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新课标 提出了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时间不够、教学方法不恰当、过度强调规范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个性化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问题;对策
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为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以后其步入社会参加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阅读能力直接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实际来看,存在学生一直追随着教师的思维、自身的个性化思维被抑制的情况,这对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以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主,不能本末倒置,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在积极的思维及情感中进一步提高感悟,获得启发,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总之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以提高其体验及理解为主;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其在完成小学教育时必须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这是国家实施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焦点。现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中的问题及提高对策做简单的阐述。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排的阅读教学的时间不够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时间不多[2]。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长及学校对孩子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每天各种作业都占据了学生大多数的时间,而阅读短期内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造成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每天在阅读上花太多的时间,而是用于培养一些以后中考、高考可能会加分的特长。这样就导致学生们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
(二)未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规定要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要将这个时间自由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而很多学校教师会根据语文教学的任务,在学生阅读时会穿插一些作业让其完成(比如让学生找出一段喜欢的话写读后感之类的),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学生没法开始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也没法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使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违背了开设阅读课程的初衷。此外,每个人对同样的文章理解不尽相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们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及分析能力,但教学中有的小学语文老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定一定范围,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走,甚至还会有一些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这些都会大大降低学生阅读的质量,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3]。
(三)过度强调阅读中的规范性
小學语文考试中,阅读方面的题型占比很大,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一直会从考虑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角度出发,过于强调阅读题答题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不同的文章类型,不少语文老师都是采取传统的讲授法,都是强调答案的规范性,失去了鉴赏不同类型文章的不一样的体验,变的千篇一律,学生的兴趣也不高。这种应试化的教学方式失去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学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自身思考的能力逐渐消失殆尽[4]。
二、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积极营造学生阅读的良好氛围
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张扬个性的特点。一是教师要淡化权威,将自身置身于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学生结成学习伙伴,给予他们充分信任,通过适当的引导,努力创设情境彰显学生的个性,激发起积极思考的开放性思维,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期待,培养其信心,确保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进行。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赏识[5]。小学生受到自身心智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学识等因素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会比较肤浅,甚至会有偏差,此种情况下,教师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对学生独处新意的想法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赏识,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三是教师要多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二)提倡自主学习,将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是让学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阅读学习的内容,并以一种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方式与班级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二是多给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各具差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潜在性、差异性能力的发掘,在教学中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表现、自由发挥,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其阅读的兴趣。
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将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一是教师要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每个学生积累的知识基础不同,加上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个性差异等,其阅读期待是有所差异的,教师要将提问的全体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不断提高其阅读期待,顺利完成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任务[6]。二是教师要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都是通过潜心感悟才能品味到其中的意蕴、情感等,其是一种学习的反思,利于学生情智共同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素养,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小学生受到见识、学识、思考能力等的限制,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因此要确保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效果,首要的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素养。目前由于教师的奖金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成绩挂钩,有一些教师比较注重眼前的得失,在阅读教学中倾向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上;此外,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教师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知识素养才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因此推进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一个必然的要求就是确保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要定期组织考核,以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其素养。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因此一定要对学生的感受、体验等予以重视。个性化阅读一般可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对这些自我体验给予充分尊重,不能将教师个人的理解强制性地压给学生。一是引导学生,促使其从各个角度理解。阅读得出的感悟随着阅读角度的不同均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个性。二是就同一问题倡导学生发表出不同的见解。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标新立异,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高凤阁.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 , 2016 (2) : 21.
[2]许在芳.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 , 2013 (2) : 63-64.
[3]李永和.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 (25) : 63-64.
[4]王海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
[5]程玉华.浅谈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 2011 (31) :18.
[6]芦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