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是社会转型集聚期,农村社会矛盾突发,经济、民事纠纷等各类案件时常发生,治安状况严峻。公安基层人财力不到位,任务多,办案工具跟不上时代进步,使得农村警务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如何开创农村警务工作的新局面,突破目前警务工作中的瓶颈,笔者对农村警务工作现状及问题了进行了调研、分析说明,并给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警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治安现状;“一村一警”机制;问题根源;治安预防
农村警务机制建立以来,乡镇派出所是农村治安力量基层的单位,承担着保持农村治安稳定的重责,是确保新型农村有序稳步推进的有力保障,也是广大农民的安全支柱。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因素的急剧变化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并相互影响,对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尤其在当前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执法为民、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切实保障农村的安全稳定,满足农民最基本、最急迫的需求,对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完善农村警务机制。
一、当前农村治安情况
农村经常出现以下几种治安案件。
(一)民事纠纷
据统计,基层派出所经常接到的报警电话就是关于民事纠纷案件,占报警数量的60%。其中,有因口角争执而相互辱骂、殴打的,但多数还是因为土地占用而引起的纠纷。有两起案件比较典型,一起是分家后因土地使用权而引起的纠纷,另外一起是土地的界线不明确,在收割农作物时引发的纠纷。此种情况一般应由村委会解决,但村委会也会直接报警。民警基本上都是采取对纠纷双方进行调解的方式,但调解的效率较低,导致民事纠纷再次发生,还要再一次出警,一直循环。民警建议纠纷双方去法院或者检察院申诉调解,但是由于村民对法律程序、内容不熟悉,从而导致只要求公安机关出面解决。本应由多方部门共同解决但往往却只有公安部门自行处理,导致警力资源被大量占用[1]。
(二)财务丢失
在农村,据社区民警透露,在其管辖区域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起盗窃案件发生。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天网工程”的不断完善和市县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使得城区监控覆盖区域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犯罪团伙在城区无处遁形,犯罪方向往农村转移;另一方面,农村住户分散,村民防盗意识不强。加之村落里好多监控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安装不到位,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形同虚设。导致盗窃案件预防不了,发生了也解决不了[2]。在大部分乡村派出所中财务丢失案件的积案最多。导致农民权益得不到维护,民警办案效率低,村民对民警工作不满意。盗窃案件成为了农村最大的治安问题。
(三)诈骗类案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建设,一些高科技类的经济诈骗事件不断增多,诈骗团伙也将作案目标投向了农村。农村诈骗案件的发案率逐年递增。诈骗团伙利用留守老人不认识外界新兴事物和贪便宜的心理进行作案。发送中奖短信是常用伎俩,还有利用老年人对子女等的关心作案。像这类案件几乎都是网络作案或电话作案,犯罪团伙大都与被骗的村民相距甚远,无线索,要想侦破案件且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是件困难的事情。
(四)留守儿童引发的治安问题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大部分村民选择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增多。由于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法律的无知走上违法道路。比如为有更多零花钱,几个人一起去恐吓他人或者自行去邻居家偷盗。民警也经常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由于家中的监护人一般都是老人,对其不能很好地说服教育,这类孩子的违法问题也成为了警务工作的瓶颈。
二、农村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财物不到位
农村实行了新型化的警务战略机制——“一村一警”。但是由于人财物不到位,使得“一村一警”的体制得不到有效实施,效果不理想。部分镇就一个派出所,派出所负责多个村庄的治安。一般村庄都在十几个左右,大部分只有几个正式民警、十几个协警,正式民警中一个指导员、一个所长、一个副所长,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同时像上级领导来访需要警力支持,政府部门因对某些问题处理不合适激化了村民情绪等各类群体性事件也都要警力支持,民警工作范围较大。导致警民关系越发紧张,矛盾越发激烈,对公安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妨碍。物资的不到位导致许多政策无法推行,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当然,较以前确实有所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警民的感情。技防方面,目前主要靠摄像监控,但是监控数量有限,未实现全方位覆盖,有监控的地方未能合理利用监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农村警务室不能发挥功效
农村实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建设有很多农村警务室。但据观察和对民警的走访,大部分民警反映因要处理大量的案件,几乎没有时间去警务室,一周不能保证来一次,大多在乡镇派出所办公,几乎不能实现每天去每个村落巡逻。上级大量的检查、考核也占据了部分警力。其次,农村警务室资金、设备不到位,工作环境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打击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受办案条件限制,工作效率低。农村本身就是大信息综合体,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方式,公安工作人财力又不到位,不能真正去走访每一户联系到个人,精确捕捉到每一个影响农村的治安因素,导致不能有效建立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高效处理案件,消除治安隐患。
