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与创意产品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741
伊琳

  摘 要:朱仙镇年画作为木版年画的母体, 其造型与色彩具有原生态的艺术风格, 其粗犷的造型线条和绚丽对比的色彩设计,体现出丰厚的民间智慧与文化价值。本文尝试从其艺术特征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两个领域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的整合与应用,并试图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探索文化创意产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朱仙镇年画;艺术特征;产品设计

  中国年画的母体是木版年画,而木版年画的母体则是朱仙镇年画。它上承散流民间的各种风俗传统开端, 下启各地年画的城镇集成发展, 具有鲜明的地域艺术特色、完备的程式准则。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和浓缩了中原民俗文化的精髓,它不仅表现为外层面的物质文化形态,而且还蕴含着审美观念、精神信仰等属于内藏面的文化内容,是中原文化的瑰宝。

  随着民间木版年画的生存条件逐渐被现代生活所颠覆,朱仙镇木版年画市场逐渐萎缩,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流、民族传统文化复苏的背景下,如何将代表中原民间传统文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进行传承并创新利用,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必须对木版年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使它与现代审美和人们的需求相结合,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找寻新的生存土壤。

  一、朱仙镇年画的图像特征与中原民间审美的密切关联

  朱仙镇地处汴梁(今河南开封)西南,年画风格集中体现了中原文化的质朴之风和自宋朝蓬勃而起的生活之气。河南汉代时候的画像石就具有简率写意的特点,朱仙镇年画绕开了唐宋绘画的精工传统, 继承了这种简率粗犷的艺术风貌, 同时又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艺术特征。

  (一)比例夸张,造型奇特

  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著名的人物要数门神中的秦琼、敬德两位武将,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年画中保留了民间活泼的艺术面貌,朱仙镇年画有画诀云:“门神要得好, 头大身子小”、“门神画, 人头大, 骑小马, 人分仨”。说明在朱仙镇年画中, 造型比例常常不合规例。在夸张的人物比例中, 头部的比例为全身的 1/3, 这样的造型, 使得原本狞厉、神秘的神将形象,化为大头小身的稚拙可爱形象。朱仙镇门神的脸部细节, 如眼睛, 也是有不小的夸张。画诀里还有“门神要有神, 眼睛大一轮”之说,这种造型的夸张手法来自民间朴素的审美观念:“门神看门, 眼大有神”。

  这种造型夸张的手法在年画中的运用比比皆是, 如老寿星形象的脑门都画得很高,意在表现寿高、聪颖的特点;再如,以《大吉图》的中公鸡的形象为例,要传达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的意义,借“鸡”谐“吉”音,就把“鸡”的形象刻画得极为夸张,让观者不管是远观还是近观都很容易地识别出鸡的形象。这种夸张手法是民间艺术的一大特点, 常常体现在民间泥塑、布艺中, 但在年画中, 只有朱仙镇保留了这种形式。

  (二)构图饱满,画面紧凑

  《天地三界》《赐天大帝》等画面人物占了大部分空间,很少留有空白,人物有主有次,情景安排巧妙,使人感到既意象饱满、情感浓郁,又不觉繁琐。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的另一特征是非对称均衡,版面布局等量不等形,求取心理上“量”的均衡状态,有很强的美感,如“龙凤”“对鱼”“比翼鸟”“并蒂莲”等都是对称偶数,因为对称与偶数蕴含着和平、完美与吉祥。

  (三)用色大胆,质色两彰

  朱仙镇年画的色彩搭配, 符合粗犷稚拙的造型特色, 大面積地应用纯正对比色, 保留了年画中最为粗犷有力的色彩搭配, 却又巧妙地使诸多纯色强烈揉于和谐之中。

  朱仙镇年画套色不多, 最常用的就是五种套色: 黑、紫、黄、红、绿。另有装饰眼部的金、银色, 简化为橙色, 也有少量的二红、石青等。

  这一套色系, 明显属于上古土质色系, 在周代就以紫色为尊, 红火黄明, 黑色为尚, 辅以麦绿。这种土质色系并不单纯从《周易》五行上获得寓意,更多的是中原崇尚土地食粮的传统体现。所以,朱仙镇年画中的套色, 与其说是重于五行鬼神, 不如说是重于生活气息、重于中原黄土和口中食粮。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所蕴含的的文化价值

