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690
潘宏佳+于秋波+雷明+张淑丽+于晓梅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大数据、数字化泛传播的背景下,“微文化”已经慢慢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微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微文化”从整体上说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微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大数据时代微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问题,提出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希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微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微文化”已经慢慢进入大学校园中。在当今大数据、数字化泛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微”已成为时代文化的关键词。“微文化”的传播在现阶段的大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同时作为微文化的起源,微博、微信等一些新型的软件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每个学生的手机和电脑中都基本保存着这两种软件,因此“微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且据统计,现在每个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微文化”,“微文化”已经慢慢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微文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解决,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大数据时代的微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微博、微信、微小说等不断被大学生所创作、传播,作为媒介文化延伸体的微文化已形成了容量巨大的文化资源,正以其雄厚的人文积淀与知识底蕴感染和激励着学生们,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存在样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微文化”便可以充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将教课书的知识点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可以更快地体会知识的重要性[1]。例如: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可以将知识做成微电影或者微广告,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二)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

  在同微文化接觸体察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感悟,对不同国家、社会和民族进行全方位的感知,还能以微文化为载体开展人际交流,彼此交流信息及个人的看法,频繁的互动使沟通更加畅快。此外,微文化中折射出的人文品质,可以间接融入大学生的知情意行,并具体表现为生活中自然流露的人文情愫,这种情愫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微信、微博等软件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还让学生之间来往更加密切,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相应的知识点。

  二、大数据时代的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数据时代“微文化”的信息内容除了简捷性外,还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网络中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样化,致使大学生接受的“微文化”知识也日渐复杂[2]。对于网络中多样且复杂的信息,很多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很难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致于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渐渐地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所蒙蔽,认为网络中所说的内容就是正确的,缺乏合理的判断,同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难度

  微文化的盛行给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的信息,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很多大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对于网络中的知识深信不疑,以致于有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权威性产生了质疑。微文化中很多的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内容存在较大的冲突,当代大学生面对着这些冲突必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增大相关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应对微文化挑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与内容

  现阶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微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大学生。在现阶段的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中的领导者,带领大学生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因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3]。在备课时,教师就要对讲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优化和过滤,找出一些重点知识和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教授,并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加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在现阶段的大学生活中,由于“微文化”的不断深入,对于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四通八达,涵盖各个方面,但是这些传递的信息中有很多不良信息,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大学生,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4]。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踏入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因此对于社会中的一些事件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是由于学生所接触事件的不同或者接受网络信息内容的不同,学生所认知的观点也会有所不同。在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的思想带到正途上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信息属于不良信息。以免学生在“微文化”时代中接触一些不良信息,导致思想不正确。同时,教师也要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大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5]。

  既然大学生都喜欢“微文化”时代下的一些软件,那么教师在教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自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讲完课程的重点知识之后,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针对教师讲课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思考,让学生在互动网上谈一谈自己内心的想法,互相点评,从学生的想法中教师便可以注意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内心所想,进而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endprint

  (三)加强学生对微文化的掌控力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事物已经慢慢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但是网络毕竟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才上市,网络中难免存在一些比较落后、腐朽的文化理念和不良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大学生要提升本身的微文化素质,在使用“微文化”时,要对不良信息有一定的抵抗。因为大学生还是学生,没有真正踏入社会,所以很多时候出于好奇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良信息[6]。所以,针对以上情况,大学生要尽力克制自己的好奇心,慢慢养成可以判断信息好坏的能力。在大学课堂中,教师也要时常教育学生如何抵抗不良信息的侵蚀。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会中谈一谈自己是如何看待网络的,然后针对网络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探讨[7]。学生在与教师探讨中就会慢慢发现网络中有趣的话题和一些不良信息,这时教师便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辨别网络不良信息的方法,让大学生可以在“微文化”中吸取一些有益的成分,排斥一些不良信息,使网络中的一些有益信息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服务,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现阶段的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引进“微文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也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微文化蔓延的情况下找出合适的方法来改善学生思想政治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让大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蒋红,JIANGHong.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韩伟,韩丽丽,齐玥.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衡阳市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3]钟颖.新常态视域下探索构建大网络的平台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魅力中国,2017(21).

  [4]陈定家.大数据时代“微批评”的文化表征——以“微评莫言”的“网络事实”为中心[J].社会科学辑刊,2016(02).

  [5]徐岑琛,张平.微媒介:“互联网+大学文化”态势及路径分析--以微信为例[J].牡丹江師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6]高汉中,沈寓实.云时代的信息技术:资源丰盛条件下的计算机和网络新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周玫燕.[J].考试周刊.2017(03).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