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各地出现红色资源运用于党员干部红色教育的热潮,成效与问题并存。从初步开发到深度开发阶段,红色教育往往容易陷入“一次性”教学危机、“固有化”的教学模式、“平庸化”的教学内容、“三分钟”的学习热度以及发展的瓶颈期,如何破解红色教育可持续的发展问题,值得去探讨和思考。本文以百色市田东县,从田东县运用红色资源来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例,探究党员干部红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红色资源;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许多拥有红色资源的市县开始利用和开发红色资源,在革命老区经常可见穿红军服、走红军路的画面,出现了一波“红色教育的热潮”。但是有些地方的红色教育或者异化为观光旅游,或者发展后劲不足停滞不前,甚至还有些地方戛然而止,无人问津,红色教育发展面临各种危机和困境。因此,红色教育可持续发展值得去思考和探究。本文以百色市田东县为例,通过对田东县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实践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研究和思考党员干部红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培训的实效性,传承我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使得红色基因得到代代相传。
一、红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红色教育容易陷入“一次性”教学危机
红色资源本身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是已发生的历史活动的总和,不可避免的存在历史内容的客观固定性。在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中,必须要尊重历史的客观存在,坚守历史的真实性。这就注定了教学场景和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学内容重复不可避免,因此也就容易陷入“一次性”的教学危机,即学员看过了一次,听过了一次,了解了一次,体验了一次,就不会再萌生第二次学习的想法和冲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教师用固有的模式,一味的陈词滥调或者是背书式的传授,不够引人入胜,让学员觉得乏味,没有收获,意义不大,那么这种危机会更加加剧,就会影响可持续性的发展问题。笔者曾调查百色市田东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员,问卷调查显示,教学效果与萌生再次要想来学习接受红色教育成正比关系。
(二)红色教育容易陷入“平庸化”的教学内容
红色教育在一部分地区有一些异化的倾向和现象,其表现在:一是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有些培训学校在培训方式上存在粗放式培训,只满足于停留在简单的参观介绍层面,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和培训对象的思想实际贴得不紧,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脱节;二是历史与现实脱节。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缺乏深度,特别是现场教学往往没有对现场点或事或人物事件进行加工、改造,深化其教学主题,教学点评或者是有深度的教学点评较少,教与学浅尝辄止;三是教学目标不清晰。在培训中接近于走马观花的旅游形式,只是形式化的“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而对“想一想”这个环节没有触动,把“红色教育”等同于“红色旅游”来看待,使得培训学习大打折扣,影响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功能,进而影响红色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红色教育容易陷入“三分钟”热度的学习效果
目前,各地红色教育教学形式趋向多样化,教学形式也很吸引人。比如,穿红军服、走红军路、吃红军餐、唱红军歌、听红军故事等这些形式,确实能让学员体验了当红军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当年革命前辈的革命情怀,但是往往就是在授课过程中产生感动、敬仰、激情等教学效果,难于停留在心中,更难于外化于行,正所谓“学习期间激情澎湃,学习归来平平淡淡”。这些究其主要原因为形式大于内容。形式热烈多样,而内容空洞,没有深度,难于起到启迪育人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形式也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因此,内容才是根本,形式应为内容服务,应该注重对历史的挖掘,精神实质所在以及学员的启迪与思考,而不能一味强调形式的多样、新颖。
(四)红色教育容易陷入“瓶颈期”的发展中
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红色教育教学能长期开展并且要打出品牌必须依附于后期的深度开发和提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和齐全的配套设,才可以持续的发展。然而,有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持续性的发展问题,對于教学基地的维护和管理、接班流程、后勤保障、课程持续开发、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培训提升等很少考虑在内,或者是等到问题出现了才给予解决,没有对整个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一个全局性、可持续性发展的考虑。有些只是满足于开发现状,对教学线路很少进行提升和改进,轰轰烈烈开展得几年后最终无人问津;有些地方还存在一阵风的开发热度,领导重视才重视,领导不提就忽悠过,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教学基地和革命遗址修缮停滞不前等。
二、百色市田东县开展党员干部红色教育的情况与实践
