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渊源、内涵及意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319
朱东伟

  摘 要: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提出“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借鉴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其在民生方面的主要内容,诸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及发展教育等,为当时的社会民生建设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指导,同时对我国当前阶段民生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产生渊源、主要内涵及影响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渊源;内涵;意义

  纵观历史,无论是对于政权兴亡还是对于民心所向,民生问题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切实解决当时社会的民生问题,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义”,为中国社会的民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借鉴。国内学者有关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和全面,可以肯定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影响确是持续和深远的。虽然由于多重因素,致使“民生主义”没有如孙中山先生所愿解决当时中国的民生问题,但其对于中国社会民生建设而言仍具有开创性和历史借鉴意义。

  一、孙中山“民生主义”产生的渊源

  (一)西方进步思潮的影响

  留学美国使孙中山深受西方主流进步思想的影响,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极力推崇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全力主张学习西方。西方国家率先经历了工业革命,在工业现代化方面有着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大机器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孙中山正是看到了发展资本主义使西方国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更加坚定了其向西方国家学习的信念。但西方国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贫富不均等问题,在民生方面逐渐出现和愈演愈烈的问题积重难返,对社会民生的建设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孙中山也看到了西方社会存在的这些问题,更进一步认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妥善的发展民生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阻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孙中山开始着力于解决土地问题,重视民生建设。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便形成了固有的民本思想。溯源可见,西周时已有萌芽,历经春秋、明清的长期发展,拥有着深厚的民本底蕴,而古代先哲对于民本及民生都有过较多的释义,历朝历代对民本民生也有不同的重视程度。近代以来,孙中山成为首次明确提出“民生主义”,并对“民生主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是对中国数千年来的民本思想的深刻总结。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

  (一)“平均地权”切实体现民生关怀

  两千年来,土地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试图通过平均地权这一基本政策解决土地问题是创新性的尝试,虽没有直接实现“耕者有其田”,但也引起广大农民的共鸣,为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一个好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生关怀。对于当时有着四万万人的中国来说,要解决吃饭问题可是一件极端重要的大事,解决吃饭问题则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土地,而土地又被控制在地主手里。孙中山看到了问题所在,进而提倡“耕者有其田”,实行土地改革,保障每个人在土地使用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实行核定地价及土地增价归公所有等措施,保障地权的平均,防止土地为少数人所垄断。孙中山通过平均地权为农民谋福祉,提升国民整体生活水平,切实体现了其民生关怀。

  (二)“节制资本”有效遏制私人资本膨胀和垄断

  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所提出的的节制资本包含节制私人资本和壮大发达国家资本两项主要内容。节制私人资本便是对私人资本进行限制,有效防止对私人资本对国计民生产生不良影响,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从而达到改善民生的目的。孙中山认识到个人资本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也认识到国家资本亟需发展壮大,同时看到发达国家个人资本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危害,从而使其在三民主义中明确要节制资本。由于中国当时积贫积弱,所以在节制个人资本的同时要制造国家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推動国民经济发展。节制资本措施的施行在遏制私人资本膨胀和垄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当时社会民生的发展和建设。

  (三)兴办实业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

  孙中山认为,兴办实业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也是推动我国当时工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力求发展经济以推动国家进步,在《建国方略》中有其关于兴办实业的具体策略和举措,尤其是在铁路、矿业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孙中山极为注重民生相关工业的建设,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着力于规划铁路网及工业区,对发展实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计划,而其在兴办实业方面的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也使我国工业化有了更好地发展。

  (四)发展教育体现对教育的重视

  孙中山对发展教育的重视是极富远见的,当时的中国在教育方面的确是极为贫乏,这也是我国贫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孙中山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诸多教育相关的见解和措施,如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提倡义务教育及教育的多样性等。虽然孙中山“民生主义”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教育体制,但其超乎常人的远见和极富思想的教育见解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虽由于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孙中山的教育思想没有充分得以实现,但其已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意义

  (一)较好地促进了当时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其在促进当时工业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生主义中提到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等均对当时中国的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目的虽然是发展资本主义,但切实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而其中涉及到修建铁路、开发矿产资源等均促进了当时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endprint

  (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民生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对促进社会公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平均地权的举措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安抚人心及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节制资本在节制个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方面的努力则有利于逐步缩小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三)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

  “民生主义”中关于发展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在深刻认识当时中国教育状况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育理念,从而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孙中山对于发展教育的远见卓识在当时中国社会情况下是较为超前的,虽然其教育主张并没有得到全面和深入的贯彻和施行,但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我国目前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对我国当前民生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是在中国当时国情背景下提出的,但其中的一些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民生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发展经历、壮大发达国家资本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了指示。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和重要地位,孙中山认为平均地权是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只有解决好土地问题,才能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更需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改善民生。另外,孙中山对于私人资本的遏制,对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要想实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要加强宏观调控,持续打破经营垄断,重视分配的公平性,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成果。孙中山对于教育的重视不言而喻,而我国当前阶段对教育同样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改善教育环境,促进区域教育的公平。

  总的来说,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三民主义”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孙中山对于民生建设的重视,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民生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当前阶段的民生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孙中山在提出的各项具体内容和措施方面,如节制个人资本、修建铁路、开发矿产资源等,均为民生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空想性,这也使“民生主义”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中山.三民主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賀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郭学旺.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

  [4]程美东.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J].人文杂志,2002(3).

  [5]姚锡长.孙中山对民生主义全面阐述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4).

  [6]陈金龙.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1(1).

  [7]朱芹,李尚敏.浅谈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实意义[J].新学术,2008(1).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