  (一)朴素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年画的意义就在于传达人类最原始的美好愿望,延年益寿、儿孙满堂、招财进宝、加官进爵等,这就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它象征着广大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向天祈求,渗透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年画是“俗”的,通俗但不庸俗。风俗是民间文化传承的推动力,木版年画体现着当地人民的审美意识,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

  (二)虔诚的“宗教信仰”民族观

  最早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就是神话故事,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有限,不能完全地理解和掌控自然界,对诸神产生希冀、恐惧、敬畏的心理,艺人把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升华,进一步地迎合人们供养神像的要求,得到了大众的认同。在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中,人们尊崇祖先的观念经久不衰,自原始社会便有人推崇伏羲、女娲等祖先。这种传统习俗,教导我们的子孙后代铭记祖先功德,并且形成了几千年来的归属思想,它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基础,使我们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同根同源。这种虔诚的思想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民族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符号传播意义

  编辑学研究者王振铎教授认为:“精神文化如果没有符号,就不能存在。没有符号指示,人类不可能记载和积累任何的文化成果。”[1]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符号本身,因其独特的形式,给人传递着多重意义。

  首先,中原文化既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明示性意义,也是其暗示性意义。其次,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符号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

  内涵可以定义为,一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中原地区的民俗手工技艺;外延可以定义为中原传统文化。当我们看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时候,我们就会将它与中原地区的传统民俗联系起来,和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也就是和中原文化联系起来了。 年画是一个不分地域的民俗文化,如何凸显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特定地域的年画艺术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美学和艺术学角度探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不可替代的艺术传播优势,激发我们对其保护与开发的自觉与自信。endprint

  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创意产品应用与开发

  一种艺术样式,无论过去多么辉煌,终究要随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们必须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使它与现代审美和人们的需求相结合。

  (一)木版年画与文化礼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频繁的活动使礼品需求大大增加,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深厚象征寓意,传递美好的祝福,将这些喜庆和祝福运用到商品包装上,不仅具有装饰美感,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将色彩明丽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经过精心的装饰,制作成高档雅致的盒装书和册页,精美的挂历、贺年卡、书签,高雅的扇子、邮票,流行的时装,相信一定会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非常典型,可以提炼具体的人物形象制作成旅游纪念品,例如:把人物形象简化,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卡通形象,制作成徽章佩戴,既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又具有宣传作用;又如:将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运用到扑克牌的画面制作,这样既可以加深人们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印象,又可以实用娱乐;再如:拼图和玩偶受到大家的欢迎,有着潜在的消费群体,可以借用游戏来宣传和影响年画,使孩子们从小受到熏陶,培养他们对年画的喜爱,进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木版年画与现代居室环境装饰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文化价值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成为现代居室环境的装饰品。它已不再是局限于新年时张贴的年画,而是可以被精美地装裱起来,悬挂在家居中,或者提炼具体的人物形象应用在窗帘、灯具、纺织面料等上面,成为终年陈列在家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装饰品。“近年来,装饰浮雕已经成为传达时代审美精神和艺术思维模式的公共艺术,年画艺术形象以浮雕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能够为建筑增加魅力,为环境增加情趣。

  (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展望

  朱仙镇木版年画继承着流传千年的传统工艺,深受国内外专家和艺术家的瞩目。随着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已渐渐成为国外关注的焦点,这给朱仙镇木板年画带来了兴盛和发展空间。我认为,朱仙镇木板年画应该把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发旅游资源,进行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使木板年画成为对外传播思想和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走向现代世界的新途径。

  四、结语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的,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当今多元文化思潮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遭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但同时又具有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未来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朱仙镇作为年画母体,作为一个保留更多原生态元素的年画种类,可供研究和利用的方面很多, 这里只是就其造型色彩、文化内涵以及开发利用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希望可使更多的艺术工作者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使我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未来朱仙镇木版年画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树村.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M].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1.

  [2]张继中.朱仙镇木版年画珍藏版(第二版)[M]大象出版社,2005.

  [3]介子平.消失的民艺——年画[M].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4]沈泓.寻找逝去的年画[M].北京: 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

  [5]郭新生.中国木版年画的意、形、色[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6) : 3.

  [6]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