百色市田东县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广西第一个红色政权——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活动的中心地带,是百色起义红色文化资源最集聚的地区之一。田东县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革命资源优势,从2013年开始打造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根据邓小平的革命足迹和百色起义历史开发了“挺进右江、运枪小道、战地烽火1—巴麻村、战地烽火2—那叭红七军医疗站”4条现场教学线路,开设了以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4种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穿一套红军服、走一段红军路、坐一趟红军船、吃一顿红军餐、唱一首红色歌谣、听一个红军故事、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和参与一场革命历史再现文艺联演等“八个一”活动。2014年至今,接待了来自区内外500多个班,近20 000人次到田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得到参训学员较大肯定,影响和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百色起义红色教育课程中一大亮点。
虽然田东县在运用红色资源对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取得较大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开发中的一些困境。除了普遍的困境外,田东县在开展党员干部红色教育中也存在自身独特的问题和矛盾,表现在:一是课程开发体系不完整。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田东县的革命传统教育主要是以现场体验式教学为主,而专题教学、激情教学、访谈式教学、互动教学未得到很好开发,开班仪式以及结业仪式等也都没有很好地进行规划,教学线路和培训天数也有限,仅仅有1~2天的培训时间,满足不了当前培训的需求,影响红色教育持续性的发展;二是历史挖掘不够深刻。讲解及点评内容空洞,与现实的勾连比较牵强,致使形式大于内容。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形式,但内容不够引人入胜,对震撼学员心灵、启迪教育的作用不明显;三是师资力量弱小。县级党校专职教师人少,一般都是身兼多职,教学精力和水平有限,影响教学效果;四是活动安排合理性科学性不够。现场点讲解点评时间过长、活动安排太紧凑、太满,没有休息时间,学员容易疲倦并引起反感,导致满意度不高。endprint
三、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田东县在开发红色资源中结合自身红色历史资源的特点,运用于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伴随着问题及矛盾。如何化解危机,从瓶颈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应对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红色课程体系
开发红色资源,强化育人功能,就必须遵循历史的整体与局部的内在关系,避免碎片化的认识。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完整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并借助各种教学形式给以体现。
1.开设专题教学
将专题教学纳入到红色课程体系中,既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同时又可以与现场教学点的内容相呼应,是现场教学不可比拟的。因此,它是在开展现场教学前的需要。一是开设红色教育课堂第一课。主要是让学员了解整个历史的背景、经过、意义等历史脉络,因此这节专题教学内容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主要是让学员了解历史脉络以及意义。二是大力开发红色教育专题课程。课程可围绕历史的特点、历史的纵深意义、历史的人物等结合时代的声音进行开发,如百色起义可以围绕人物及其人物精神价值、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启示、百色起义统战工作、土地革命以及邓小平与百色起义等都进行开发,并且通过课赛的形式推动,还可以根据课赛的情况纳入到红色精品课程中
2.提升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因其让学员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红色气氛,施教者通过情境的烘托,能很好地将情、理、史很好的结合,因此多数运用于红色教学体系中。田东的革命传统教育4条教学线路就是以这种教学方法为主,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突出现场教学这项优势,做好现场教学这篇文章,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因此,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明确教学主题。要赋予每个现场点特定的教学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设置教学内容,内容与主题必须是高度契合,围绕教学主题,精心构思整体设计;二是提升教学点评。在讲解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由教师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点出历史背景、梳理历史脉络、分析历史本质以及时代的精神,评点该现场的历史启迪意义,尽量做到“每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让历史闪耀着育人和启迪的光芒;三是提升教师驾驭现场教学的能力。现场教学不是说教,更不是背书,想要学员进入到情境中,除了内容,还需要教师的带入。首先授课老师必须要融入感情,用语速语调来体现,如果是慷慨激昂的内容,就应该铿锵有力,如果是讲述悲伤的故事,就要低沉缓慢,要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讲述历史要有一定的节奏,这样听起来才舒服悦耳,也才会引人入胜。总之,现场教学就应该努力把静止的、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形象,激发学员情感,启发学员思考,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很好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达到了“一次现场教学课就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良好效果。