(三)部分民警业务素质不高
农村警务工作内容多,案件类型错综复杂,警力有限。面对现实情况,部分民警缺乏处理警民关系的有效经验,并且不能依法处理某些治安案件。大多数民警根据同事的处理方法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处理案件,这样不能够有针对性高效率解决特定案件,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致使公安工作越积越多。同时在办案技巧以及对某些常见或可能出现的治安问题处理上没有进行统一指导训练,致使农村治安工作效率不高。
(四)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村民一有纠纷就只选择报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其他解决途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所以只能找警察。部分基层派出所要求民警定期走访农户,询问他们碰到的难题,向他们宣传法制知识。但是并没有具体到遇到哪类侵权情形该怎样处理,法制宣传栏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此外,很多村民识字不多或者不识字,文化水平不高,不理解法制宣传中很多专业术语或者一般内容,导致不懂法,发生侵权事件不能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endprint
(五)基层民警权益维护得不到保障
基层民警的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繁杂。随着法制社会的进步,上级对基层公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乡镇民警和驻村民警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要想真正做好基层工作,需要上层更多支持和帮助,而基层民警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既要群众满意还要上级满意。现行考核方式多,起到积极作用的却少,民警大多抱着消极心态,不敢按照心里想法去尝试创新公安工作方法,致使工作不主动、工作热情不高。
三、农村警务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实现警民联治,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首先,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农村治安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基层民警,应该警民携手合作。“一村一警”建设应该再添加“一干”,这个“干”指的是村委会。村委会可以根据对本村情况的了解,及时向民警反映村里的尖锐矛盾或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消除。其次,民警在警力不足情况下要想办法充分发挥村委会的自治力量,农民遇到的部分案件可以寻求村委会的帮助。不仅减少了公安工作量,而且使百姓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既使百姓满意,也增进了警民关系。最后,民警可以及时向村干部宣传法制真实、普及法律知识,再由村干部入户宣传,最终实现人人知法、守法,会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村民参与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治安防控体系整体的一份子,随时随地发现影响治安隐患的问题随时随地解决,维护农村治安的稳定。
(二)保障基层民警的权益
要从优待警,提高基层民警的工资待遇。不能让基层民警承受的压力大、做的工作多、付出的血汗多,得到的工资待遇却在公务员中最低。其次保障物资到位、设备齐全,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保障民警自身的安全,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再次,要让派出所民警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大胆放心按照内心想法去实施农村警务工作,去尝试创新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新型农村警务工作方法。最后,改善警务考评机制,使其发挥真正的考核作用,而不是增加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3]。
(三)提高民警业务素质能力
要突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一矛盾,只有把现有每一个基层公安民警培养得能独当一面,才能使整个基层公安机关作战能力增强、作战效率提高。首先要使基层民警牢固树立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正确的执法观念有利于民警在处理案件中公正合理执法,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完成其所担负的重任,维护社会的和谐。其次要注重民警在案件处理时自我防护和实战技能训练,比如警械装备的使用、徒手攻防、搜身技术、调解纠纷的技巧等等。警察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业务,而且要灵活运用自己所具备的基本公安技能。最后要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华卫.当前农村警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报,2014(3):30.
[2]曾國军.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治安问题及其法律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4(7).
[3]马震宇.农村警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