苦
由于男子外出,家中的重任自然落在妻子身上,她们需要赡养父母、抚养儿女,生活也过得十分艰难。“前世无身修,嫁着儿婿到外洲;去时小生弟,转时留白须。”丈夫走时正青春,回来却是白发老人了,家中妻子的寂寞凄苦可想而知。“今日送郎到码头,一事爱郎须记牢;闲花野草孬散采,槽糠之妇不可抛”,这首歌谣描写了妻子在码头送别丈夫时的千叮万嘱、依依惜别的场面,妻子的依恋和嘱咐,反映了留守妇女害怕被抛弃的无可奈何。有的“番客”几十年后才回来,有的直接抛妻弃子,在海外安家,留给家中妻子的只能是无尽的等待和思念,这在《十二月思君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月惊蛰是春风,夜昏早起想着君……铸祝天地保贺伊,先来救我相思病;保贺我君早转圆,慢来一日当一年……五月端午扒龙船,溪中锣鼓闹纷纷;人人看船成双对,妾今看船隔断肠……”
因此,俗话才说“惨过在等出外(过番)翁(丈夫)”。
四、“七成食番畔”——侨眷对“侨批”的依赖
“侨批”是华侨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银信合封”的传递物。远在南洋的潮人通过“侨批”将钱寄家里,它是侨眷的重要经济来源。“番畔钱银唐山福”说的就是在海外挣的钱让家乡的人享福,“番批钱,救命钱,接着番批喜心窝”“七成食番畔,三成靠本地”也反映了僑乡靠“侨批”过活的现象。1939年6月,日军占领汕头市,内外交通断绝,侨汇陷于停顿,“‘番批断,无火烟,走四方,乞无食,仔儿饿死娘改嫁,一下提起目汁流。”由此看出“侨批”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中断则难以维持生活。
潮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拥有经商头脑,在海外经过长期的努力后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逐渐实现了“赚回钱银箱打箱”的梦想。“番客、番客,无一千,有八百”是家乡人对“番客”的看法。他们发家致富后,往往会参与家乡的建设,“内地乡村所有新祠厦屋更有十之八九系侨资盖建”。“侨批”是维系海外潮人和家庭血缘亲情的纽带,在教育、慈善、修路、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潮汕地区宗族观念浓厚,许多华侨除了办学修路,还兴建宗族祠堂,增强了海内外宗亲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潮汕的“过番”历史虽已远去,但与潮汕“过番”有关的俗语和歌谣却能让我们了解到先辈奋斗的辛酸史和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海外潮人对故乡具有浓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家乡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日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更应保护好与“过番”有关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潮汕文化,才能保存潮汕海内外子民的集体记忆,激励代代潮人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赵春晨,陈历明.潮汕百年履痕:近代潮汕文化与社会变迁图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林朝虹,林伦伦.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
[3]王伟深.潮汕俗语文化趣谈[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婉玲.潮汕俗语歌谣中折射的近代“过番”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2):78-79.
[5]林涵.明清以来“过番”文化在潮汕方言中的反映[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1):86-9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