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提高的有效性措施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919
吴萍

  摘 要:早期阅读是学前幼儿通过语言符号、视觉信息以及成人声音等获取书面信息的过程。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时,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创造好的阅读环境氛围,并提高幼儿教师的阅读水平能力,选择好的阅读材料,指导幼儿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同时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幼儿早期阅读水平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就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提高的有效性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有效性;措施

  近些年来,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受到了极大地关注与重视,幼儿园广泛的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并获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随着社会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关注,幼儿园开始对早期阅读教育进行研究指导,提出有效的阅读措施,使幼儿的早期阅读水平得到提升。

  一、早期阅读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

  1、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时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幼儿的视觉、听力以及语言器官等逐步发展完善,词汇量以及语法掌握也不断发展,口头语言能力也获得了很好地发展,能够使用比较清楚、连贯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1]。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对于幼儿交流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培养幼儿形成好的听说习惯。

  2、强化幼儿的想象力

  2到3岁的幼儿在想象时是没有限制、目的的,是自由、活跃的,通过成人的语言提示,利用阅读让幼儿在语言和直观图片的提示下,让幼儿大胆的想象,即使想象的不科学、不合理,教师也不能否认,避免幼儿受挫以后不愿意想象。

  3、积极发散幼儿思维

  幼儿的思维是依据直观行动进行演化的,其思维主要是形象具体的,在幼儿末期幼儿的抽象的思维开始出现。幼儿有着自己的思维,因此可以积极探索世界,成人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意志强加给幼儿,避免幼儿思考的权利被剥夺[2]。

  4、开发幼儿智力

  优秀的儿童作品中有很多概括性强的语言,画面也比较生动,对于尚不具备阅读文字能力的幼儿而言,他们还无法清晰、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事物以情感。而通过对画面的理解,想象人物的行为,促使幼儿的理解、想象、概括等能力得到开发。

  二、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提高的有效性措施

  1、指导幼儿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思考

  阅读是人具备的一种能力,早期阅读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天才,而是通过教育指导幼儿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幼儿童年中重要的内容。俗话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3]要让幼儿掌握阅读的方法才能够很好地使幼儿阅读,进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跟读、齐读、听读等方法,让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教师对文字进行指点,幼儿跟着教师读,或者是幼儿一边听一边阅读,让幼儿对内容更加熟悉,了解文字,也能够形成好的倾听习惯。使幼儿能够站在阅读材料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思考,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幼儿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

  2、巧设问题,使幼儿良好感受作品

  对于幼儿而言,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科学的设计问题能够使阅读活动的效果提升,因此在使用阅读材料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如学习《兔子先生散步去》时,阅读材料中第一幅图是小兔子的家,房门上画着兔子头像。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可以让幼儿猜一猜兔子先生在散步时会遇到什么,幼儿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接着说,看看是谁猜对了,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兔子先生到了哪里[4]。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图画中。如果只是对幼儿提问图片上有什么,不仅不能将幼儿与故事联系起来,还会影响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因此必须教师必须要科学的设问,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3、开展趣味游戏,提高幼儿阅读效果

  在幼儿活动中,游戏是极为重要的,占有重要的地位,将早期阅读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能够让幼儿在趣味游戏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强化幼儿的主体地位。

  比如可以开展表演游戏,让幼儿将故事内容通过表演体现出来,不仅能够使幼儿对故事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还能够使幼儿深入研究人物情节。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表演游戏应该贯穿始终。表演可以在正式阅读前进行,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还可以作为阅读活动的延伸。如在进行《老鼠请客》时,提出“门太小,熊大哥进不来,熊大哥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教师让幼儿通过表演的方法对熊大哥的内心感受进行理解。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将抽象的心理活动具体化,提高幼儿的阅读效果。

  4、丰富多样化实践活动,提高幼儿阅读技能

  要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不仅要引导幼儿热爱阅读,了解书面含义,还需要幼儿园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幼儿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比如排图活动,教师将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交给幼儿,让幼儿对每幅图的含义进行理解,并依据故事的逻辑规律,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圖片按照正确的顺利进行排列。制作图书活动,让幼儿担任小作家、小画家,通过口述将自己想说的故事讲出来,或者是将自己需要的图片等从图书上剪下来,让幼儿口述,然后教师或家长帮助幼儿配文字,并进行封面、封底,装订成书,幼儿们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发挥全体幼儿的优势,大家一起创办报纸,让幼儿自己制作报纸的名称、内容、装饰、绘画等,编排之后将报纸张贴到班级墙上,让幼儿自由阅读。

  5、开展亲子阅读,实现共同进步

  在强化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时,还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积极开展亲子阅读,实现家长与幼儿的共同进步。家长可以用手在故事画面上进行移动,并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多提问一些故事之外的问题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为幼儿的阅读奠定好的基础。同时,家长要经常为幼儿朗读故事,每天选择固定时间进行朗读,家长在朗读时需要注意咬字清楚,抑扬顿挫,提高感染力,可以在讲故事时增加一些形容词或者象声词,使幼儿的倾听能力得到强化。讲完故事后,还需要家长积极与幼儿交流,让幼儿说,家长听,并适时的引导幼儿结合故事主题,围绕自身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过程中,家长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使用概括性的语言科学的评价故事中的人物,使幼儿的辨别水平得到提升。对于幼儿的进步,家长要积极鼓励,如微笑、点头、赞赏、拥抱等,通过正面强化使幼儿更加自信,让幼儿获得满足感,真正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形成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需要科学的把握早期阅读教育,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丰富阅读方法,使课堂氛围得以活跃,让幼儿更好的在阅读中积极探究,从而形成好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林红.新视域下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提高的有效性措施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2,(04):15.

  [2]张蓓,阳德华,韩露.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3):126-129.

  [3]姚晓梅.浅谈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247.

  [4]孙芳芳.早期阅读,阅读“起”早——浅谈对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6):59.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