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是锻炼造型能力的基础性手段。在“五四”运动之后,徐悲鸿引领了用西方写实造型改良中国画的运动。从那以后,人物画走了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一直至今。人物画是造型与笔墨的结合,素描对于人物画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人物画的创作很活跃,而在中国画的素描教学方面,却走着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对于中国画专业素描的学习,现在和以前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契斯恰科夫素描方法不适合中国画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技法适合但是由于技法较为单一导致能力提高效果不佳的矛盾。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素描的教学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中国画;素描;教学
美术学院教授素描中的明暗、光影、空间质感等方面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绘画语言表现中最为基础的东西,即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念。光影明暗只是表现形体的一种手段,一切调子都是为了表现形体。以线为主的表现手法摒弃了物象的光环境,削弱了画面中对调子的修饰,更注重对物象形体的提炼,强调线在画面构成中的重要性。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有其专业特点,是值得美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画专业素描的基本内容
(一)素描的基本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素描指的是一切单色的绘画,它主要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而从狭义上讲,素描主要是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作为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它通常是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既可以是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也可以有某种抽象的形式。相比于带有色彩的绘画,素描更加注重被描绘事物本身的结构和形式。
(二)素描常见的两大分类
素描的分类主要包括铅笔素描和木炭素描。其中,铅笔素描通常被认为是素描练习的开始,其目的在于学生不管是精细素描或是速写,一旦出现了问题,都可以及时改正。与此同时,练习不同的素描,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铅笔:标志为B的,则表示黑度,表示的是笔芯里炭黑的含量,如果字母前面标志的数字越大,那么就意味着颜色越黑,铅芯的质感也更加疏松,通常,这种类型的铅笔在素描中是用来描绘事物较暗部分的。而标志为H的,则表示铅笔的硬度,前面标志的数字越大,就证明铅笔的质地越硬,它可以用来描绘事物比较光的那一部分。至于木炭素描,它的炭条一般都是用柳条烧制而成的,在进行这一类型的素描操作时,对画纸也有格外要求,即要选用150磅或200磅的模造纸,这样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了错误,也只需要使用软橡皮就能将其擦掉。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木炭素描的绘画技术,教师常常会鼓励学生以石膏体作为练习对象,等学生熟练掌握石膏体的画法之后,就可以尝试更高难度和复杂的绘画技巧。
二、中国画素描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教学中线条的表现能力
轮廓线是物象形状的边缘,起到界定形体的作用。在绘画表现中,轮廓线支撑着物象的外在形体结构。内在的结构线是物象轮廓与形体的关系线。主观的表现线是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宽窄、节奏形成个性化风格的线条。在素描教学中,三种线条各司其职而不断深化、融为一体,把创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传统素描运用线条和调子塑造明暗关系。表现性素描借用肌理无序重叠排列的形式,远观和传统素描无异,但近观时给人错综复杂的视觉享受,在保证素描关系的同时改变了素描语言的构成因素,体现出素描创作中对线条的多元化应用,给人以远看其面、近观其线的视觉感受。
1.以线为主的素描
在线性素描的创作过程中,线要表现形体。学生只有熟练运用线条,才能达到用线准确、生动流畅、线断笔连的境界。在临摹中国画白描作品的时候,线条作为有效表达形体结构的重要元素,学生可以结合对西方传统绘画的研究,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艺术,做到融会贯通。
2.线面结合的素描
在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的原则下,素描能够呈现出一定的体积感、空间感,立体感更强,更贴近视觉上的真实。创作这类素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围绕物象的形体结构略施调子;第二,为表现形体动势而画调子;第三,从构图需要和形式感的角度出发画调子。总之,调子为线服务,承担面的作用,要有意为之,保证其能够说明问题。
(二)丰富中国画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
虽然素描课程不及其他美术课程专业性强,但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部分,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教学资金,素描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多是以课堂为主,实际上这不利于实现教学的改革目标。因此,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实践。比如,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画创作更加得心应手,进而将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写生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素描一位“浓眉豹眼、体魄健硕”的北方汉子为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深入农村生活,并对不同的老乡进行素描画像。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不仅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能把北方汉子的英武神态展现出来。
(三)注重培养中国画专业学生的素描美感及敏锐度
素描虽然是中国画专业教学中比较简单的内容,但是对学生的美感及敏锐度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如缺乏整体美感,就是不少初学者和考生所存在的共同缺点。而一幅素描画一旦缺乏美感,即便局部表现得再完美也毫無意义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素描美感。以唐勇力先生《开国大典——新中国的诞生》的一幅素描画为例,除了对每一位人物的肖像进行特写,挖掘人物内心和性格特点以外,还从整体上表现出了一种神圣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加强培养学生的敏锐度。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几乎画出来都像是一个人,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专业教师指导上的错误,还在于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敏感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下意识地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样以《开国大典——新中国的诞生》为例,每一位元勋的经历都有所不同,他们也就具备了不同的政治性格特征。所以,毛泽东、刘少奇等革命家的面孔则带着延安、西柏坡的风尘;而沈钧儒这一类的民主人士叙述着今后无限光明的建国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致他们的脸上所留下的姿态则是百年的忧患与沧桑。总而言之,普通中国画专业素描的教学改革事业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素描美感及敏锐度。
三、结语
现在的素描教学还面临大环境的一些问题。“八五新潮”以后,历经90年代直至新世纪,能够培养出执着于传统艺术的画家的土壤在减少,各种当代艺术冲击着传统艺术,没有进行基本功训练就成功的艺术家挑战了美术学院的权威。面对这样的环境,艺术的道路可能更加多元,这是每个人的选择,但是针对造型问题,素描是需要好好学的,其贯穿着很多艺术道理。我们也有必要通过素描这条路,探求造型艺术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柯萍.中国造型与美术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梅映雪.21世纪全国艺术设计精编规划教材:素描造型基础[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郑力,吴迪.特色四川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系列教材:素描与视觉表达[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