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亚儒家文化一直被视为阻碍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障碍,近三十年来,日本、“四小龙”、中国大陆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分析历史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弊端;转型
一、现代化启动以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自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中国便步入了世界强国之列。经过大唐盛世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古老的中国形成了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之广,包容之深,无与伦比。中国历史有着其独特的连续性,社会变迁是一种渐进式的微变模式,缺少断裂式的突变,这种独特的中国型的历史运动使得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不因王朝的变更而断裂。纵横千年的历史和强大的国家政治力支撑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富饶的国土上,中国人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心论的心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独特的文化体系,自成一派,并以自身深厚而博大的文化内涵影响并远播到周边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敬畏,并引以为豪。但19世纪中叶,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天朝上国的中心文化心态受到极大震撼。面对西方先进的器物文明,中国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这场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先进器物,并没有从本质上动摇传统文化的根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即早期现代化的萌芽)的大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失利后,维新改良派与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开始进行制度上的改革,这一变革涉及上层建筑,引发中国人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索,力求寻找一条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道路。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们将视线转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于是,传统文化从原来高不可攀,无人动摇的位子上被人拉下来,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由先前的顽固维护转变为全面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态度更是激进,将儒教看作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喊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文学创作也由文言文转向白话文。至此,传统文化成为封建旧势力的代名词,遭到无情的批判和打击。
五四运动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盘的否定一切。日益高涨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丧失了应有的冷静与客观的态度,见解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不足。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应该采取“捧到天上”与“踩到脚下”这两种极端的方式。中国五千年的社会形成的是小农经济文明,以经验主义为主,区别于西方科学主义与实验主义。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现代化文明的冲击时,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与落后。自洋务运动至今,现代化进程已达百年之久,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也面临许多与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寻求一种方法与准则来解决现代化过程的问题成为共同的课题。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来,与当今现代化进程有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虽然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对现代化进程有阻碍作用,但我们应该以明确客观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否定,要合理地摒弃传统文化的不适应成分。第一,传统文化并不等于古代文化;第二,即使是古代文化的内容,经过批判改造,也有许多可以“古为今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截然分割、水火不容的对立物。我们站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说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近现代文化变革中形成的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僵死的,而是把前人创造的文化保存下来,传给我们,影响我们。它包含古代的文化,也包含近代以至现代的已被民族社会认同的文化;它包含本土文化,也包含被吸收消化了的外来文化。[1]对待历史遗产,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批判性的总结。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应重新反思历史,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二、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今天,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在接受现代化带来的高度文明与生活便利之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日益注意到现代化的弊端。因此,在思想上对现代化进行反思便构成了一股时代的潮流。现代化过程中,人类长期、片面地追求理性的发展,并片面地压抑感性的发展导致所谓“人性的分裂”,即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分裂。其结果就是人感性能力的极度匮乏,人变成“单面人”。[2]席勒曾经指出:“现在伴随着我们的是,各门科学之间的严密分工,等级和职业之间的直接分开,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之间的隔绝;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工作与报酬之间也都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丧失了自己内在的完整性,并且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越来越发达的写照。技术成为现代化的“宠儿”,它主宰了现代人的生活。然而,正是这个“宠儿”极大地加剧了人性、人格的分裂。人性分裂的直接结果,便是产生大量精神病患者及弥漫在人们心底深处的空虚感。这种内在空虚感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征便是病态性的“冷漠”或“不感症”。[2]感性能力丧失的另一个重要表征便是丧失与世界进行最原初接触的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过多的是索取与征服,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自然为中心,更是无法体会到自然之美。现代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现代病”是与现代物质文明、生活方式相关的一类疾病。它由工业化、都市化的环境污染、过分优裕的物质生活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造成。在现代资本主义管理体制下,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给人们造成巨大的身心压力。在身体方面,“现代病”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电磁污染等污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新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因营养过度或食物太精细而引起的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在精神领域,“现代病”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症(神经衰弱)或精神病患者的增加。[2]人们早期对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反思大多侧重于“人的异化”上。“人的全面异化”仅仅局限于人类无限制地推崇和追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满足自己的征服、控制和享受的欲望。现代化过程中更为严重的一个后果是“自然的異化”,即土地越来越贫瘠,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污染。这一切已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自然的异化”问题也上升到寻找净土,维护人类生存的高度。endprint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可以相互适应、协调和促进的,但是,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充满着矛盾。传统文化如何吸纳新的成分,丰富自己的内涵,摒弃传统文化中消极或落后的成分,促进传统文化的转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来看,有以下三点。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与整合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因素都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被整合到社会的新文化中。文化整合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整合到以追求理性、科学技术和人本精神为标志的工业文明精神中,而不能相反地把工业文明中的某些文化因素整合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总体之中。否则,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就有可能变成原地踏步的无谓之举。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二)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
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吸取与排斥,只能在文化交流中通過文化机体自身的吸纳与排斥机制进行,它往往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换,外加的压力可能起一时之效,但终难持久。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状态,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破除了各种文化交流的障碍,世界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依赖性加强,形成了一个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在这种世界文化发展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是如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对外封闭中发展,都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养分,滋养和创新本民族文化。面对着不同的发展主题,各个民族都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因此,世界文化格局不可能是某一民族文化“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只可能是多元文化并存。中国传统文化必将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中并存,协调发展中求得生存。
(三)与本土结合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中,要紧紧地依靠它,从中汲取有用的养分。当代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现代化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土壤之中,才是有生命力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的创造。”例如,二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区经济的腾飞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儒家思想深厚的熏陶和引导。“亚洲四小龙”巧妙地将古老的东方儒家伦理与现代西方经济民主两者糅合在一起,造就出“东西合壁”新的时代文化与思想,以此来指导本国的民生发展。然而,“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不能简单地归功于中国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脱离本国实际建立在别国民族伦理道德的精神支柱上;其次,“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背景。它同日本和东南西亚各国在战后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西方欧美现代化模式的影响及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各国采取改革措施等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所以,“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除了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已经在其国内扎根,与其本土结合,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特色。
四、结语
无论是文化整合,还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抑或是与本土结合,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一条明确的准则,那便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和保障自由,促进发展。离开这一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将道路崎岖,它所做的努力也将是虚有其表、不切实际。因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根植于人们生活中,新文化的生成也决不能因其高深的理论和古怪的名词而游离于生活之外,毕竟文化是生活的样式。所以在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时候要以人为目的,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王蔚,陈燕锋.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3):68-69
[2]樊美筠.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现代化弊端之克服[J].科学·经济·社会,1998(2):30-36,16.
[3]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J].战略管理,2000(4):1-12.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