3.优化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让学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悟,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各地均通过重走红军路、吃红军餐、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员模拟当年革命年代的战斗生活,让学员在革命年代的氛围感悟当下,启迪未来。田东县开辟的运枪小道、战地烽火-那叭红七军医疗站这两条教学线路,学员体验后表示深受感触。体验式教学虽然教师主讲不多,但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设计好各个环节。一是做好活动前的注意事项、介绍须知和氛围铺垫。二是穿插一些激情教学或活动,在运枪小道中就设计了路上播放红歌。战时传口令的活动以及模拟敌人枪炮声让学员猫着腰快速前行等活动,虽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有些问题,激情不够、后劲不足,有些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建议在行军途中用打快板、吹号,或者是战时口号给学员加油鼓劲,点燃学员的军旅激情。因此,设计行军途中活动要考虑安全问题、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是否易于开展。
4.穿插形式多样的教学
在教学中,以一种教学形式为主,穿插多种形式的教学,让课堂更加活跃,但形式不宜多,也不宜为活动而活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而作用于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接受对象的不同特点,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最终构建“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的红色资源育人新模式。教学形式让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多彩,科學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后,需要我们进行合理安排。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合理安排。一般是三天课程最多安排2次室内的课堂教学(专题教学、研讨教学),其余是现场教学,做到动静相宜。二是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不能安排太满、太紧凑,这样学员过于疲劳,学习效果不佳。特别是上午走红军路,学员普遍反映太过于劳累,下午可以开展研讨会就体验走红军路设置相关议题来讨论或者是分享会等,并穿插一些激情教学如唱红歌等形式,让学员在轻松中有所收获。但是安排也不能过于松散,松散容易导致纪律和管理也跟着松散。
(二)强化红色教学的关键要素
1.重视历史“四要素”的挖掘
历史的四要素包括“人、物、事、魂”,要想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就必须要从历史中的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深入挖掘。一是在挖掘其内涵中不仅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去深挖,还要从微观细节的人和事入手,解读人物中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以及思想境界,甚至可以运用换位思考的角度,让学员感同身受,引起学员的思考和共鸣。二是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四要素。必须要放在整条革命传统教育教学线路的“一盘棋”进行统筹,合理安排,以避免内容重复或有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三是挖掘本土英雄,特别是其感人的事迹,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集中代表,并且能够让学员从具体化的内容中寻找学习的参照物。如在百色起义人物的挖掘中,不仅要挖掘有影响力的伟人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等革命前辈,还要从寻找本土的革命志士进行宣传,像出身地主却一心投身革命的黄绍谦、病魔缠身但依然致力于革命事业的韦如山等先进的人和事迹。
2.做足历史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一是内容的选择。要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教学点独特的人、物、事、魂,并且做到横向、纵向比较,使教学内容有血有肉,并在教学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碰撞人的心灵。二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不能就田东讲田东,因为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不是从历史连接点剥离开来。因此,在讲教学点评时,既要放在大背景讲,也要从小着手,触及“大”内容。虽然右江革命根据地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所发生的人和事,都是在当时的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比如,邓小平和张云逸平马会师的缘由,雷经天三起三落的人生轨迹,透过历史方可得真知。三是教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现场点、每一个史实、每一个人物事件进行加工、改造,深化其教学主题,以历史为依据,紧跟时代步伐,让历史告诉现在、启迪未来。endprint
3.努力达到“情、理、史”的交融
红色资源包括物资资源和精神资源,要使教学出效果,就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可以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抓。一是从硬实力情境的创设方面。即红色资源的物资资源应根据当年的情形进行设计,要简约、古朴,同时也可以借助高科技如音像或场景体验等手段,将最能吸引眼球、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还原,让学员一进到场景就有铺面而来的红色氛围。比如,在红军村或运枪小道沿途中粘贴一些当年的红军标语,兵工厂要进展示当年打铁、造枪、造弹的场景,还可以借助音像手段还原生产时的场景,也可以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让学员进行场景体验。二是从软实力情境创设方面。首先要确定教学点相对应的教学目的和主题来确定教学的基调,比如可以借助教师的语调、教学道具、学员的行为要求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如果是激情澎湃的激情教学和情境教学,就要研究如何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就必须要从参与的意义以及其历史背景进行引导,用最简短的话语去唤醒、去点燃、去追忆,努力做到“寓理于史、寓理于情、情理史交融”的效果。
