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机制创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174
裴令华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产业已然成为我国最具成长性的产业门类。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整个电影市场繁荣的背后,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笔者就“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和机制创新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电影产业;机制创新

  自1905年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至今,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在这段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内容创作和产业体制不断变化和革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经济不断向各行业的渗透,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电影”已然成为了电影产业的新趋势,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升级提供了更多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

  所谓“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彼此共荣共生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的本质是实现产品的网络化、数据化,是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现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可谓深远,电影也不例外。电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传播媒介。本质上讲,电影同互联网的融合和其他如广播电影等传播媒介并无不同,但是电影有其自身的特有属性,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的变化就呈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变化。

  从2014年“网生代”元年开始,“互联网+”电影迅猛发展,互联网基因渗透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从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都有了深度的融合。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电影产量和票房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全国电影票房从2011年的131.5亿元到2017年激增至559.11亿元,同时较2016年同期增长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2016年13.72亿增长18.08%。

  电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无不得益于“互联网+”的推动。一方面,“互联网+”为我国电影产业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首的具有强大财力和号召力的互联网企业跑马进入电影圈,从资本运作到业务合作都深度介入电影业,构筑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产业模式;融资方面,互联网企业还充分运用自己的用户优势,通过电影众筹等方式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互联网+”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传统的电影公司通过互联网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吸引了更多的资源。另外,“互联网+”还促使电影产业的链条更加的优化,实现了产业间的互惠共赢。大数据、跨屏、IP等更是渗入电影产业肌理之中,引发了中国电影产业更深层次的变革,创造出了更加完善的电影产业新机制和新业态。

  二、“互联网+”背景下电影产业的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电影的跨界融合,碰撞出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新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国产电影市场的活力,拓展了其空間和维度。

  (一)利用大数据,实现对电影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

  互联网还未介入电影产业之前,电影的投资、创作、宣传的方向更多的是依靠电影人自身的经验和市场调研判断,通过其对电影观众和电影市场的了解进行,然而电影人自身的经验有限,调研文本的数据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电影的投资、创作、宣发也只能是提供一个参考。“互联网+”的到来则为电影产业的相关诉求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了解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观影频次等,还可以掌握观众的观影渠道和喜好。通过对数据的精准挖掘研究,针对细分市场的不同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的电影生产和宣发,在全流程上关照观众和市场的诉求,为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借助IP,打造互联经济圈

  “互联网+”背景下,IP资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IP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电影公司借助原有的小说、游戏、动漫等制作的IP电影无论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同时,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在线用户,与电影联姻的互联网公司整合受众资源,可以实现对优质IP的可持续开发和多元化的类型拓展,如网上付费观看、同名网络游戏、衍生品开发等。然而,目前很多影视公司只是进行IP概念的炒作,而非实质意义上的内容开发,导致了电影同质化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P资源的合理利用。总的来讲,互联网的介入使电影产业更趋民主化,也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有机会参与电影的制作,无形中增强了电影的市场影响力,带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进步。

  (三)“互联网+”改变了电影发行放映方式

  电影的发行放映连接着制片方和院线,是电影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电影的发行正趋向网络化、电商化。过去,电影在上映前影视公司的发行主场更多的是通过影院点映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但这种方式传播效果有限。现今的互联网时代,线上平台与线下影院深度合作,整合彼此的优势资源开展电影的发行,不但能实现更有选择性、针对性的营销方式,而且有利于观众从线上全面的了解电影信息,有利于影院的排片。可以说,国产电影近些年的火爆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猫眼、淘宝等网站或移动终端所带来的电影发行新模式。另一方面,电影院线不但架构起遍布全国的网状平台,而且电影的放映进入了多屏化阶段。以往电影的放映主要是电影院承担,随着科技的进步,影片可以更多的在电视屏幕、电脑屏幕、移动设备等多渠道播放。由于政策的限制,很多未能进入院线的国外影片和独立电影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播出,网络院线已成为电影放映的重要渠道。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只有加强“互联网+”与电影的不断创新和融合,将互联网思维更深层次的融合于电影产业的发展之中,取长补短,共生共荣,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影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才能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实现中国电影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饶曙光,鲜佳.“互联网+”与中国电影格局的提升[J].当代电影,2015(7).

  [2]饶曙光.互联网、大数据与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换代[N].中国艺术报,2015-02-07.

  [3]余佳丽.“互联网+”时代电影发行营销变革[J].中国电影,2015(11).

  [4]刘藩.电影产业经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