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多元化发展下“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524
杨帆

  摘 要:当今社会,阅读载体已经走向多元化,现在的书籍不仅仅只是重视书籍的传播,还注重给读者提供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再结合当今的书籍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在已有的教学资源对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其与实际的教学环节相互结合,以此来鼓励学生善于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能够促进“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发展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当迅速,读者对阅读的需求也逐渐引起了重视,与此同时,对“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书籍设计”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版式编排、图书所用的材料、印刷采用的工艺、设计软件的学习以及新媒体的综合运用等,这些课程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之所以要对“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是因为要考虑到现在阅读载体的多元化以及读者多元化的阅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结构的调整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到现在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了解到读者的消费需求,根据此情况来对传统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然后进行创新,促进“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1]。

  一、当今“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情况

  “书籍设计”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课程,必须要有二维和三维想象力作为设计基础,同时还要将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版式编排、字体大小形状的设计、logo的设计、插图的选取和设计、图形的变换设计以及摄影技巧作为前期课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印刷采用的工艺、设计软件的学习以及新媒体进行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够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2]。以前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主要是对传统的纸质版的书籍进行设计,学生只需要在实际实践中了解书籍中使用的是何种材料,整体的印刷流程和书籍中的排版,在这整个“书籍设计”的课程中,大多数是依靠原有的定向思维模式,没有创新性,这样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事业的发展[3]。

  当今“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对于“书籍设计”题材的选取,里面的内容大多数是假想的,并没有真正地将实际企业或者是专业竞赛结合到其中,不能够满足读者深层次阅读的需求,同时也会影响出版市场的发展。第二,在“书籍设计”的版式编排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并不是自己对版式进行设计,更多的是依赖于一些软件来完成书籍内容的版式编排,由此可见部分学生对插图和文字的处理能力有所欠缺。第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书籍的实际装订的工艺流程并不是很了解,书籍材料选取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所欠缺,对于书籍装订流程和材料选取的认识基本只停留在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上。第四,对于阅读载体的选择,很多人比较喜欢的是纸质版的书籍,未能够很好地运用新材料和新媒体来进行“书籍设计”,这就使得“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课程内容比较单调[4]。

  二、对多元化发展下“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当今“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我们发现了当今“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学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用创新的理念,再结合实际实践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激励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创新,尝试进行实践性的探索,使教学方式能够满足现在读者对阅读的需求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书籍设计”要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衔接

  為了满足现在读者对阅读的需求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需要对“书籍设计”的选题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入具体化的书籍设计项目和专业竞赛。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例如到书店、图书馆、印刷厂或者是相关的书籍企业里进行市场调研,以此来了解现在社会对书籍的需求、了解书籍市场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能够了解读者对书籍的实际需求。书籍企业中的工作者有着丰富的“书籍设计”的经验,因此可以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书籍设计师以及其他与书籍设计相关的专家进入到学生课堂中,讲述他们在“书籍设计”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用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和分析更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5]。教师还能够带领学生到制作书籍的材料市场进行考察,让学生能真实体会到各种纸张材料对书籍的影响,明白哪种材料对应何类书籍,不同的纸张对应的是哪类人群,不同的纸张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感受。

  “书籍设计”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要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互衔接,激励学生们增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项目设计中明白书籍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对书籍设计中的选材,版式编排,材料选择,印刷艺术等方面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6]。

  (二)教学中要加入灵活的创新理念

  一方面是在原有的课程教学中引入创新理,另一方面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门课程的课时进行灵活调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于书籍设计中图文的版式编排设计,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模仿其他书籍中已有的板式,使得设计出来的图书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所以,在图文编排时要融入自己的想法,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在书籍设计中相关设计软件的学习很重要,设计软件的书籍设计的载体,学生要掌握软件的使用技巧,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书籍设计中,保证在不影响读者正常阅读的前提下加入一些创新元素,增加书籍的多样性。

  在“书籍设计”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可以采用分组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课程前期都要进入市场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课程中期联系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再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书籍设计的创作,在此期间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学习情况;课程后期,除了教师对学生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评比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比,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设计中的优点,同时也能够反省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设计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7]。endprint

  (三)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有部分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可以通过与企业衔接和与市场接轨的实训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设计前期带着学生进入到企业和市场中对书籍所用的材料进行学习,使学生对不同纸张的重量、材质以及适用的书籍都能够有所了解,在关于手工制作的书籍中,要考虑到纸张的大小,明白纸张开本大小与实际切割尺寸之间的联系,做到绿色设计[8]。

  (四)“书籍设计”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在“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现在的科技产品、多媒体以及现在读者对阅读的需求,为课程教学注入新的力量,采用多种载体来促进“书籍设计”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当今社会,手机、平板俨然已经成为大多数青年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相比于纸质版书籍来说,大多数青年人更青睐于使用电子书进行阅读,因为它能够储存大量的图文信息,而且还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但是,这不能说明纸质版的书籍会退出现在的舞台[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未来书籍行业的发展情况,依托新媒体的力量使书籍文化迈向更大的舞台。纯手工打造的书籍是设计者自己进行书本开本大小的选择,书中文字图片的选取和版式编排以及书的材质的选择。有的设计者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融入到了书籍设计中,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书籍所带来的快乐,使读者能够更加珍惜手中拥有的书籍。同时,借助多媒体的平台,使“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成果能够以“走出去”的方式展现在世界舞台上,让企业能够了解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培养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10,11]。

  三、结束语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书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革。在使学生掌握好相关艺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结合相关的实训项目和专业竞赛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经验和感受,而不是纸上谈兵,要与实际社会相接轨,使“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蔣蕾.新时代下书籍设计教学的改革思考[J].大众文艺, 2013(3):239-240.

  [2]周梅.书籍设计中的视触觉——从钱锺书的“通感”到杉浦康平的“五感说”[J].文艺争鸣, 2010(4x):144-146.

  [3]杨艺.书籍设计中的听觉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4]蒋蕾.书籍设计课程中电子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4(23):135-135.

  [5]庄倩.书籍整体设计中的触感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 2015.

  [6]沈渝德.浅析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电子书籍的设计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5(5):152-152.

  [7]刘萍.现代印刷工艺在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 2016(19):120-121.

  [8]赵青.实验性设计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书籍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 2016(6):226-226.

  [9]张斌.中国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民族化表现语言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 2015(8):103-105.

  [10]向砚.书籍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D]. 中南民族大学, 2010.

  [11]岑边,吟春.承其魂,拓其体,从“装帧”迈向“书籍设计”——访书籍设计大家吕敬人[J].中国编辑, 2011(5):14-22.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