(三)建立持续化的发展机制
1.理顺接待班次的流程
随着培训班次越来越多,要保证各项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就要有流畅的接班流程,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努力。首先,要理顺各部门在革命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工作职责。对从宣传、外界联系、排班、接班、课程安排、结业以及后期资料的整理等一系列工作,要进行细化,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与联系。其次,接待班次的流程要规范化、程序化。根据培训班的需要,将培训所涉及的事情提前联系好,从班次设计、课程设置、食宿安排、接班送人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好是将制定好的联系须知表格发给参训的组织或单位进行填写。对于需要进一步协商的,可以通过电话或面谈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根据联系好的事宜,进行排班。在排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五要”,教学线路要流畅,时间安排要紧凑,特殊情况要考虑,情况有变要应对。在此基础上,制作学员手册、学员须知或教学安排之类的册子,分发给有关部门及每个学员,确保每个教学环节有序、高效地开展。
2.推进革命传统教育教研一体化
要继续丰富教学内容,开发新课程,必须推进革命传统教育教研一体化进程。教与研是相辅相成的,要开发出更多关于百色起义的课程,就必须立足于对史料的研究和把握。田东县应整合党校、党史办、纪念馆等相关部门,成立党史党建研究会,对整个百色起义乃至全国土地革命时期历史的研究,收集史料,对史料进行研究、考证,在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定期出科研成果,成果进课堂。要求负责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师既能“教”也能“研”,集“教”和“研”于一体,推动课程的开发,促进红色教育持续化发展。
3.加强教师成长培训机制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活力,体现多劳多得、多贡献多收获的按劳分配的原则,其中包括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二是开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反思,有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教学规律,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做到常改常新,使现场教学不断优化和成熟,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三是要求教师从现场解说型向专题研究型提升。要求教师逐步向专题教学发展,从多个层面多角度进行剖析,形成教学观点,不断增加内容的丰富度、理论的深度。通过对专题教学的开发,使教师进一步研究相关历史知识,丰富教师理论水平。四是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派遣教师到上级党校、外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授课指导现场教学工作,组织教师参加演讲口才等专门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4.明确和规范教学基地的管理
建设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而维护好管理好教学基地则为长期的一项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体系。因此,必须要明确和规范教学基地的管理,包括展厅、村史馆、广场、雕塑、指示牌、停车场以及洗手间等,都要明确管理的单位及管理的范围和职责。特别是有些革命旧址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如邓小平在真良旧居、右江赤卫军兵工厂旧址、巴麻黄绍谦旧居、那叭红七军医疗站等,以及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洗手间、指示牌等都要纳入专门的单位管理或者是委托村委进行管理,并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对党员干部进行红色教育、党性教育,是我党塑造思想政治过硬、好黨员好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尊重历史、尊重革命先烈、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要做好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就要不断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华.红色资源在新时期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运用——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实践为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5):139-144.
[2]肖小华.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1(3):29-31.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3(9):5-9.
[4]王旭宽.精神内化: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1):136-139.
[5]魏青源.现场教学须在“五精”上下功夫[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12(1).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