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有效进行家校共育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450
董国雯+魏堪才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家校甚至还存在着分离的现象。社会节奏日益增快,导致家长并没有太多的精力重视孩子的教育,没有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家校共育的现状,探索现状出现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小学;家校共育现状;措施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尤为重要,必须积极地将规矩应用到小学管理中,班级公约、学生守则等就是规矩的直接体现,同时应该重视家校共育管理,真正地做好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一、家校共育的现状

  如果没有遵守规矩,孩子们往往会在课堂上说话、开小差,在课外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还会有说脏话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不愿与人们进行交流,并且遇到事情喜欢选择暴力手段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在家里过于宠溺孩子,成使其成为家里的小霸王,从而养成了诸多不良的习惯。在玩游戏时不仅不听家长的话,甚至还会反目成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往往不能起到作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甚至还会影响到庭幸福。

  二、家校共育诸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校共育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家校共育在古代就已有,三字经中就有提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说明在古代我国就十分重视家校共育的效果。但是,目前家长和教师是相互独立分开教育孩子的,并没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导致家校共育的效果较差,甚至还出现诸多弊端。

  家校之间的联系比较匮乏,并且内容十分狭隘。家校联系的主要目的是真正地全面培养孩子,并且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由于陈旧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学校和家长一味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并没有重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们的成长畸形发育,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健康。家校共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及通讯工具的作用和价值,导致效果并不显著。

  (二)家校共育缺乏长期性、连续性

  教育学生必须要有耐心,家校共育本身具有长期性及连续性等诸多特点,如果没有长期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就会导致前期的家校共育完全无用。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进而导致家长们不能长期坚持。且教师和家长往往会针对具体事情进行批评教育,并没有及时性和预见性,最终导致家校共育工作的效率较低。

  (三)家校合作欠缺交流

  我国目前学校往往会召开家长会,时间通常定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家长会并没有进行创新,依然是教师作为主体,由教师向家长传递学校方面的信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机会比较少,进而导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阻碍,家长和教师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使開展家校共育合作时,家长不能及时将自身的想法和意见反馈给学校,最终无法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和作用。

  (四)家校合作的内容单一

  目前,家校合作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及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并没有涉及。家长往往望子成龙,一味追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学习方面能积极地与学校合作,但在德育方面依然依照自身的经验进行教育,并没有重视学校给予的意见,最终导致孩子们娇生惯养或者简单粗暴,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三、改善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以孩子发展为本

  要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必须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并且积极地结合教师的意见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虽然目前还是应试教育,但是家校合作应该在升学为本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家校都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进行教育,必须要结合孩子们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以避免孩子们产生抵触和叛逆心理。家校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期望的一致,必须要真正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服务,坚持以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家校合作在开展教育时必须要以孩子们的意愿为主要的合作基础,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孩子们全面和谐发展,这才是家校共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理念,才能做好家校共育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展交流和沟通,才能够真正整合家校共育的力量,最终发挥出家校共育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起到作用。

  (二)建立家校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是唯一正确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学校教育,家长必须要服从学校教育。所以,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教师成为了家校共育中的主体和施令者,家长的地位十分被动,家庭教育逐渐的成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并不能调动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学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的责任也是正确的。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家庭教育主要就是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个别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双方的优势,才是做好家校共育。家校共育过程中应该积极交流和沟通,才能够真正形成合力,最终提高整个教育的效果。

  (三)制定法规政策,建立评价机制

  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家长参与家校共育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进而使家校共育工作能够实现合法性,各个政府和教育机构必须要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家校共育的实际政策,保证其能够从制度上鼓励和支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在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时,必须要做好评价工作,目前家校共育工作的主要问题就是连续性及随意性较差的问题,导致家校共育工作并不能有效地开展,不能真正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所以,各个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对学校、家长参与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督促学校及教师能够真正地落实家校共育工作,比如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对家校共育工作的理念以及家长的参与度和反馈等诸多内容,必须要将家校共育工作的效果与教师的评价和奖惩有机结合。

  (四)丰富家校合作内容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家校共育工作,主要根据家长参与的层次将家校共育工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低层次的参与,比如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及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第二类属于高层次参与,其主要包括经常性的家访、帮助制作教具及为学校募集基金等诸多内容;第三类就是正式组织上的参与,比如家长咨询委员会等,能够直接参与学校的日常决策和管理等工作。我国在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时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基本合作,比如教师的家访及电访等,大部分学校都是以家长学校为主要载体开展家长培训工作,最终达到引导家庭教育的目的,其本身属于低层次的参与。但这种低层次的参与并不利于学校提高家校共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学校必须要积极地组织更深层次的家校共育工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活动,科学、合理地利用家长资源,让有能力的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逐步向深层次家校共育发展。

  (五)创设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

  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要尊重家长,并且积极创造平等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将热情落实到實际活动中,促使家长迈入学校大门时就能够感受到亲切和真诚。全体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家校共育的理念,将传统的主体地位逐步转变为平等地位,真正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实现平等的交流。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积极性和热情,将家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伙伴。必须要付出实际行动,能够真心实意地让家长进入学校和班级参与各项教育活动,促使家长真正融入家校共育工作中。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的改革,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对于培养综合型优秀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教育不应该仅仅重视学生们的成绩,还必须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工作,最终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俊源,肖霞.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0(1).

  [2]陈琳,谢培.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8(5).

  [3]周雪莲,阳德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7(8).

  [4]陆春华.影响小学家校合作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杨敏.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软件电子版,2014(1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