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质量的提高,各大高校将德智体美劳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做出了多种努力。同时,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球类运动是体育项目的核心载体,羽毛球又是我国球类运动的竞赛优势,羽毛球俱乐部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与校园俱乐部创建的目标要求相比,当前的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俱乐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国家体育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体育俱乐部相继诞生,尤其是以羽毛球俱乐部为主的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内部得以创建,受到高校师生的认可与支持。羽毛球运动不仅能够让师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能够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还可以将球类运动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共同为羽毛球运动献计献策。因此,通过研究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建者的真诚意识有待提高
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的当下,要求高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能化、现代化、复合型人才。而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也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养。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创建的初衷是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羽毛球爱好者,一起参与身体锻炼和球技切磋,共同促进身心健康,并且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多样性[1]。然而,从我国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创建和运行情况来看,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创建者以虚化魅力、盲目扩大为主,旨在宣传自我,在校内外获得良好口碑和美好形象。这种创建动机明显不良,有违羽毛球俱乐部服务于广大师生的创建初衷,自然得不到持续、长远发展。
(二)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由于羽毛球是大学师生所喜好和推崇的一项体育球类运动,所以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部分大学体育教师,为了充当好羽毛球俱乐部的教练,通常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充实和提升自己。一些高校内部羽毛球专业教师紧缺,从社会上聘用专业羽毛球教练,无疑增加了俱乐部运行成本。同时,业余羽毛球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的训练中不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严重影响到俱乐部对师生的吸引力,导致俱乐部成员失去学习羽毛球的热情。
(三)專项资金相对匮乏
如前文内容所述,由于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创建者好高骛远,以名义、荣誉和影响力等为追求目的,在俱乐部创建初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过于追求虚拟、形式化,使原本有限的专项资金捉襟见肘,导致俱乐部成员在活动中经常遇到设备短缺、设施不全、场地过小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成员的运动热情,也不利于俱乐部活跃度的提升,阻碍到羽毛球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四)运动模式过于单一
研究表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俱乐部在活动组织和筹划方面缺乏创新理念,师生加入羽毛球俱乐部之后,只能利用空余时间去活动,而俱乐部所提供的活动是唯一的打球[2]。这种单一的运动模式,无法给运动者带来更多具有乐趣、友好和刺激的体验,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生运动热情,也失去了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应有的功能。
(五)设施不全、设备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
尽管多数高校为了适应招生规模扩大的现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为多元、多样的体育设施、设备,也适当增加和扩大了原有的体育场地,但是与日益增多的学生群体相比,现有的体育设施、设备和场地依然不足。就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来讲,参与活动的师生主要集中在下课、放学以及周末等时间,设施、设备和场地明显不足,受其限制下,绝大多数师生只能够围观,没有机会上场活动,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活动效果[3]。
二、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对策
(一)增强创建者的真诚意识
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创建过程中,存在虚假效应问题,造成资源过度浪费。因此,为了确保高校羽毛球俱乐部长远发展,必须不断增强创建者的真诚意识,端正创建者的心态和行为,从根本上认识到羽毛球俱乐部对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要将为师生提供多元化服务作为一项任务目标,而非以俱乐部的名义增加生源、获得效益。与此同时,羽毛球俱乐部创建者要依托校园文化,与师生建立起畅通的交流和互动体系,在羽毛球运动方面达成共识,共同为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引入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高校羽毛球俱乐部中必须要有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作为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缺少羽毛球专业类人才,或者是专业技术人才与师生比例不合理,无法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多元化、多样性的服务。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引进专业人才,并建立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结合羽毛球俱乐部实际,引入和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4]。
(三)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羽毛球俱乐部专项资金十分匮乏,资金来源渠道非常有限。与其他项目建设相同,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同样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因此,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创建者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更多配套资金,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将资金使用到场地扩容、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吸引更多的师生前来运动。对于羽毛球俱乐部来讲,所容纳的会员人数越多,收取的会费越多,对于持续、长远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意义。
(四)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
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多元化、多样性的活动项目来吸引更多的体育运动这,尤其是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调动师生学习热情。比如:通过组织开展羽毛球花样比赛,设置相应的奖金,以此来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增强活动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为实现更为高标准、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提供基础保障[5]。
(五)强化设备器材等的投入管护
高校需要将羽毛球文化纳入学校文化体系,利用体育课向学生讲解有关羽毛球的竞赛规则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树立文明活动意识,合理使用羽毛球设备器材,不随意破坏俱乐部公共设施。同时,高校羽毛球俱乐部要加大各类设备器材、活动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广大俱乐部会员提供完善、完整的运动环境,最终达到促进羽毛球俱乐部快速发展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层面的,需要高校适时、适当的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来促进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健康发展。此外,要广泛吸收社会公众意见、建议,集中社会力量来为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更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夏煊泽,盛怡.美国东北部高校羽毛球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术研究,2016,1(11):128-130+141.
[2]郝龙.黑龙江省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3]袁锋,王森榄.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改革思路的构建[J].运动,2014,(24):95-96.
[4]刘易斯.新时期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探析[J].品牌,2014,(02):77.
[5]蒋善华.浅谈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56-157.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